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中考生物试卷
发布:2024/12/4 1:30: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同学们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如图所示几种组织细胞,其中具有细胞壁的是( )
组卷:246引用:22难度:0.5 -
2.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58引用:19难度:0.5 -
3.2022年4月,我国科考队发现的一株高达83.2米的冷杉,刷新了中国最高树木纪录。水从该植株根部运输到茎顶端的主要动力是( )
组卷:527引用:43难度:0.5 -
4.香果树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珍稀植物,自然条件下成苗率低。为促进香果树繁育,科研人员研究不同遮阴程度对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620引用:21难度:0.5 -
5.同学们在课堂上利用萌发的和煮熟的种子(初始温度相同)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95引用:7难度:0.5 -
6.下列营养物质不经消化就可直接被人体吸收的是( )
组卷:219引用:7难度:0.7 -
7.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52引用:21难度:0.7 -
8.《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通过平衡膳食餐盘(如图)宣传平衡膳食的理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78引用:20难度:0.6 -
9.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血小板的功能是( )
组卷:210引用:13难度:0.6 -
10.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与静脉的血管。与毛细血管物质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 )
组卷:303引用:9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5分)
-
31.某些蚊子能传播疾病,影响人类健康。科研人员以叮咬人类的伊蚊为材料开展相关研究。
(1)伊蚊作为携带病毒的生物媒介,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
(2)为探究伊蚊如何区别人和动物,科研人员利用图1所示装置开展实验。几分钟后发现,伊蚊全部趋向人的气味一侧。科研人员的假设是
(3)科研人员测定出人和动物的气味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主要气味分子a、b、c和d的含量如图2所示。据图推测,人的气味中吸引伊蚊的是a和
(4)为了研究上述两种气味分子对伊蚊的吸引作用,科研人员进行图3所示的三组实验。
①本实验中A、B组的作用是
②本实验的观察指标为
③多次重复实验发现,A组伊蚊飞一会儿就随机停在1、2或3的某个区;B组伊蚊都兴奋地飞到3区;C组伊蚊的表现与B组相同。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5)请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条科学防蚊的对策:组卷:293引用:5难度:0.3 -
32.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在北京的部分郊野公园,你会发现一些石块和枯枝落叶堆积在一起。这些石块和枯枝落叶真的是园林作业后随意丢弃或遗忘的吗?它们究竟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其实这是工作人员特意堆砌而成的本杰士堆(如图1)。
本杰士堆的搭建过程并不复杂:先选择枯木和树枝等搭建框架,然后选取石块放置在周边进行固定,最后倒入含有种子的土壤与落叶。搭建后,随着植物的生长,吸引来取食其叶片的昆虫,一些食虫鸟也会来此栖居。慢慢地,还会有小型兽类到访此处。本杰士堆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构成了微小的生态系统,如图2所示。
本杰士堆有生态修复型和科普教育型等类型。生态修复型的搭建地点要选择人为干扰程度低的地方,让野生动物有自由的栖息空间,加速生态系统的修复过程。科普教育型可修建在公园休憩区附近,以进行科普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本杰士堆搭建的意义是用小生态的构建促进大环境的改善,实现“以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将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在森林和郊野公园中搭建更多的本杰士堆,这将推进首都生态环境的改善。
(1)本杰士堆中的所有生物和
(2)下列关于本杰士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会取食植物,对生态系统只有负面作用
b.微生物能够分解动物粪便,促进物质循环
c.其中的各种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3)有关部门组织搭建本杰士堆的志愿活动,图3中适宜搭建生态修复型本杰士堆的地点为
(4)如果有机会参与搭建本杰士堆的活动,你希望搭建的类型及理由是组卷:193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