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辽宁省辽南协作校高考语文二模试卷(辽宁朝阳)
发布:2024/12/18 9:0: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
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摘编自《生态文明,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2012-07-09)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总书记号召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努力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这对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中,才能为未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价值观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是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就要认真学习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规律、根本动力、发展道路、目标任务等重大理论课题,将如何处理人类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论发展到了新高度,体现了对生态问题的历史责任感和整体发展观。
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学校教育是主渠道,教师是关键。教育者先要受教育,才能更好担当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现有的国民教育体系中,生态文明教育虽然也是重要内容,但从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生态文明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需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更好适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生态文明教育不只是课程教育,更是生活教育和行动能力的培养。因此,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有责任。家长有责任从生活的点滴入手,教育孩子从日常生活和身边小事做起,爱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变成生活习惯。生态文明教育的更大课堂,是在家庭和校园之外的社会大课堂,尤其是环保部门、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影视剧行业等,都可以利用自身拥有的教育资源,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发挥独特作用,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时刻,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根本性、全局性和历史性的战略部署。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就是教育对这一战略部署的具体落实。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教育工作者尤其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作出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贡献。
摘编自钟焦平《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中国教育报》2019-03-09)材料三:
有人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发达国家的事情,我国还没有到那个阶段。这种看法并不全面。纵观世界文明史,工业文明并不排斥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农业文明依然存在;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的高级阶段,与工业文明并不对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们不能到工业化完成后再建设生态文明,资源环境条件也不允许我国走粗放的发展道路,而要用先进理念引导发展。事实上,1998年长江全流域洪水后,我国启动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并取得初步成效。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优先、环境优先、生态优先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自然规律、环境承载力和主体功能区为基础进行人口和经济布局,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合理控制资源能源消费总量;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产出率;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轻气象、洪水、海洋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生态文明建设应成为重要任务》(光明网2012-09-27)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都没有强调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
B.生态文明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容,它与后两者具有一致性;区别在于它的内容并不能为后两者所完全包容,它有自己的独立性。
C.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中,是对习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具体落实,是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
D.认为我国还没发展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现在虽然处于工业文明阶段,但仍然可以建设生态文明。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人类能做到自觉、自律,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人类社会就能持续发展,达到更高的文明阶段。
B.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理念和污染防治,分别是总体布局、基本方略新发展理念和三大攻坚战其中之一,因此叫“四个一”。
C.生态文明教育的更大课堂是在家庭和校园之外的社会大课堂,所以环保部门、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影视剧行业等可以发挥自身的作用。
D.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思路,既有总体原则,又有具体措施;发展和保护相结合,终极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在环境保护与发展中,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生态建设与修复中,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
B.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不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思想和实践的“中国方案”。
C.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
D.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
(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给“生态文明教育”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组卷:10引用:3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组织上考虑到你的功绩,准备把你安置到荣军学校……”“什么?是要把我养起来?”郭祥把拐猛地一蹾,“我是共产党员,不能去享那个清福。”郭祥恳求地说,“政委,你赶快向上反映下,我年轻轻的,就像一支蜡烛,才刚烧了个头儿,怎么能就此熄灭了呢?为了党的事业,我决心一点不剩地把自己彻底烧完!”一个月后,上级批准了郭祥的请求。……
整个城市焕然一新,像是从噩梦中醒来,真正焕发了自己的青春。这一切使得他多么高兴啊!尤其是当他站在金水桥上,扶着汉白玉栏杆,望着金碧辉煌的天安门,望着伟大领袖的巨幅画像,望着毛主席每年检阅游行队伍的地方,更使他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他们本来只准备在首都停留两天,可是不知谁走露了消息,第三天就有某中学的青少年请郭祥去作报告。谁知一开头不得了,这个中学接着那个中学,这个工厂接着那个工厂,一连五六天,一场接着一场。郭祥就对张干事说:“我看咱们溜吧!”
第二天一早,两个人就悄悄走出门来。谁知刚走到大门口,就被七八个戴红领巾的孩子围住,他们乱纷纷地问:“哪一位是郭叔叔呀?”郭祥笑着说:“你们倒是要找谁呀?”“我们要找郭祥,他是战斗英雄,我们请他去作报告。”郭祥一看又走不成了,眼角一扫,就笑嘻嘻地冲后指:“你们瞧,那个又高又胖的就是!”……
孩子们吵着,笑着,立即追到车站,终于在候车室里找到郭祥。一个女孩子说:“叔叔!您怎么净蒙人哪?”“嗐!那也是没法子!”郭祥笑着说,“说老实话,我平常是不怎么蒙人的。”
“哼!怪不得人家叫您‘嘎子’!”郭祥也哈哈地笑起来。“不管怎么说,您今天得给我们说一段战斗故事。”孩子们说。
一个故事刚说了一半,只见从那边走过一个人来。看样子很像陆希荣。他戴着鸭舌帽,穿着很考究的咖啡色的料子服,皮鞋擦得锃亮,手里提着两个沉甸甸的大提包,好像要找寻一个座位的样子,但是看到郭祥,就匆忙地掉过脸去。郭祥就试探地叫了一声:“呃,你是陆……”那人只好掉过脸来,十分尴尬地说:“噢,是郭祥啊,我刚才没看见你。”
郭祥把身子挪了挪,给他腾了个座位。陆希荣没奈何,只好放下东西,在长椅上慢腾腾地坐下来。他显出一副亲热的样子。但仍然可以听出是上级的口吻说:“郭祥!你这是到哪儿去呀?”“回家乡去。”“回家乡去?回家乡干什么?是探家吗?”“不,我残废了,不能在部队工作了。”“唉,你也落了个这!”
陆希荣用同情的口吻说。但在眉梢眼角却流露出一种快意的神情。郭祥一听很不舒服,反问了一句:“你觉着‘落了个这’,很不好吗?”“哪里!哪里!”陆希荣也自觉失言,连忙改口说,“当然,这也是很光荣的!”
说过,他掏出“大中华”烟,虚让了一下,就点着抽起来,边吐着烟,边慢悠悠地晃着腿说:“你这几年还是当连长吗?是不是提拔了一下?”“提拔什么!”郭祥说,“光这个连长,我还觉着当不好呢。”“说实在话,你是吃了文化太低的亏。”陆希荣叹了口气,同情地说,“要是我还在部队,恐怕早就当团长了。听说我过去的通讯员已经当营长了。过去和我一块入伍的人,已经有人当了师长。你很清楚,他们当时的能力并不比我强……”
郭祥听他这一类的话,不知听过多少遍了,要任他说下去,至少要说上两个钟头。就厌烦地打断他的话说:“你这是到哪里去呀?”“回西安去。”“你在西安干什么?”陆希荣得意地笑了笑,说:“不瞒你说,我现在是西北潘记皮毛公司的副总经理。”“哦?皮毛公司?”郭祥惊奇地叫了一声。陆希荣更加得意洋洋地说,“在西北各省,算是数一数二的了。”“你怎么到了那里?”陆希荣愤愤地说,“部队不要我了,又开除了我的党籍,我总要找一条活路嘛!……”
郭祥斜了他一眼,鄙视地说:“陆希荣!你要好好想想,你怎么能干这个?”
“人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陆希荣冷笑了一声,“什么事人干不得?我这么多年,对革命忠心耿耿,兢兢业业,吃了千辛万苦,到头来,革命究竟给了我些什么?弄得我一身虱子两脚泡,落了个浑身伤疤,两手空空,最后还说我是什么蜕化变质分子,被糖衣炮弹击中的分子,把我一脚踢出门外……”
郭祥实在忍不住了,把手一挥,也愤然说:“不是党把你踢出门外,是你背叛了党,是你踩着党的脊梁骨要往上爬!叫我看,同志们说你是蜕化变质分子,被糖衣炮弹击中的分子,都说轻了,你是一个革命事业中的投机商,变成了革命队伍的叛徒!党把你驱逐出去,是一件好事。”陆希荣受到意外的一击,气得浑身发抖,脸色苍白,两只手哆哆嗦嗦地提起提包狼狈而去。
张干事和红领巾们都嘎嘎地笑起来。“这个人倒是谁呀?”一个男孩子仰着脖子问。“他当过我们的营长。”“营长?他怎么会给资本家干事呀?”郭祥笑着说:“世界上有些事说奇怪也不奇怪。就好比一泡大粪,大家都说很臭,可是蝇子就觉着很香,一见大粪就嗡嗡嗡,嗡嗡嗡地爬上去。争先恐后,还惟恐赶不上趟儿。”
孩子们又笑起来。候车室响起了广播喇叭,到了放行时刻。一个女孩子撅着嘴说:“这个人真讨厌!要不是他故事早讲完了!”郭祥笑嘻嘻地说:“你们看到的这个故事,不是也很有教育意义么!”
孩子们站起来,有的抢着帮郭祥拎提包,有的帮他拿大衣,闹吵吵地簇拥着郭祥向站台走去。初升的太阳,照着孩子们一张张红彤彤的笑脸,都像鲜花一般可爱,郭祥把他们的小手攥得更紧了。
(节选自“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之魏巍《东方》,有删改)文本二
魏巍作品中反映的生活异常广阔,既有对重大事件的描绘,也有对日常生活的点染;既有对英雄人物忘我奋斗、壮怀激烈的讴歌,也有对男女间纯真爱情和自然界瑰丽景色的刻画;既有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颂扬,也有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鞭挞。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在他的作品中有机结合,并见迭出。
在报告文学中,魏巍善于在浓烈的战斗气氛中来刻画人物,往往把艺术的镜头对准人物精神闪射着特别耀眼的光芒的那一刹那,显示他们的思想美、性格美。《汉江两岸的日日夜夜》中作者就在描写时删除了种种次要枝蔓,将全部光束集中在一个焦点上,使人物具有典型意义的行为和精神突现出来,且加以强化和渲染,因而艺术形象就鲜明而且富有诗意,于是这两个特写镜头,就深深地熔印在读者的心上。
(节选自鹿鸣新闻搜狐号《魏巍:一个运用文艺投入战斗的人》) 附:《东方》以史诗式的规模,在前线威武雄壮的战斗与后方恢复时期的阶级斗争交织的画卷中,生动地概括了抗美援朝的全过程,成功地塑造了以郭祥为代表的一批20世纪50年代的具有献身精神的青年英雄形象。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二段“整个城市焕然一新”“金碧辉煌的天安门”,介绍了社会环境,给全文打上了光明的底色,奠定了昂扬的情感基调。
B.魏巍笔下的英雄也是有缺点的,“哼!怪不得人家叫您‘嘎子’!”表现了少先队员对郭祥骗人的不良品质的不满与批评。
C“唉,你也落了个这!”表现了陆希荣对郭祥因为抗美援朝战争负伤截肢的表面上同情与敬佩,实则幸灾乐祸的心理。
D.郭祥在候车室遇见陆希荣时,陆希荣说自己刚才没看见郭祥,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心虚。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方式刻画了陆希荣这一个血肉丰满的具有极端个人主义的反面典型形象。
B.小说的人物语言既朴实又生动形象严肃中透着诙谐,如郭祥说“就好比一泡大粪大家都说很臭,可是蝇子就觉着很香,一见大粪就嗡嗡嗡,嗡嗡嗡地爬上去。”
C.本文主要运用对话推进情节发展,这些不仅能够让人物更饱满,还能让读者更有沉浸感,引起读者共情。
D.小说结尾描写孩子们的行动与笑脸,说明孩子们深受郭祥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公的优秀品质感动,给郭祥的这一次“报告”画上圆满句号。
(3)魏巍的《东方》呈现出典型的二元对立,请结合文本一分析对比手法运用的作用。
(4)文本二中说“魏巍善于在浓烈的战斗气氛中来刻画人物,往往把艺术的镜头对准人物精神闪射着特别耀眼的光芒的那一刹那,显示他们的思想美、性格美”,文本一的笔墨则是集中在郭祥与陆希荣的言语交锋中,请问其中体现了郭祥怎样的思想美性格美?组卷:15引用:2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学生三点半放学后,家长通常尚未下班,______,很多家长只能花钱把孩子暂时“寄存”到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但这类培训机构良莠不齐,缺乏有效监管,而且容易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
这并非我国独有。据欧盟发布的《针对学龄儿童的托管服务:33个国家的比较研究》报告,这类问题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普遍存在。
为此,德国政府积极促成“全日学校”,以首都柏林为例,小学正规上学时间为7:30-13:30,若家长有特殊需求,可以在早上6点就先将孩子送到学校,______。我国小学完全可以借鉴他国的做法,实行弹性放学。______,学校应该统筹安排教师和固定的场所加强管理。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或短语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组卷:12引用:2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日头条2021开年演讲”,为观众打开“更大的世界”。
素有“文艺片一哥”美誉的演员大秦,讲述了毕业后的坎坷经历。他常问自己:“我还有机会吗?”,母亲安慰他:“大多数人的机会是积累的过程,可能突然有一天机会就来了。”他默默奋斗着,终于迎来演艺事业的春天。喜剧人小丽曾因与先生相隔10岁的姐弟恋而饱受质疑,但她表示当妈之后,自己拥有了更多能量。她说:“这个世界上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不要让它打乱你的节奏。希望你感受到内心的呼唤,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在疫情后销售受到巨大挑战的背景下,年近70的“霸道女总裁”老董硬着头皮闯出了直播带货之路,希望以制造让中国成为强大的中国。她勉励大家:“对于勇敢的人来说,困难是一次磨砺和挑战。让别人过得更加美好,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某班收看了这场开年演讲,并计划举行交流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假如你是该班同学,你对大秦、小丽、老董三人中哪个人的话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7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