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

发布:2025/1/6 12:30:3

一、积累应用

  • 1.填空题。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
    (4)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
    (5)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苏轼《赤壁赋》中表达客人吹洞箫的艺术效果的两句是:“舞幽壑之潜蛟,
     
    。”
    (7)荀子《劝学》中强调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注重广泛学习、勤于反省的句子是:“
     
     
    。”
    (8)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的职能是:“师者,
     
    。”
    (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

    组卷:3引用:2难度:0.7
  • 2.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7引用:2难度:0.8
  •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②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
    ③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
    ④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⑤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⑥在上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组卷:17引用:2难度:0.8

二、阅读

  •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庖丁解牛
    庄子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②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③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④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莫不
     

    ②如土
     

    (2)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善哉!技至此乎?
     

    A.大概
    B.通“盍”,为什么不
    C.通“盍”,为什么
    D.本来
    刀而藏之
     

    A.锋利的
    B.通“缮”,揩拭
    C.良好的
    D.磨砺
    (3)下列各组中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族庖月更刀,折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
    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
    C.技经肯綮之未尝/舆薪之不见(《齐桓晋文之事》)
    D.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不拘于时(《师说》)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解牛》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描写庖丁解牛成功之后的神态动作。寥寥数语,一副怡然自得、心满意足的神态跃然纸上。
    B.“庖丁解牛”是一个寓言故事,庄子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生动直观,使抽象的“道”形象化。
    C.《庖丁解牛》先后用了三种反差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一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一为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的对比。
    D.《庖丁解牛》先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再写文惠君的夸赞,引出庖丁对自己追求的“道”的解说,以此表明主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6)简要分析第②段的作用。

    组卷:2引用:3难度:0.6

三、写作

  • 9.生活中,人们总是乐于从各种角度分析问题,但有人说,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组卷:13引用:1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