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023年单元测试卷(2)
发布:2024/7/18 8:0:9
一、积累运用。
-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ㅤㅤ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组卷:7引用:1难度:0.8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93引用:4难度:0.9 -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240引用:8难度:0.8
二、阅读欣赏。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说逆境南牧马ㅤㅤ①谁愿意在逆境中生存呢?如果一个人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乃至整个命运,可以任由自行抉择,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甚至更多的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顺境而拒绝逆境。
ㅤㅤ②但是,如果你已然走过逆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细细地咀嚼回味过往的生活,你不禁会轻轻摇摇头,莞尔一笑。
ㅤㅤ③你会惊异地发现,顺境之顺,固然可以顺风顺水地做成不少事,然而在很多时候,顺境之顺,看似红火热闹,实则空虚苍凉,看似忙忙碌碌,实则无所事事。而且,顺境中的日子就像抹了油似的,又是那么滑溜溜地不经“过”啊——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回眸一望,空空如也。孟子叫它“死于安乐”。
ㅤㅤ④逆境则大不相同。逆境中人,往往受到了环境和逆势力的极限考验。深深地领悟到什么叫生杀予夺,什么叫指鹿为马;什么叫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什么叫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ㅤㅤ⑤俗话说,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逆境使人痛苦而深思,沉静而坚毅;抗击逆势力,又使人学会了制敌本领和斗争哲学。小到个人家庭,大到民族国家,逆境往往蕴藏着重大机遇,机遇本身又充满了严峻挑战。先哲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恩生于害,害生于恩。逆境与逆势力,实乃强者之“恩公”也。柳宗元《敌戒》说得好:“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骄傲自满)乃亡。”只要你坚守的是正义的,只要你的内心足够强大,只要你具有顽强的耐受力与生命力,诚如庄子所谓“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那么,逆境和逆势力愈是丧心病狂,就愈能激发出你的巨量潜能与惊人的爆发力,同时还会额外赐予你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还有比这更宝贵的收获吗?
ㅤㅤ⑥尽管如此——逆境对人确实具有淬砺和磨炼的益处,但是在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果可以避免,我是绝不会选择逆境的。
ㅤㅤ⑦从1996年春天,我挈妇将雏来到北京工作,屈指算来,已然整整二十春秋。细数这二十个年头,时而顺畅,时而坎坷,一路迤逦走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然而令人欣慰的是,顾所来径——尤其是所经历的逆境,不管是自己、妻子还是孩子,最终的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家人更齐心,孩子更用功,朋友更纯粹,自己更本真。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检视自己走过的岁月,如果敢说略有小成的话,确乎于逆境中获益多多,于顺境中收成寥寥。
ㅤㅤ⑧究其因,逆境挤压人反省反思反求诸己,会让你瞬间变得沉稳而成熟。逆境所特有的凌厉刚性,较之温暾水大道理式的说教,更令人感受深切,刻骨铭心。逆境是人生最好的导师。走过崎岖方明白,逆境不仅能激发你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会唤醒你的良知与善良,使你油然而生发出更多更大更美好的希望。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⑤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作者在第①段和第⑥段一直强调会选择顺境而拒绝逆境,这与他对逆境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组卷:18引用:1难度:0.3
三、写作。
-
11.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路边长看一株雏菊,一个小女孩每天都来给它浇水。然而有一天,小女孩不来了。雏菊开姑担心起来,它将从哪里获得维持生命的水?“总会有办法的”。雏菊鼓励自己说。它闭上眼睛,陷入了深思……它开始努力向下生长它的根。它的根向泥土下越扎越深,终于从深深的泥土下品尝到清凉而甘甜的水。日子一天天过去。雏菊长得越来越茁壮,开出新的花朵。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组卷:90引用:19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