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市五校联合体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19 23:0:3

一、语文基础知识(本题共8小题,16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1引用:2难度:0.6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5
  • 3.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鸷鸟之不
    ②虽大风浪不能
    ③臣具以表
    余曰正则兮
    ⑤纷吾既有此内
    西当太白有鸟道
    ⑦死生亦
    ⑧郦元以为临深潭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5.下列句子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5

四、语言表达与运用(6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几年,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地融入生活之中。我曾在书店抽中过唐代仕女盲盒,也曾在陶社接受过店主陶瓷文化的科普。看似“无用”的传统文化知识点如粒子般在生活中自由碰撞,让我感觉自在,既没有①______的搁置疏离,也没有只可远观的敬畏拘束。“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中华文化含蓄而深沉,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大多要经历一个②______的过程。而文化机构和大众媒体的发展,则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个通往文化“桃花源”的入口。
          对于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调和,又会赋予年轻人更多感知生活的触角。近几年,我对家乡与日俱增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就大多源于对齐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孔子在齐国闻韶,③______,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晏子以羹汤、五声为例,论述“和而不同”的道理……这些都仿佛让我戴上一层“文化滤镜”,重新审视、品读、热爱这片有着千年历史底蕴的土地。
          不论是瓷器、家具,还是诗词、书画,每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侧面,其实都像是掌握了一种新的语言,让人能够读懂现实生活中诸多“平平无奇”外表下的内在机妙,在面对人生百态时愈发④______。
    (1)下列在文中横线处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置若罔闻 ②曲径通幽 ③余音袅袅 ④从容不迫
    B.①束之高阁 ②寻幽探胜 ③余音袅袅 ④成竹在胸
    C.①置若罔闻 ②寻幽探胜 ③余音绕梁 ④成竹在胸
    D.①束之高阁 ②曲径通幽 ③余音绕梁 ④从容不迫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病句修改最正确的一项是
     

    A.近几年,我对家乡与日俱增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就大多源于齐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B.近几年,我对家乡与日俱增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就大多源于齐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C.近几年,我对家乡与日俱增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就大多源于对齐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D.近几年,我对家乡与日俱增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就大多源于对齐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组卷:17引用:1难度:0.5

五、写作(60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有人说活着总要明白: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一念放下,便能得万般自在。从此,与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
    材料二
          史铁生说:既得有所“放下”,又得有所“执着”——放下占有的欲望,执着于行走的努力。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思考“执着与放下”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37引用:9难度:0.2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