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五十中八年级(下)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5/1/5 9:0:2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兴尽晚回舟,
     
    。(李清照《如梦令》)
    (3)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4)芳草长堤,
     
    。(欧阳修《采桑子》)
    (5)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6)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8)朱敦儒《相见欢》中写出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战争前线,充满悲慨的句子是:
     

    (9)崔颢在《黄鹤楼》中道出思乡愁绪的句子是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2.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1)
     
    (作者)《
     
    》被鲁迅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2)《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
     

    A.北伐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红军长征
    D.南昌起义部队南下

    组卷:1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55分)

  • 7.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下列各题。
    【甲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晓雾将
     

    ②未复有能其奇者
     

    ③怀民亦未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沉鳞竞跃。
    ②相与步于中庭。
    (4)填空。
    ①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
     
    ”和“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
     
    ”。
    ②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
     
    之美”,乙文描写了“
     
    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
     
    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
     
    ”的语句中。

    组卷:1438引用:11难度:0.5

三、作文(60分)

  • 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罗素曾说:“青春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利用这个时期来养成自己豁达的性格。”
          史蒂文森曾说:“青春时期的任何事情都是考验。”
          青春,是多么美好的时期,可惜它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初二的你已走在青春之路上,你体会到它的滋味了吗?是欢乐?是拼搏?书香?梦想?还是纠结?遗憾?失落?……聪明的你请拿起笔来,写下你的青春故事。
          题目:我的青春里有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组卷:22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