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12分,共12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依我之见,( )。有诗才者,虽“偷古句”而能为我所用,往往令人击节,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之于李白的“东风已绿瀛洲草”;无诗才者,纵“务去陈言”而独出机杼,也一定乏善可陈。
事实上,艺术上这种旁征博引的创作方法,不仅在诗歌中颇常见,在绘画中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如敦煌莫高窟220窟的《维摩诘经变》中,便“偷”了《历代帝王图》中的一个形象;张大千《高士图》的创作,也常从孙位《高逸图》中“窥陈编而盗窃”。孔乙己说:“窃书不能算偷。”这句话的本意,是讲学术为天下之公器,所以,别人书中、画中的某一段落、某一形象,我把它拿来据为己有理直气壮。不过,在讲究“原创”,讲究“知识产权”的今天,就需要我们对这一传统的文艺创作方法作慎重的重新考虑了。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令人击节
B.独出机杼
C.旁征博引
D.理直气壮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佳不佳,根本在有无诗才,而不在是不是“偷古句”
B.诗的佳不佳,根本不在是不是“偷古句”,而在有无诗才
C.诗的佳不佳,是不是“偷古句”并非根本,有无诗才才是
D.诗的佳不佳,有无诗才才是根本,不是是否“偷古句”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做了她的名字。
B.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
C.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D.同志们十分称赞雷锋这种“钉子”精神。组卷:4引用:3难度:0.6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每小题20分,共20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未来的医疗可能是这样的:“可穿戴设备”将收集到的人体生理数据传入云端进行分析处理,医生给出诊断或康复建议,甚至为个人定制健康全记录。
未来的教育可能是这样的:个人学习终端融入资源云平台,线上教育机构就会根据学生特点推送相关资讯、培训乃至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并贯穿于终身学习的全过程。
尽管很多人还不太熟悉“大数据”这个新兴的术语,但正如一篇专栏文章中所称:“‘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
大数据被称为“碎片中的智慧”,被视为驱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关键力量,正在显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有消息称,大数据给谷歌公司带来的日均收入高达2300万美元,一年就有80多亿美元;“脸书”并没有多少实物资产,但上市后拥有1000多亿美元的市值,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就是它的数据。
大数据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也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所认识,并将其置于战略高度加以推动。美国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将其视为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并发布了“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众多行业、企业开始使用并利用大数据作出变革,全球500强企业中90%以上的重要决策都取决于深入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不少创业者也扎根大数据开创自己的事业,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个“万亿级别的机会”;数据技术产业包括数据采集、加工和应用,已经成为各路投资者角逐的对象。国内也有不少企业不遗余力地投入这片蓝海,比如很多金融机构利用“数据仓库”在市场上寻求商业效益。
中国有6亿网民,手机设备持有量超12亿台,无疑将成为大数据最重要的市场,这也为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提供了重大机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抢占大数据浪潮的先机,广大企业要敏锐捕捉数据背后的商机,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要主动推进大数据产业化进程,推出相应战略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和改造IT基础设施,同时推动隐私保护和公共信息公开等方面的立法,明确界定互联网数据商业化应用范围、确定数据滥用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提高数据市场交易的有效性、合法性。此外,还要资助大数据的基础技术研究,尤其是人才培养,以解决产业发展急需数据科学家、数据架构师的人才供给问题。
(摘编自经济日报评论员《抢占“大数据时代”先机》)材料二:
日前,北京市消协发布“大数据杀熟”榜,不少知名企业榜上有名。该协会的调查数据还显示,超过半数网友有被杀熟的经历。大数据时代,要想真正管住企业大数据杀熟的手,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还需要监管技术手段的升级换代。
俗话说,人熟为宝。在传统商业道德里,熟客应该享受优待。然而,如今人们发现,熟客往往频频挨宰:个人信息被滥用、给老客户的价格高于新手价、专挑会员定向涨价、买得越多价格越贵……一些网络平台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消费者偏好、消费能力等信息后,不约而同地把矛头指向熟客,以至于有人感叹“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
这种怪现象的关键就在于技术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大数据已经渗透到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大都与一款款软件或APP牢牢绑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商家通过算法,对消费者进行量身定制,而消费者对商家的运作方式却一无所知。换句话说,之所以有不少互联网企业有敢于杀熟的底气,正在于大数据垄断、算法不透明等给企业带来的便利。
依靠这种便利,无良企业杀熟“杀”得神不知鬼不觉,消费者不仅难以发现,更不易取证,维护权益变得十分困难。而这恰恰也是监管的难点和痛点。面对大数据的个性化、多样化,隐蔽性强等诸多特点,传统的监管查处机制显然已不适用,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作为保障,很难实施有效监管。
要想管住大数据杀熟的手,相关部门应在监管的体制机制上积极创新,尤其是提升监管的技术能力,依托新技术,建立如大数据价格监测体系,创建消费者网上投诉机制,对杀熟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做到及时、全面地管控。此外,针对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还应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明确大数据杀熟的判断标准,明确界定大数据的法律属性和使用范围,从而做到监管有法可依,提升执法效率。
技术是把“双刃剑”,大数据被用来优化服务我们欢迎,被用来精准“杀熟”我们必须亮剑。把个性化服务变成坑人陷阱,既失信缺德,也涉嫌违法。监管层、法学界、商家必须对这一问题提高警惕,及时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让大肆薅用户羊毛者付出应有代价,让无良商家不敢为、不能为。
(摘编自高健钩《管住大数据“杀熟”的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很多金融机构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价值,正不遗余力地利用“数据仓库”在市场上寻求商业效益。
B.想要抢占大数据浪潮的先机,政府部门应主动作为,全方位做好推进大数据产业化进程的相关工作。
C.中国已成为大数据最重要的市场,广大企业要敏锐捕捉数据背后的商机,为推动客户转型升级提供精准服务。
D.一些网络平台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消费者偏好、消费能力等信息后来杀熟,原因主要在于技术不对等、信息不对称。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为经济发展提供重大机遇,数据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各路投资者角逐的对象。
B.材料一举谷歌公司、“脸书”大数据效应的例子,论证大数据正显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
C.两则材料不约而同提出,需要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数据市场交易的合法性。
D.如果相关部门在监管的体制机制上积极创新,就能管住大数据杀熟的手,提高执法效率。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农产品生产企业邀请当红影视明星参与农产品推介会并为农产品代言。
B.众多快餐企业更新经营理念,开始根据“送外卖”的数据调整门店布局。
C.百度、阿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上演争夺移动客户端的“三国演义”。
D.许多电子商务网站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推送产品信息,发现潜在消费客户。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有人认为,在对待“大数据”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组卷:23引用:8难度:0.5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0分)
-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我就叫铁蛋
邓建华
村民王十一家的红薯田里,搭起了个帐篷。看来,这个小伙子铁了心了。
王十一和她的女儿看着这个帐篷,心里暖暖地说:“你是铁蛋,你就叫铁蛋。”
“铁蛋”是左邻右舍给他起的名字。他的大名叫什么,上面来督查扶贫工作的干部问起,还真没几个人知道。他黑黑的,壮壮的,铁团一样,该叫他铁蛋还叫铁蛋。铁蛋急了,一家一家去说:“我是市体育局的,我叫张小鹏,拜托!老说‘铁蛋’‘铁蛋’的,还以为我没有下来。”
他越急大家伙儿就越想看他急。让一米九二的人急,好像特别好玩儿。
瘦九说:“铁蛋,我这腰病又犯了,明早,你给我挑几担大粪到田里,我肯定就能记住你叫张小鹏。”
铁蛋很感激,说:“好,这个力气我有。”
第二天一早,他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去瘦九家帮忙。
瘦九就“张小鹏”“张小鹏”地叫了几天。但没过多久,瘦九又叫他铁蛋。
铁蛋急了,说:“叔啊,我叫……”瘦九将上衣掀起,说:“来,铁蛋你先帮我贴个膏药,你看我这个病啊……”铁蛋说:“你别急,有什么活儿我来。”
瘦九说:“不就是几块土要翻过来?再不能够麻烦你了小鹏。”
王十一看见铁蛋老往瘦九家跑,想给小伙子说点儿什么又不好说,就偷偷给周末放学回家的女儿多多说。
多多半大不小,没有那么多忌讳,她就敢给铁蛋说。晚饭时,她就说了:“铁蛋哥你别听那个烂嘴瘦九的,这人不是好鸟,他那腰痛十有八九是打麻将给坐出来的。”
铁蛋笑道:“没事,多做点儿小事累不死人。再说,我在这里要工作两三年,还要靠大家伙儿支持。”
多多强调说:“这事,一开了头就没完没了啊!”
铁蛋还是笑着说:“以后我回单位了他还打电话叫我?”
多多有点儿急,还想说什么。
铁蛋马上抢过话说:“多多你别多心,我不会耽误你家红薯田的事。”
多多脸一红,话就憋回去了。是啊,自己家不也在赚人家的力气吗?
爹死后,老娘王十一守着三亩高岸田度日,一年下来,能够吃饱就不错了;眼看着自己书都快要读不下去了,村里就将自家的名字放到了精准扶贫户名单里,这才缓了过来,才有了和铁蛋的缘分。多多感觉铁蛋很实在。刚来的时候,铁蛋唉声叹气,不是怕麻烦,而是实实在在想不出一个帮助这对母女增收的好办法。铁蛋甚至恨自己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简直是笨蛋。
多多看到铁蛋比村里男人们高出一大截儿,就问:“铁蛋哥你牛高马大的都吃过什么?”
铁蛋说:“我是在爷爷家长大的,我老家常德,小时候吃得最多的就是红薯团团。”
多多就来了神,叫道:“就这样了,我们去你老家那边买些红薯苗回来,拿三亩田做基地,育红薯种。”
铁蛋有点儿迟疑,说:“这个……行吗?”
王十一马上凑过来说:“呃,这个好啊!我们这边没有红薯种了,有你这个大高个儿做活广告,我不怕红薯没有人要。”
铁蛋点头表示赞同。他看了一眼半大不小的多多,心里佩服。
铁蛋就和村支部书记说了,书记蛮高兴。书记说:“你大胆搞,我还正愁这大片田土抛荒怎么办。你育了好种,我组建合作社,种上一两千亩,找上面去请求办个薯粉加工厂,多好的事!”
铁蛋心里这才真正有了底。
说干就干,他跑常德买红薯秧,租机械翻耕,请单位同事帮忙来栽。还别说,一番辛苦下来,基地就有模有样了。
支部书记是个说话算话的人,真的开始组建合作社,要和王十一签订的种苗供应合同都拟好了。
铁蛋找个空当儿回局里了几天。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自己做好了的,铁蛋还是希望上面督查组能够看到,他总不能把张小鹏的名字都给弄丢了。
支部书记拿合同草稿来征求意见,铁蛋不在,就交给王十一修改,王十一还是忍不住多嘴了几句。
支部书记一听就骂:“什么人啊这是?瘦九这粒老鼠屎,硬是要搞坏一锅汤,我这就给市里督查组、扶贫办打电话,村民们都把扶贫队员张小鹏叫成乡土名字铁蛋了,恰恰证明他贴近了乡村百姓。--铁蛋,叫起来多亲切啊!嗯,瘦九那里,我去收拾他!”
瘦九那里,支部书记去没去,王十一不知道。
铁蛋回村后,到基地看了一圈,马上就来跟她说了一件事,她脸都白了。她意识到问题有些严重。
红薯被人偷了五六十蔸。
铁蛋说:“你先别报告书记,他挺忙,小事别烦他。我现在赶回市里去,明天回村,我有办法的。”
多多放学回来,也说:“没事,今晚我守着,看哪头猪敢来拱!”
第二天中午,铁蛋回来了。
王十一看见他,眼圈就红了,说:“孩子你就别忙了,你太尽力,我过意不去。”
铁蛋不解,说:“怎么了?”
王十一说:“别忙了,你回市里吧,上面问起来我知道怎么回答,会让你过得了关的。”
铁蛋说:“你这么说,我还真急了,究竟怎么了,昨晚又被偷了?多多不是说去守了吗?”
王十一说:“我就是急这个事。她守,红薯照样有人偷,她差点儿被人……红薯多大的事呢!偷就偷吧,我们孤儿寡母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可是……我这半大不小的黄花闺女总不能让人偷走啊!”
铁蛋一听,恨得在自己的吉普车屁股上猛击一掌。他吼道:“真是胆大包天,我还真就不信这个邪了!你看,我专门买来了装备,我就不相信我这两百多斤肉是白长的,哼!叫我铁蛋行,叫我滚蛋不可以!”
村民王十一家的红薯田里,搭起了个帐篷。看来,这个小伙子是铁了心了。
看见王十一和多多来到他的帐篷前,小伙子爽朗地说:“我是铁蛋,我就叫铁蛋!”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那么多忌讳 忌讳:因风俗习惯而有所顾虑 B.赚人家的力气 赚:白白使用 C.大片田土抛荒 抛荒:荒芜 D.总不能把张小鹏的名字都给弄丢了 弄丢:忽视
A.瘦九偷奸耍滑,故意装病,哄骗扶贫干部张小鹏帮他干活。
B.王十一母女二人出于对张小鹏的关心,对他进行善意提醒。
C.小说用倒叙手法,使情节一波三折,在叙事中塑造形象。
D.小说多用口语,语言朴素自然,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3)张小鹏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述。
(4)题目“我就叫铁蛋”有哪些内涵?以此为标题,有何妙处?组卷:38引用:2难度:0.5
六、写作(60分)
-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走出绝境的秘诀是拼命抖掉身上的泥土,使之成为自己的台阶。
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7引用:5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