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省张掖市高台一中高考语文适应性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孔孟之道”就是至圣孔子、亚圣孟子之道,就是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价值观。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将“孔孟之道”置入两个系统中子以考察:一是文庙祭祀系统,其中有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的“四配”;二是科举教育系统,其中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的“四书”。这两个系统相互呼应,但有主次之分。从相互呼应看,假如认为“孔孟之道”只是孔子与孟子之道,就会忽略颜子、曾子、子思的思想与贡献。以文庙祭祀系统补充科举教育系统,目的就是让颜子、曾子、子思能够与“孔孟之道”保持牢固的精神联系。从主次之分看,文庙祭祀系统涉及四位配享,科举教育系统涉及四本经典。以文庙祭祀系统为辅、以科举教育系统为主,是为了让以“孔孟之道”为纲领的“四书”通过社会化的教育制度及其考试机制得以代代相传。
今天,“孔孟之道”已经成为儒学的代名词。儒学的代名词为何不是涉及颜子、二程、朱熹、王阳明的“孔颜之道”“孔程之道”“孔朱之道”“孔王之道”,而是独独选择了“孔孟之道”呢?历史的选择自然有其理由,这些理由有可能是:
第一,从先秦儒学传播过程看。孔子传给颜子,颜子传给曾子,曾子传给子思,子思传给孟子,到孟子这里绝传。如果讲一头一尾,就是从孔子开始、到孟子终结,所以将孔子与孟子连在一块,有了“孔孟之道”的说法。
第二,从儒家道统的以心传心看。《孟子》末章讲“见而知之”“闻而知之”。唯有圣人能够闻而知之,闻而知之尧舜之道的是汤、文王、孔子,闻而知之就是以心传心。孔子之后有颜子,有曾子,有子思。他们见过孔子,所以是见而知之者。孟子说:“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孟子•尽心下》孟子没有见过孔子,属于闻而知之者。基于以心传心,将孔子与孟子连在一块而形成“孔孟之道”,这是一种体例,而且是一种大体例。
第三,从“四书”作者的确切程度看。颜子没有作品,或者说没有留下作品。所谓《大学》代表曾子的思想、《中庸》代表子思的思想,历来存有异议。从司马迁开始,有了子思写《中庸》之说《《史记•孔子世家》);曾子写《大学》之说,肇始于二程,定调于朱(《大学章句•经一章》)。这两个说法都是慢慢形成的,但有人提出了异议。《论语》代表孔子的思想,孟子》代表孟子的思想,古已有之,毫无疑义。从这个角度看,将孔子与孟子连在一块而形成“孔孟之道”,可谓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孔孟之道”最大的精神内涵是内在超越,内在超越是相对外在超越而言的。外在超越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依靠宗教信仰,这是一种高阶位的外在超越;第二种是依靠物质财富,这是一种低阶位的外在超越。依靠宗教的高阶位的外在超越,是神文;依靠物质的低阶位的外在超越,是物文。“孔孟之道”是真实的内在超越,代表了人文的方向,这种人文主义通过道德理想主义与文化守成主义相结合的方式得以实现。“孔孟之道”一方面是道德理想主义,一方面是文化守成主义,旨在通过实现文化守成主义而达成道德理想主义。时至今日,“孔孟之道”仍有其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就在于它是内在超越的,是人文主义的内在超越,是一种将道德理想主义、文化守成主义集于一身的理想,是真正契合当代社会人文建设的。
(摘编自杨海文《“孔孟之道”的精神内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需要将“孔孟之道”置人文庙祭祀系统和科举教育系统这两个系统中予以考察,这两个系统相互呼应,但有主次之分。
B.“孔孟之道”是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价值观,今天已成为儒学的代名词,这可能与儒学传播过程中从孔子开始、到孟子终结有关。
C.颜子、曾子、子思与孔子之间的传承属于“见而知之”;而孟子没有见过孔子,他们之间的传承属于“闻而知之”,即以心传心。
D.“孔孟之道”是人文主义的内在超越,是一种将道德理想主义、文化守成主义集于一身的理想,最终目的是达到文化守成主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先秦儒学传播过程、儒家道统的以心传心等三个角度逐层深入分析儒学选择“孔孟之道”的原因。
B.文章引用《孟子•尽心下》中的话,论证了将孔子与孟子连在一块而形成“孔孟之道”是一种体例。
C.文章举子思写《中庸》之说、曾子写《大学》之说的例子,是为了论证这些说法都是慢慢形成的观点。
D.文章最后一段阐述“孔孟之道”的精神内涵,阐述了“孔孟之道”是真实的内在超越,代表了人文的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让文庙“四配”中颜子、曾子、子思与“孔孟之道”保持牢固的精神联系,要以文庙祭祀系统补充科举教育系统。
B.在“四书”四部著作的作者中,孔子和孟子名气最大,所以将孔子与孟子连在一块而形成“孔孟之道”,可谓水到渠成。
C.内在超越是相对外在超越而言的,在外在超越中依靠宗教信仰的阶位要高于依靠物质财富的阶位,也即神文超过物文。
D.“孔孟之道”在当今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是人文主义的内在超越,是真正契合当代社会人文建设的。组卷:5引用:5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肥胖是指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的脂肪累积,不仅影响外观,同时还会引起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一系列疾病,带来严重的危害,因而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减肥方式,其中一种就是从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入手。不得不说,减肥从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入手,的确是个快捷的方法。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现了低碳水的流行减肥法。到了二十一世纪,大量的研究也表明,低碳水食物的确能够快速地降低体重。但采用这种方式减肥的人同样也发现,这种方法很难坚持。
(摘编自《不吃主食真的能减肥吗?》)材料二: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也称糖类化合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在体内氧化速度较快,能够及时供给能量以满足机体需要,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糖类化合物不仅是营养物质,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例如:肝脏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血液中的糖与免疫活性有关,核酸的组成成分中也含有糖类化合物——核糖和脱氧核糖。此外,研究人员还将低脂饮食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进行了比较,发现这两种饮食均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减轻,但只有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减少了亚临床炎症。研究表明有些碳水化合物确实与抗炎物质混合在一起,尤其是纤维素和抗氧化剂。因此,糖类化合物对医学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什么是碳水化合物》)材料三:
健身教练提示,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容易长胖,减肥人群要控制饮食,应尽量避开高碳水化合物类食物。
该如何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米饭、面食、土豆等食物中的含糖量都相当高。如果要减肥,可用蔬菜、水果等食物代替部分米饭、土豆等食物。这样调整饮食并不代表不摄入碳水化合物,其实蔬菜里也有碳水化合物。
蔬菜类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有冬瓜、西红柿、青椒、茄子、黄瓜、苦瓜、南瓜、丝瓜等,其中冬瓜碳水化合物最低,南瓜碳水化合物最高;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水果有甘蔗、西瓜、香蕉、葡萄等;奶类中牛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豆类中大豆、红豆、黑豆等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高。
常见食物碳水化合物含量表食物 碳水化合物(%) 食物 碳水化合物(%) 食物 碳水化合物(%) 稻米 77.9 黄豆 34.2 南瓜 5.3 玉米面 78.4 马铃薯 17.8 番 4.0 小米 77.7 苹果 13.5 牛乳 3.4 小麦粉 70.9 豆角 6.7 猪肉(瘦) 1.5 荞麦 73.0 西瓜 5.8 牛肉(瘦) 1.2 绿豆 62.0 白萝卜 5.0 羊肉(瘦) 0.2 选项 早餐 午餐 晚餐 A. 馒头、鸡蛋、豆角 米饭、猪肉、番茄 小米粥、茄子 B. 牛奶、面包、鸡蛋 米饭、猪肉、土豆 南瓜粥、丝瓜 C. 鸡蛋、牛乳、番茄 米饭、牛肉、梨子 南瓜粥、冬瓜 D. 小米、肉包子、茄子 米饭、番茄、西瓜 绿豆粥、黄豆
A.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糖类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碳、氢、氧。
B.碳水化合物也称糖类化合物,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都来源于糖类化合物。
C.减肥人群可以通过把部分米饭等食物换成蔬菜和水果等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D.研究人员发现,有些碳水化合物确实有抗炎作用,这对医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3)某位肥胖人士计划减肥,请你结合以上材料提出几点建议。组卷:0引用:2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闲士
聂鑫森
在古城湘潭,把退了休的老辈人物称之为“闲人”。因为他们不用去单位上班了,正经活儿都干完了,终日闲闲。而在春华巷,已退休十年的咸士,却大言不惭地说:“我不是闲人,是闲士!你们可以直呼我的姓名,咸士即闲士。”
咸士是拿自己开涮吗?不是。
“士”是读书人,咸士是读过大学机械系的。他先被分到本地一家手表厂当技术员,然后又当工程师。几十年前,谁都想在腕子上戴块机械表,那是一种时髦。后来,机械表落伍了,接着是石英表抢占风头。以后呢,电子表又取代了石英表。到十年前,手机普及,几乎人人皆有,而且功能强大,谁还戴手表?咸士满花甲时,手表厂也寿终正寝。别人很悲凉,他却很平静,到底可以真正闲下来了!
咸士虽然是学工科的,但他却不只读机械技术类的书,他尤其喜欢读文史方面的闲书,读得津津有味。夫妻俩就只有一个独生女,女儿读完大学后,与同窗的一个小伙子在外地成家立业,也有自己的孩子了。他常对老妻说:“屋舍几楹,想坐就坐,想睡就睡;老婆一个,横看是你,竖看是你。”
老妻笑着说:“你是真正的闲士,我要给你做饭、洗衣,是劳人——劳动者。”
“你可以随意地做,也可以不做,街上有饭店有洗衣店,所以你不能算作劳人。春华巷能称为劳人的是与我同年的劳荣,天天记挂着争分夺秒地赚钱,腕子上戴着块劳力士名表。哈哈,‘劳人’啊!”
咸家院子不大,却有花有树,既清静又雅致,老辈人喜欢来此串门儿。有月亮的夜晚,可以坐在院子里赏月、喝茶,听咸士说今道古。
“你们知道,‘闲’字有两种写法,一种是‘门’内有‘木’,另一种是‘门’内有‘月’。什么意思呢?院子里有树有花,可在树下饮茶、花前弹琴,可听鸟鸣蝉叫,可看蜂飞蝶舞;夜里有一院子月光,可静坐,可独酌。这就是闲情闲趣。”
“是这个理,闲人和闲士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我自称闲士,其实你们几位都是闲士。老王年年栽葫芦,用自制自雕刻的模子套在幼小的葫芦上,让它在身上慢慢‘长’出字画来;老刘为了辅导孙子读古诗词,先自学自背自抄写;老张常戴着红袖标,去大街上当义务领路人。虽是闲,却闲得有意思,削减了平庸与浮躁,活出了自我,不是闲士是什么?”
“咸士兄,你退休了,听说又重操旧业,在研究各种外国表和中国表,有古代的也有当代的。还邮购了国外手表的零件粗坯,用手工制作出标准零件,以备无用之用。”
“现在戴表的人很少了,企业家喜欢戴,且多戴外国的名表,表现出一种身份和实力,如劳力士、卡地亚、百达翡丽、江诗丹顿、欧米茄、雷达、浪琴……此外是一些手表的收藏爱好者,节衣缩食,千方百计去搜寻一些老表、旧表,常来找我鉴定、修理或配一两个零件。我很敬佩他们,不收费。”
“老板找上门来呢?”
咸士哈哈一笑,说:“材料费、工钱当面议价,不多收也不优惠!”
……
一个秋日的下午,斜晖脉脉,穿着西装的劳荣,走进了咸家的院子。咸士和妻子各提一把水壶,正在给花树浇水。
“咸士兄,我这块瑞士名表,搬东西时,把表壳、指针撞坏了,请你动动手,修一修。”
咸士说:“是劳老板大驾光临,难得!你先在石桌边坐一会儿,等我浇完这几盆花吧。”
劳荣只好在石凳上坐下来,着急地看着咸士浇完花,洗了手,又去屋内取出一个工具包。
咸夫人端上一杯茶,放到石桌上。
咸士在右眼上,戴上一个小巧的单筒放大镜,说:“劳老板,你先喝茶,我来把表里表外检查一遍。”
“好。”
表盖破了,指针弯曲而且绞在一起。打开表底盖,看里面的表芯、零件,皆无损伤。
“你七十岁了,早两年不是把物流公司总经理的宝座让给了儿子?怎么还到第一线去操劳?”
“我不放心啊!好不容易创下这份家业,怕后人不知深浅。我几乎天天去仓库,对着表看员工码一件货要多少时间,外送一车货要多少时间。——超过了时间,得罚款。”
“哎呀,你不是垂帘听政,而是现场干政。你儿子怎么放得开手脚?哪天惹毛了他,一甩手去另起炉灶,你怎么办?该好好休息了,他们比我们强。这么好的手表,戴着去搬货,真是委屈了这块名表!”
劳荣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一拍脑门子,说:“儿子已经和我叫板了!我应该和你一样,当个闲人?”
“不,当个闲士,别再去现场给儿子添乱了。”
“……咸士兄,把表修好,开个价,我付。”
“待我慢慢修。这是块劳力士经典版的名表,你不能再戴了,得好好收藏。养老,不需要老盯着手表,更不需要和时间赛跑。”
劳荣痛苦地说:“我明天……不去物流公司了?”
“你要不去那里,这块表的修理费,我破例,免了。明日有闲,到我这里来喝茶!”
“好……的。”
(有删改)
(1)关于文中咸士要做闲士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言不惭”,贬词褒用,展现了咸士的自信,也表现了咸士不乐意别人称他为闲人。
B.咸士说“闲”是“门”内有“木”或“门”内有“月”,这样的解读表现了他的生活态度。
C.咸士认为闲士与闲人不同,闲士虽闲,却闲得有意思,削减了平庸与浮躁,活出了自我。
D.咸士退休后研究各种外国表和中国表,帮助人们鉴定、修理手表,违背了做闲士的志向。
(2)劳荣见到咸士后,他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本文塑造的闲士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请简要概括闲士的形象特点。组卷:9引用:3难度:0.6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露并不是从天空中降下来的,它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与霜一样,但它① 。在0℃以上,空气因冷却而达到水汽饱和时的温度叫作“露点温度”。在温暖季节里,夜间地面物体在强烈辐射冷却的时候,与物体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温度下降,在它降到“露点”以后就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因为这时温度在0℃以上,这些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水滴并附着在地面物体上,这就是露。
露和霜一样,大都出现于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同时,容易有露形成的物体,也往往是表面积相对大的、表面粗糙的、导热性不良的物体。有时,在上半夜形成了露,下半夜温度继续降低,② ,这叫作冻露。有人把它归入霜的一类,但是它的形成过程是与霜不同的。
露一般在夜间形成,日出以后,温度升高,露就蒸发消失了。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里,常有露出现,③ 。在我国北方的夏季,蒸发很快,遇到缺雨干旱时,农作物的叶子有时白天被晒得卷缩发干,但是夜间有露,叶子就又恢复了原状。人们常把“雨露”并称,就是这个道理。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下面句子中“雨露”的含义与文中加点处“雨露”相同的一项是
A.学生汲取老师播撒的爱和知识而茁壮成长,不可忘记这雨露之恩。
B.夜晚的露水消失了,今天要是再下点雨就好了,庄稼盼着雨露的滋润。
C.我们打开心门,去享受爱的阳光雨露,沉浸在幸福美好的生活里。
D.收集一瓶吉祥雨露,求一阵如意春风,摘一颗好运之星,送给你。组卷:7引用:6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召开,斗转星移之中,中国社会迈步向前——战胜绝对贫困,建成全面小康,走向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步伐越发坚定。从助力“蛟龙”入海到服务“嫦娥”奔月,从奉献乡村振兴到托举中国制造,从“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灿烂的个体风华、繁盛的社会风尚、旖旎的自然风光,都已然成为这个崭新篇章的精彩底色。
在这一背景下,“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组织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导演,用心灵、影像描写新时代的家国故事。
请你以“看中国•外国青年眼中的影像”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作为外国青年导演看中国影像的精彩底色。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4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