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临江外国语学校、临江三中、光华中学中考语文四模试卷

发布:2024/7/18 8:0:9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默写。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周敦颐《爱莲说》)
    (3)陆游《游山西村》中通过写山间水畔的景色,表明景中蕴藏着的“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希望”的哲理的句子是:
     
     

    (4)“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就直接表达了浓郁难解的思乡之情。

    组卷:6引用:1难度:0.9
  •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  )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青春的美丽与珍贵,就在于它的无邪和无xiá①              ,在于它的可遇而不可求,在于它的永不重回。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鲁迅先生曾如此寄语中国青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欣逢盛世,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当代青年须勇担使命、              砺前行,不负时代机遇,不负青春时光,成就精彩人生。
    (1)给语段①处填写汉字,②处填写拼音。
    ①无xiá
     

    砺前行
     

    (2)语段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谓语是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组卷:4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45分)

  •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孟子》是
     
    家学派的著作,体裁是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死亦我所 恶:讨厌,憎恨
    B.故患有所不 辟:同“避”,躲避
    C.尔而与之 蹴:踩踏
    D.是亦不可以 已:控制
    (3)孟子认为人之“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他通过
     
    的取舍、箪食豆羹的取舍、
     
    的取舍等方面论证了“义”和“不义”的存在。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
    B.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D.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5)通过阅读本文,谈谈我们该如何守住“本心”。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 10.按要求作文。
          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这是自然的解封;疫情缓解,复工复课,这是居家的解封;理解他人,消除隔膜,这是情感的解封;认可自己,自我和解,这是心灵的解封……
          请根据你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历,以《解封》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①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毕业学校名。

    组卷:6引用:3难度:0.5
  • 1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个天文学家,每天晚上照例都到外面去观测星象。有一回,他来到城外,一心望着天空,一不留神掉进一口枯井里。他大声呼救,有个过路人听见,走过来救起他。路人问明原因后,笑着对天文学家说:“朋友,你用心观察天上的情况的时候,也不要忘了看地上的事情啊!”天文学家回答说:“你哪里能懂得我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的书写要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组卷:2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