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五四新版九年级全册《第3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2022年单元测试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组卷:149引用:6难度:0.7 -
2.“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
组卷:293引用:37难度:0.7 -
3.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专属经济区,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38引用:4难度:0.8 -
4.海洋资源不包括下列哪种资源( )
组卷:27引用:2难度:0.9 -
5.利用蒸发、冷凝的方法可以从海水中获取淡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91引用:17难度:0.9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
-
16.小红同学用碳酸氢钠作为膨松剂蒸馒头时,发现蒸热后的馒头有气孔,但膨松效果一般;在妈妈的建议下,小红在使用碳酸氢钠的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食醋,蒸熟后的馒头膨松效果就理想多了,小红对碳酸氢钠作为膨松剂的作用原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碳酸氢钠作为膨松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查阅资料】膨松剂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因产生气体,能使面胚发起形成多孔组织,从而使食品具有松软或酥脆特点的一类物质,化学膨松剂中通常含有碳酸氢钠。
【做出猜想】小红同学对用碳酸氢钠在两次制作馒头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做出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方案设计与实施】
小红同学分别对猜想一和猜想二设计了实验方案并实施验证。
试剂和用品:碳酸氢钠、稀盐酸、澄清石灰水(仪器和其他用品自选)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一 如图,取一定量碳酸氢钠于试管a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试管a内壁有小液滴,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一正确 实验二 猜想二正确
②在有酸性物质存在时,碳酸氢钠作用效果会更好的原因是
【评价与反思】①小红妈妈制作馒头时,在面团发酵后,常加入少量纯碱来调节面团的酸度。小红提出:能不能单独使用纯碱做膨松剂?要解决该问题需要设计实验验证纯碱是否具有
②市售膨松剂大多是复合膨松剂,一般由三类物质组成:碳酸氢钠、酸性物质、助剂(淀粉等)。结合上述探究,下列关于复合膨松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复合膨松剂保存时要注意防潮
b.复合膨松剂在加水揉面与蒸馒头的过程中均起到发面的作用
c.使用复合膨松剂前必须先将面进行发酵
d.在蒸馒头时复合膨松剂中助剂的作用可能是调节气体产生的速率组卷:236引用:4难度:0.5 -
17.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品牌小苏打样品(含NaCl杂质)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做了如下实验:将该样品17.1g放入锥形瓶中,加水全部溶解后,得到208.8g样品溶液,向该样品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反应过程中锥形瓶中溶液质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g 25 50 75 锥形瓶中溶液的质量/g 229.4 250 275
(1)当第一次加入25g稀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2)第
(3)当锥形瓶内样品溶液中的碳酸氢钠与加入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组卷:7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