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北京市新高考生物试卷(等级性)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鱼腥蓝细菌分布广泛,它不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还具有固氮能力。关于该蓝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439引用:10难度:0.7
  • 2.光合作用强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车前草的光合速率与叶片温度、CO2浓度的关系如图。据图分析不能得出(  )

    组卷:428引用:12难度:0.7
  • 3.在北京冬奥会的感召下,一队初学者进行了3个月高山滑雪集训,成绩显著提高,而体重和滑雪时单位时间的摄氧量均无明显变化。检测集训前后受训者完成滑雪动作后血浆中乳酸浓度,结果如图。与集训前相比,滑雪过程中受训者在单位时间内(  )

    组卷:349引用:12难度:0.5
  • 4.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子代中雌蝇为红眼,雄蝇为白眼,但偶尔出现极少数例外子代。子代的性染色体组成如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组卷:365引用:11难度:0.7
  • 5.蜜蜂的雌蜂(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是单倍体,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由此不能得出(  )

    组卷:309引用:12难度:0.7
  • 6.人与黑猩猩是从大约7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两个物种成体的血红蛋白均由α和β两种肽链组成,但α链的相同位置上有一个氨基酸不同,据此不能得出(  )

    组卷:266引用:8难度:0.7
  • 7.2022年2月下旬,天安门广场各种盆栽花卉凌寒怒放,喜迎冬残奥会的胜利召开。为使植物在特定时间开花,园艺工作者需对植株进行处理,常用措施不包括(  )

    组卷:65引用:3难度:0.7

二、本部分共6题,共70分。

  • 20.人体细胞因表面有可被巨噬细胞识别的“自体”标志蛋白C,从而免于被吞噬。某些癌细胞表面存在大量的蛋白C,更易逃脱吞噬作用。研究者以蛋白C为靶点,构建了可感应群体密度而裂解的细菌菌株,拟用于制备治疗癌症的“智能炸弹”。
    (1)引起群体感应的信号分子A是一种脂质小分子,通常以
     
    的方式进出细胞。细胞内外的A随细菌密度的增加而增加,A积累至一定浓度时才与胞内受体结合,调控特定基因表达,表现出细菌的群体响应。
    (2)研究者将A分子合成酶基因、A受体基因及可使细菌裂解的L蛋白基因同时转入大肠杆菌,制成AL菌株。培养的AL菌密度变化如图1。其中,AL菌密度骤降的原因是:AL菌密度增加引起A积累至临界浓度并与受体结合,
     

    (3)蛋白K能与蛋白C特异性结合并阻断其功能。研究者将K基因转入AL菌,制成ALK菌株,以期用于肿瘤治疗。为验证ALK菌能产生蛋白K,应以
     
    菌株裂解的上清液为对照进行实验。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取所需材料与试剂的序号,完善实验组的方案。
    实验材料与试剂:
    ①ALK菌裂解的上清液
    ②带荧光标记的K的抗体
    ③带荧光标记的C的抗体
    ④肿瘤细胞
    实验步骤:
    先加入
     
    保温后漂洗,再加入
     
    保温后漂洗,检测荧光强度。
    (4)研究者向图2所示小鼠左侧肿瘤内注射ALK菌后,发现ALK菌只存在于该侧瘤内,两周内即观察到双侧肿瘤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而向瘤内单独注射蛋白K或AL菌,对肿瘤无明显抑制作用。请应用免疫学原理解释“智能炸弹”ALK菌能有效抑制对侧肿瘤生长的原因。
     

    组卷:239引用:2难度:0.4
  • 21.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水中雌激素类物质(E物质)污染会导致鱼类雌性化等异常,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原产南亚的斑马鱼,其肌细胞、生殖细胞等存在E物质受体,且幼体透明。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GFP)等基因转入斑马鱼,建立了一种经济且快速的水体E物质监测方法。
    (1)将表达载体导入斑马鱼受精卵的最佳方式是
     

    (2)为监测E物质,研究者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制备转基因斑马鱼,其中ERE和酵母来源的UAS是两种诱导型启动子,分别被E物质-受体复合物和酵母来源的Gal4蛋白特异性激活,启动下游基因表达。

    与方案1相比,方案2的主要优势是
     
    ,因而被用于制备监测鱼(MO)。
    (3)现拟制备一种不育的监测鱼SM,用于实际监测。SM需经MO和另一亲本(X)杂交获得。欲获得X,需从以下选项中选择启动子
     
    和基因
     
    ,构建表达载体并转入野生型斑马鱼受精卵,经培育后进行筛选。
    Ⅰ.启动子:
    ①ERE
    ②UAS
    ③使基因仅在生殖细胞表达的启动子(P生)
    ④使基因仅在肌细胞表达的启动子(P肌)
    Ⅱ.基因:
    A.GFP
    B.Gal4
    C.雌激素受体基因(ER)
    D.仅导致生殖细胞凋亡的基因(dg)
    (4)SM不育的原因是:成体SM自身产生雌激素,与受体结合后
     
    造成不育。
    (5)使拟用于实际监测的SM不育的目的是
     

    组卷:231引用:4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