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声现象》2023年单元测试卷(1)

发布:2025/10/31 16:0:18

一、选择题

  • 1.“稻花香里瑞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对蛙声的判定是依据声音的(  )

    组卷:133引用:3难度:0.9
  • 2.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同一个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分析正确的(  )

    组卷:262引用:4难度:0.8
  • 3.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

    组卷:100引用:12难度:0.9
  • 4.如图所示的声音波形图,其中一个与其它图形表示响度不同的是(  )

    组卷:490引用:12难度:0.8
  • 5.如图所示是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2引用:1难度:0.6
  • 6.如图所示,笛子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乐器,是利用空气振动发声和空气柱共鸣的原理制成的。下列乐器中与笛子发声原理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57引用:2难度:0.8
  • 7.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是v、v和v。图中P、P、P是它们各自s-t图象上的一点,t为0s时,它们的s均为0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组卷:177引用:3难度:0.7
  •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86引用:3难度:0.8

二、填空题

  • 9.向图甲所示的试管中吹气,其中
    试管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若用玻璃棒以大小相同的力敲击试管,则
    试管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图乙所示的波形图中,音调最低的是图
    ,响度最大的是图
    。(均选填“A”、“B”或“C”)

    组卷:90引用:4难度:0.7
  • 10.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
    ;用相同的力度敲击两个不同的音叉得到如图所示的波形图,根据波形图可以判断,
    音叉发声的音调更高。

    组卷:196引用:1难度:0.7
  • 1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能够说明:
     
     
     
    都能发出声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是
     
    现象。

    组卷:24引用:9难度:0.9
  • 12.把频率为80Hz的声波信号输入示波器,示波器展示的波形如图1所示。

    (1)若把另一种频率为40Hz的声波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其波形可能是

    (2)图1中频率为80Hz的声波通过设备减小了响度后,再输入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请在图2中画出它大致的波形。

    组卷:36引用:4难度:0.7
  • 13.系统找不到该试题

三、实验探究题

  • 14.下面是使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实验步骤。
    A.选择适当的温度计,观察其分度值和测量范围
    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C.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D.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F.整理仪器
    请在横线上按实验的正确步骤顺序排列

    组卷:23引用:1难度:0.8

四、计算题

  • 15.梧州市内的岑梧高速是车流量最大的公路之一,为了行车的安全,在其间设置了定点测速和流动测速之外,还在垌心互通与新地之间设置了区间测速。已知测速区间的路程为13km,限速为60-100km/h,求
    (1)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汽车通过此区间至少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2)若汽车在前9km以90km/h匀速行驶,司机想在10分钟内通过此区间,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司机会不会违反交通规则?

    组卷:40引用:2难度:0.5
  • 16.国庆节期间,小明从泰安乘火车去北京旅游,他乘坐的火车长为400m。途中当火车以144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小明在火车上测出自己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80s。求:
    (1)该隧道的长度;
    (2)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

    组卷:61引用:2难度:0.6
  • 17.小天和小海同学想测量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于是他俩找来一根长为510m的空金属管,小天在空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小海把耳朵靠近管子的另一端,听到两声,时间间隔为1.4s。(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为多少?
    (2)声音在此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为多少?
    (3)假如金属管中装满水,且知道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v=1500m/s,则声音在金属管里水中传播的时间是多少?

    组卷:101引用:1难度:0.7

五、解答题

  • 18.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知识。例如“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出来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弹琴之前“转轴”是为了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弦发声的
    ;“小弦切切如私语”是指声音的
    小。(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组卷:1032引用:39难度:0.7
  • 19.取一块橡皮膜,蒙在圆筒的一端,绷紧后,用线扎好。再取一小块薄玻璃片,粘在薄膜上(不要粘在正中间),如图所示,使小玻璃片对准太阳光,让它反射的光在墙壁上产生一个光斑,固定圆筒,对准圆筒大声讲话,仔细观察小玻璃片和墙壁上的光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组卷:20引用:3难度:0.5
  • 20.小明正在向暖瓶里倒水,听到“噗通、噗通”的声音,这时妈妈说“快要满了,小心!”。
    (1)小明妈妈是通过听什么“听出”水要满了的?
    (2)这个声音的发声体什么?
    (3)发生声音变化的理由是什么?

    组卷:110引用:2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5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