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高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31 17:0:2

一、现代文阅读。

  • 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在中国文学史上,不乏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那些伟大的或优秀的诗人们,常常表现出对人民的关心和热爱。但是,像杜甫那样,从身受感同而引发的对人民苦难的深切了解和关心,却并不多见。杜甫的身受感同,是时代造成的。就杜甫的经历而言,是他的不幸;就其文学成就看,则不失为大幸。
          ②关于杜甫的仁爱之心,论者常引用“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典故来概括,这固然不错。但杜甫的忧民情感,常常是源自自身感受而推己及人的,这和“物伤其类”的悲悯大不一样。“溺饥”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禹和稷在不溺不饥的处境中,想到了人溺人饥的痛苦,从而肩负起拯民于溺饥的重任。禹稷这种担当道义的精神和博施济众的胸怀无疑深刻地影响着他。杜甫一生坎坷,他一方面为自己的溺饥生涯忧患重重,另一方面又为广大的民众忧愤深广。杜甫经常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刻,不由自主地想到普天下穷苦百姓,想到灾难深重的民族和祖国。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不加雕饰的、不带功利的忧患情怀,使杜诗富有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使诗人的形象在人民心中永远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③杜甫的悲吟,出自他对人生的深切苦恼和对现实生活中的民众苦难的深切苦恼。他的推己及人根源于自身的悲剧性境遇。这样,当他为他人而悲吟时,不是带着优越感,而是身受感同的推己及人。从接受心理看,这种抒情方式更能引起共鸣,打动人心。从抒情主体看,更为亲切真实,让读者同情。白居易推崇杜甫此类作品,并多有效仿。其《新制布裘》云:“桂布白似雪,吴锦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④白诗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影响是明显的,但其艺术感染力却远不如杜诗。究其原因,不外有二。一是仿作,仿作只能出赝品,而艺术贵在创新。二是同情悲悯的角度不同。的确,白居易关心民生疾苦,在历史上也算得是一位社会良知。“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也表明他的“人饥己饥,人寒己寒”的情怀。但毕竟自己不饥不寒,在境遇上已与天下寒士隔了一层,在审美效应上则又和读者隔了一层,因而其艺术感染力就大大降低了。而白居易这种带有优越感和良心发现的抒情方式在文学史上占绝大多数,所以,杜甫的身受感同的推己及人就格外突出,加之其独创性,因而千百年来感人至深。
    (节选自刘明华《论杜甫的“民胞物与”情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历史上,能够深切了解和关心人民苦难,能够如杜甫一般有“物伤其类”的悲悯的诗人是不多见的。
    B.杜甫与禹稷一样,既为自己的溺饥生涯充满忧患,又为广大民众忧愤深广。
    C.杜甫自身的悲剧性境遇,造就了他推己及人的精神。杜甫对人生的深切苦恼和对现实生活中的民众苦难的深切苦恼,造就了他独特的悲吟。
    D.白居易虽然也关心民生疾苦,但毕竟自己不饥不寒,所以其作品的审美效应就和读者隔了一层,艺术感染力也就很低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结尾处以矛盾的对立统一来评价杜甫的经历和成就,体现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B.文章第③段从读者和作者两个角度分析了身受感同的推己及人所能产生的效果。
    C.文章第④段通过白居易诗与杜甫诗的比较,主要是为了论证白诗虽受杜诗影响较大,却没有杜诗的独创性的观点。
    D.本文以中国文学史为宏阔背景,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探讨了杜甫超越于绝大多数古代诗人的一个侧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典故虽可以较准确地概括杜甫的仁爱之心,但没能深入挖掘到他忧患情怀的根源。
    B.如果没有禹稷那种担当道义的精神和博施济众的胸怀,可能就不会有杜甫这样一个闪耀着人性光辉的诗人形象。
    C.从《新制布裘》的艺术感染力远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明显事实可见创新很重要。
    D.如果白居易也是个寒士,如果他不处在“稳暖”的境遇,那么他的诗歌就会像杜诗一样成为最能引起共鸣和打动人心的作品。

    组卷:1引用:4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在38万公里外的环月轨道上,嫦娥5号升降器携带着月壤样品和轨道器完成了一次“教科书式对接”。此次对接从上升器进入环月飞行轨道开始,相关工作人员通过远程导引和近程自主控制,让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逐步靠近上升器,以抱爪的方式捕获上升器,完成交会对接。同时,这也是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据了解,这次嫦娥5号将把2公斤左右的月球土壤带回地球,所有的采样、近月轨道样品对接、返航等步骤,必须环环相扣才能一次性成功。此前只有美国和苏联真正成功地完成过月球采样并返回地球。而且,上次从月球取样返回的时间甚至还要追溯到1976年的苏联探测器。
    (摘编自《38万公里之外的“牵手”》,《人民日报》2020年12月7日)材料二:

    (摘编自财新网2020年12月1日)
    材料三:
          从婴儿食品、瓶装水到运动服和护肤霜,中国品牌正在对依赖中国经济增长的全球竞争对手造成压力。美国市场咨询公司世界品牌实验室的数据显示,投资者已涌向超越跨国竞争对手的中国企业。市场调研机构博圣轩咨询公司称,在中国排名前十的化妆品品牌中本土品牌占了7个,而2017年仅为3个。英国欧睿国际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法国欧莱雅公司的美宝莲化妆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10年的20%以上,降至去年的9.1%。在护肤品和乳液类别中,巴黎欧莱雅所占的份额从2014年的5.6%降至去年的4.5%,一家中国本土品牌与其并驾齐驱。中国企业参与博弈的一种方式是开展使本地人产生共鸣的营销活动。而且中国品牌越来越多地根据国内消费者的口味来调整产品。一家中国本土乳制品企业的负责人表示:“30年前,外国品牌刚来到中国时非常具有创新性。但现在它们的创新速度不如我们本土品牌。”
    (摘编自美国《彭博商业周刊》网站12月3日)材料四:
          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国家兴。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关于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我们党一贯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相较以往的表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这是在国际形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大背景下的重大战略抉择。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践告诉我们,核心技术关键要靠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搞不好,应用技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搞好基础研究,离不开教育。为此,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旨在完善高校专业设置,加强基础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
    (摘编自《科技自立自强》,《光明日报》2020年11月9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五号出征探月,其升降器携带着此次采集的月壤样品与轨道器实现对接,这也是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B.2020年初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和财新中国制造业(PMI),猛然下降,这种非正常变化,主要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
    C.英国欧睿国际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与2010年相比,欧莱雅公司的美宝莲化妆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降低了9.1%。
    D.搞好基础研究,离不开教育。教育部为了完善高校专业设置,加强基础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推出了“强基计划”。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四分别从事实和理论两个方面表明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自立自强”在国家发展中起战略支撑作用。
    B.2020年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指数(PMI)和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均为自2010年以来10年最高值,这一变化表明我国经济正常化节奏加快。
    C.材料三站在外媒的角度,通过比较中国人对国内品牌和国外品牌使用比例的变化,表明中国品牌给依赖中国经济增长的世界竞争对手带来压力。
    D.从材料三和材料四可看出,中外均重视创新,中国本土乳制品企业的一位负责人认为,外国品牌现在的创新速度比不上中国品牌。
    (3)近年来中国制造为何崛起?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组卷:6引用:4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五爷      初春的头场雨,说来就来了。
          不过刚出正月,天仍阴冷,过年时放过的鞭炮还来不及清扫,花花绿绿的碎纸散在院子里,影壁下的积雪都没化完,雨水却说来就来了。村庄格外安静,只听见细碎的响声,像春蚕啮噬桑叶,沙沙沙,沙沙沙。串乡的商贩,卖豆腐的,打香油的,劁猪的,逢着这样的天气,多半会停了生意,躲到沿街户家的门洞里避雨。
          最常去的是五爷家。
          五爷家在大队旁边,临街,处于村里热闹地带。往南是司马真的诊所,往东是白塘,往西繁华些,学校、磨坊、点心铺、扎彩铺,往北是胡同,住着麻爷、栓柱叔、杏花娘、七奶奶等约莫十来户人家。门前便是官道。邻村人来董村赶集,商贩来董村串乡,还有下乡检查的干部、送信的邮差、迎亲的队伍都从五爷家门口过。
          商贩们常来常往,跟五爷便熟识,打声招呼:“忙哩,老哥,借个光,避避雨。”
          五爷定然不会拒绝,外来的是客,倒要高看三分。按照五爷的说法,遇到难处帮一把,这是董村的规矩,老辈人传下来的。人生在世,谁还没个落难的时候?见了投奔而来的买卖人,五爷便招呼坐下,沏一壶茉莉花茶,倒上,端出烟叶笸箩摆在脚下,各自卷一袋烟,边抽边聊。
          待到天晚,雨稍小些,串乡人起身告辞。卖豆腐的敲着梆子,打香油的敲着铜锣,劁猪的在车前头挂上红缨子,不紧不慢地按着车铃,丁零丁零的,都消失在雨雾中。
          五爷在门口目送人家远去,才转身忙自己的事情。
          五爷年轻时在北京当兵,空军,炊事班班长。五爷说,想当年,看歼-8飞行表演,就是在他们机场,国庆阅兵也要在他们机场训练。我不知道什么是国庆阅兵,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五爷的确在北京当过兵,他的相框里挂着张照片,照片上他穿着军装,戴着军帽,背景是北京天安门。
          在董村人的心目中,五爷是见过大世面的。
          我那时年少,对飞机、坦克、手枪之类的事物满是向往。闲暇了,我常到五爷家串门,听他讲部队的事儿。
          大概是时间太久,五爷自己也含糊了。他讲述的事情,常前后矛盾。我细问他时,他便说,怎么会呢,他从没那么说过,但是我记得清清楚楚的。
          那年春天,村里来了个串乡的。听口音,不是本地人。董村人说话硬,像吵架,那人说话俏,像唱戏。他的生意比较特殊——收头发辫子。收了干什么呢?那人说是卖给戏班子,给唱戏的老生、花脸做髯口。
          串乡的累了,到五爷家讨水喝。
          五爷照例热情招待。那人正要走,又来了个讨水喝的,随身带了个袋子,袋子里鼓鼓囊囊的,不知装了什么东西。
          当着五爷的面,两人自顾聊起来。
          一个说:“俺是收头发辫子的。”
          另一个说:“俺刚好捡了一袋子头发辫子。”
          打开看,果然是黑漆漆的、盘得整整齐齐的辫子。两人站在袋子旁不停谈论着,说辫子这么长,这么黑亮,最少要十年以上,能卖不少钱。
          五爷于是从中撮合,说:“这不正好,你收了他的,你开了张,他得了钱。”
          先前的人便说:“这些辫子,至少要一百多块,我身上没那么多钱。”犹豫了会儿,便问五爷,能不能先借点钱给他,打发人家走了。袋子里的东西,暂时放在这里,等他回家取了钱,再来赎。怕五爷不信,这个人拍着胸脯保证:“老哥,俺看你也是实诚人。放心吧,不出三天,我肯定回来赎东西。到时候,东西我取走,钱还是你的。”
          五爷想想,答应下来。
          我那时正在五爷家玩儿,头一回见那么一大袋子的头发,觉得新鲜。
          三天过后,我又去了五爷家,却没见那个人回来。五爷打开袋子,发现里头除了表面一层是真的辫子,其余的都是废塑料。
          五爷被骗了。
          被骗了的五爷一直不肯认账,别人问起时,他只说,再等等,再等等。
          那些日子,五爷常独自到村口,朝远处张望。他定是等那个串乡人,带着钱来赎走他的东西。可惜,一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串乡人并没有出现。
          五爷病了一场,胸闷,喘不上气。据说五娘要去请大夫,五爷不让。五娘拿回来的赤脚医生司马真开的药,却被他一把划拉到地上。
          五爷在炕上躺了半个多月,终于能下地走路。
          没过多久,村里传出话来,五爷之所以帮忙垫钱,是因为当时串乡人许诺,回来赎东西时,额外给五爷二十块钱做补偿。
          人们说:“无利不早起。这是老话。”
          话虽如此,五爷仍是原来的五爷,没过多久,他便把被骗的事抛在脑后,再有串乡人遇到难处,照样请到家里,茶水、烟叶招待着。那些串乡人,平日里得了五爷照顾,说起五爷的义气,个个竖起大拇指。也有送东西给五爷的,切一块豆腐,打一提香油,放几个脆梨。五爷虽然推说不要,最后都笑着收下了。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开头写到卖豆腐的、打香油的、劁猪的等串乡商贩,这一群体形象在小说结尾也有涉及,形成了一定的呼应关系。
    B.小说的描写和叙述富有乡土特色,如“拴住叔”“杏花娘”等人名,“打香油”“劁猪”等乡村买卖,“忙哩,老哥”等语言。
    C.小说通过五爷沏茉莉花茶、端出烟叶笸箩、与串乡商贩抽烟聊天等细节描写,表现了五爷招待串乡商贩时十分热心周到。
    D.全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一切事情都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展现在读者面前,既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又拉近了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2)文章前四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五爷借钱给陌生的串乡人是因为贪图那二十块钱,还是因为五爷本就古道热肠?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

    组卷:0引用:1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

  • 9.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作家”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曹雪芹、鲁迅、海明威、李白、杜甫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横线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④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⑤不少于50字。

    组卷:0引用:3难度:0.7

四、写作。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孟子、荀子等先秦诸子的犀利论辩、深沉哲思,引领我们走近先哲圣贤,一览中国穿越千年的哲理之光;李白、韩愈、苏轼等唐宋大家雄浑苍劲的诗词文赋,引领我们走近诗人文豪,饱尝华夏弥漫天地的人间温度。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增长见识,开启智慧,涵养德行,砥砺人格。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联系材料谈谈你对语文学习意义的认识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结合材料,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

    组卷:0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