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鲁教五四新版九年级全册《第3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2022年单元测试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组卷:149引用:6难度:0.7
  • 2.“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

    组卷:293引用:37难度:0.7
  • 3.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专属经济区,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38引用:4难度:0.8
  • 4.海洋资源不包括下列哪种资源(  )

    组卷:27引用:2难度:0.9
  • 5.利用蒸发、冷凝的方法可以从海水中获取淡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91引用:17难度:0.9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

  • 16.小红同学用碳酸氢钠作为膨松剂蒸馒头时,发现蒸热后的馒头有气孔,但膨松效果一般;在妈妈的建议下,小红在使用碳酸氢钠的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食醋,蒸熟后的馒头膨松效果就理想多了,小红对碳酸氢钠作为膨松剂的作用原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碳酸氢钠作为膨松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查阅资料】膨松剂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因产生气体,能使面胚发起形成多孔组织,从而使食品具有松软或酥脆特点的一类物质,化学膨松剂中通常含有碳酸氢钠。
    【做出猜想】小红同学对用碳酸氢钠在两次制作馒头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做出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方案设计与实施】
    小红同学分别对猜想一和猜想二设计了实验方案并实施验证。
    试剂和用品:碳酸氢钠、稀盐酸、澄清石灰水(仪器和其他用品自选)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一 如图,取一定量碳酸氢钠于试管a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试管a内壁有小液滴,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一正确
    实验二
     
     
    猜想二正确
    【解释与结论】①依据小红同学对碳酸氢钠作为膨松剂的作用原理的实验探究,获得碳酸氢钠的两个化学性质是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在有酸性物质存在时,碳酸氢钠作用效果会更好的原因是
     

    【评价与反思】①小红妈妈制作馒头时,在面团发酵后,常加入少量纯碱来调节面团的酸度。小红提出:能不能单独使用纯碱做膨松剂?要解决该问题需要设计实验验证纯碱是否具有
     
    的性质。
    ②市售膨松剂大多是复合膨松剂,一般由三类物质组成:碳酸氢钠、酸性物质、助剂(淀粉等)。结合上述探究,下列关于复合膨松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复合膨松剂保存时要注意防潮
    b.复合膨松剂在加水揉面与蒸馒头的过程中均起到发面的作用
    c.使用复合膨松剂前必须先将面进行发酵
    d.在蒸馒头时复合膨松剂中助剂的作用可能是调节气体产生的速率

    组卷:236引用:4难度:0.5
  • 17.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品牌小苏打样品(含NaCl杂质)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做了如下实验:将该样品17.1g放入锥形瓶中,加水全部溶解后,得到208.8g样品溶液,向该样品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反应过程中锥形瓶中溶液质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g 25 50 75
    锥形瓶中溶液的质量/g 229.4 250 275
    试计算:
    (1)当第一次加入25g稀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第
     
    次实验中NaHCO3和HCl恰好完全反应。
    (3)当锥形瓶内样品溶液中的碳酸氢钠与加入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组卷:7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