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023年单元测试卷(8)
发布:2024/8/8 8:0:9
一、积累与运用
-
1.下列对毛泽东手书们《沁园春•雪》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147引用:3难度:0.9 -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诗歌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些不押韵。
②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如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③而艾青的诗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读起来气韵通畅。
④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
⑤读现代诗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组卷:54引用:5难度:0.5 -
3.(《周总理,你在哪里》)本诗有着____的感情基调,朗读时应该用___的语调和____的语速。下列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90引用:4难度:0.5 -
4.如果要编一本《爱与痛的诗行——艾青诗选》,下面四首艾青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哪一首更适合入选?( )
组卷:57引用:3难度:0.5
二、阅读与理解
-
11.春 雪
刘白羽
①入春以来,接连下了几场大雪。每次看到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心头总涌出无限的欣喜。
②我生在北国,从小爱看雪。少年熟诵“为嫌诗少幽燕气,故向冰天跃马行”的诗句,至今记忆犹新。今年正月初三那头一场春雪,我住在高楼上,从窗上望出去,阳台栅栏上堆积着厚绒绒的一层雪,是那样温润滋融,带来清新的春的消息。天清气朗,从我这窗口,可一目望到苍翠的西山。而这一天,北京城一片洁白,一望无际、鳞次栉比的积雪的屋脊,黑白相间,构成一幅十分别致的画,好看极了。
③这春雪,引起我喜悦,引起我深思。我静静伫立窗前久久凝望,我想起我一生中难忘的几场春雪。
④在延安搞大生产的那个早春,那是如何艰苦而雄伟的时代呀!我们为了战胜饥饿,为了把火与血的战斗进行下去,但等天暖,我们就要开荒下种。恰恰在这个时候,一场大雪忽然从空中飘飘扬扬洒落下来。我奔出窑洞,用炽热的两颊,迎接冰冷的雪花。我写了一篇小文章,其中有这样的意思:雪,一点一滴深深渗入土地,滋润着种子,让它早日发芽。我现今还记得那年的春朝,曙光微放,延安山岭上这里,那里,一行行蜿蜒蠕动的人影。然后,飞扬的锄头,挥洒的汗水,令人真正体会到“劳动人民创造新世界”的畅快。
⑤已近三月末,早该下雨,谁知今早起来一看,又是一场好雪。大概因为温度上升,雪花都粘连在树身上,远远近近的树木,有如一丛丛雪白的白珊瑚,好看得很。这雪树使我想起另一段艰苦而雄伟的生活,那是东北解放战争最困难的时候。松花江边,二三月还是满天风雪,雪深没膝,行军人,一脚拔上来,一脚陷下去,尽管是零下四十度的严寒,由于艰难跋涉,却还是一身热汗淋漓。但一眼看见东北人叫作“树挂”的奇景,一株株树从树身到每一纤细枝条,都像冰雪精雕细刻出来的,晶莹婀娜。我就带着这美的心境穿过风雪,走进硝烟,这又是何等英雄而豪迈的生活啊!
⑥而今年这几场雪,一次比一次更接近温暖的阳春。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啊,它,似乎在催着我飞马扬鞭、冲击向前。
⑦我静静地凝视着,这春雪啊,一点动静也没有,绵绵落了一夜,又绵绵落了一天,这雪多么洁白纯净,如花似玉。当我从窗口望着白杨树,我却被一种天工造化,神妙奇绝的景象所惊住。原来,白杨树身、树枝上融化得发温发黑,已经静悄悄地长出梢头的茸茸嫩蕊上却沾着雪,像千千万万点洁白的花,那样密,那样美。一刹那间,我仿佛到了苏州的香雪海,看见千树万树的白梅。今天,只有今天,这绵密的春雪,使我竟暂时忘记了我心头上呼啸的暴风雪,使我更加深沉地喜爱起春雪来了……没一点风,我静静走到一株高大的白杨树下,一片积雪、又一片积雪,从树顶上扑突一响,扑突一响,跌落下来,立刻溶入潮湿的黑土。我忽然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然,用落花比拟雪花很不确切,可是,以生命肥沃着大地的雪花,不正在催发着即将开放的春花吗?
(摘自《刘白羽散文集》,有删节)(1)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时段的春雪?感受分别是怎样的?
(2)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我奔出窑洞,用炽热的两颊,迎接冰冷的雪花。(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②原来,白杨树身、树枝上融化得发温发黑,已经静悄悄地长出梢头的茸茸嫩蕊上却沾着雪,像千千万万点洁白的花,那样密,那样美。(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3)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文章多处引用古典诗歌,这样写有何好处?组卷:181引用:6难度:0.8
三、感悟与表达
-
12.请以《______之后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组卷:5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