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3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3难度:0.7
  • 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3.膝跳反射和排尿反射都属于非条件反射。膝跳反射是人体最简单、最基本的反射,正常人在放松状态下会产生膝跳反射,在某些紧张状态下,受到刺激后不能完成膝跳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7
  • 4.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7
  • 5.嘌呤能神经元兴奋后可通过PDGFRα+细胞使兴奋的平滑肌细胞产生静息电位,抑制平滑肌细胞的收缩。PDGFRα+细胞表面存在P2Y1受体,接受嘌呤能神经元的信号;PDGFRα+细胞与平滑肌细胞之间能形成缝隙连接,直接传递电信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6
  • 6.阈电位是指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突触后电位的大小取决于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的量,当突触后电位到达阈电位时,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用同种强度的阈下刺激分别以单次和连续的方式刺激上一神经元,测得下一神经元的膜电位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0引用:1难度:0.7
  • 7.为研究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的特点,某兴趣小组在特定位点刺激神经纤维后,用仪器测定①②段动作电位传导情况,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6
  • 8.研究发现,促胰液素可通过介导肠道—褐色脂肪组织(BAT)—大脑轴,刺激小鼠的饱食中枢。研究发现,小鼠进食后,促胰液素通过与BAT中的促胰液素受体(SCTR)结合以激活脂解作用(甘油三酯分解为游离的脂肪酸),进而激活BAT的产热作用;同时信号可传至大脑并引起饱腹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0引用:3难度:0.7
  • 9.尿崩症是一种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会表现出多饮、多尿等症状。尿崩症可分为垂体性尿崩症和肾源性尿崩症两类,其中垂体性尿崩症是由抗利尿激素(ADH)缺乏引起的,而肾源性尿崩症是由肾脏细胞表面缺乏相应受体导致的。临床上可通过禁水加压(禁止饮水10h后补充ADH)实验进行确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1难度:0.6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4道小题,共47分。

  • 27.崂山绿茶被称为“江北第一名茶”,茶内咖啡碱、多酚类物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含量较高,有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清心明目等优点。茶树常采用扦插繁殖,某生物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NAA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用NAA处理茶树插条比较简便的方法有
     
     
    ,其中,所用浓度较低,处理时间较长的方法是
     

    (2)从预实验结果可知,NAA对茶树插条生根的生理作用特点是
     

    (3)某同学认为12ppm是NAA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请评价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成品绿茶一般用茶树的顶芽和幼叶精加工制成。采茶主要集中在春、夏、秋三季,最多可以摘到第七“茬”。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梢(新芽)的数量会大大增加,绿茶的产量也会大大提高。试分析采摘能够提高绿茶产量的原因:
     

    组卷:9引用:1难度:0.6
  • 28.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能够传递愉悦信息,因此被称作“快乐物质”。在正常的突触中,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可与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相结合,从而被迅速地重吸收。γ-氨基丁酸(GABA)是成年动物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其受体主要有GABA-A受体和GABA-B受体两类;在胚胎发育早期的未成熟神经元中,GABA的生理效应与成熟神经元相反。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1)在人体神经元内Na+的浓度约为5-15mmo1/L,神经元外Na+的浓度约为145mmol/L,K+的浓度正好相反。从细胞膜结构的角度,解释“维持这种离子浓度不均匀分布”的机制是
     

    (2)当人或动物获得的奖励大于预期时,突触前膜释放多巴胺,会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分析其机制是
     
    。可卡因(一种毒品)可与
     
    紧密结合,阻断多巴胺重吸收,最终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的数目
     
    (填“增多”或“减少”),导致突触后膜对多巴胺的敏感性下降。
    (3)GABA作用于成年动物的成熟神经元细胞膜上的GABA-A受体和GABA-B受体后,出现抑制效应的原因是
     

    (4)在神经元发育的不同阶段,GABA的两种作用效应与细胞膜上两种Cl-跨膜共转运体NKCC1和KCC2有关。与成熟神经元相比,在未成熟神经元中含量相对较高的Cl-共转运体是
     
    ,导致胞内Cl-浓度显著高于胞外,当GABA作用于GABA-A受体时,会引起Cl-外流从而产生兴奋性效应。
    (5)在患神经性病理痛的成年大鼠神经元中也检测到GABA的兴奋性效应,研究者以神经性病理痛模型鼠为实验组对GABA的兴奋性效应进行了验证,检测NKCC1和KCC2的含量,预测实验结果为
     

    组卷:10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