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七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
发布:2024/8/24 1:0:8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
1.三月的温州,樱花正在漫山遍野绽放,一簇簇缓满枝头,烂漫如霞,与山景相互衬托,汇成了一幅春色满园的壮美画卷,迎来了各方游客前来观赏。请根据信息回答如下题目。如图是樱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是雌蕊的是( )
组卷:65引用:1难度:0.5 -
2.三月的温州,樱花正在漫山遍野绽放,一簇簇缓满枝头,烂漫如霞,与山景相互衬托,汇成了一副春色满园的壮美画卷,迎来了各方游客前来观赏。请根据信息回答如下题目。如图所示是樱花在湖水中产生的倒影,下列关于其成像规律说法的错误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3.三月的温州,樱花正在漫山遍野绽放,一簇簇缓满枝头,烂漫如霞,与山景相互衬托,汇成了一副春色满园的壮美画卷,迎来了各方游客前来观赏。请根据信息回答如下题目。樱花园吸引了很多摄影爱好者驻足拍摄,如图所示为某款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能达到要求的是( )
组卷:67引用:1难度:0.5 -
4.三月的温州,樱花正在漫山遍野绽放,一簇簇缓满枝头,烂漫如霞,与山景相互衬托,汇成了一幅春色满园的壮美画卷,迎来了各方游客前来观赏。请根据信息回答如下题目。樱花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下列是四种不同类型的繁殖方式,哪一种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5.三月的温州,樱花正在漫山遍野绽放,一簇簇缀满枝头,烂漫如霞,与山景相互衬托,汇成了一幅春色满园的壮美画卷,迎来了各方游客前来观赏。请根据信息回答如下题目。樱花属于双子叶植物,下列关于种子的结构及种子萌发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8引用:1难度:0.5 -
6.三月的温州,樱花正在漫山遍野绽放,一簇簇缓满枝头,烂漫如霞,与山景相互衬托,汇成了一幅春色满园的壮美画卷,迎来了各方游客前来观赏。请根据信息回答如下题目。小科对种植樱花有着浓厚的兴趣,准备自己培育幼苗,为研究种子在怎样的环境中才有助于萌发,他在4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各随机放入100粒樱花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催芽,结果如下表。通过该实验验证种子萌发需要( )
培养皿 甲 乙 丙 丁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 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温度(℃) 23 23 23 5 发芽数(粒) 89 0 90 0 组卷:39引用:1难度:0.5 -
7.三月的温州,樱花正在漫山遍野绽放,一簇簇缓满枝头,烂漫如霞,与山景相互衬托,汇成了一副春色满园的壮美画卷,迎来了各方游客前来观赏。请根据信息回答如下题目。光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小科游玩后便整理起有关光的知识点,如图是小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现象(1)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组卷:68引用:1难度:0.5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7小题,第16题6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0分,第19题7分,第20题7分,第21题13分,第22题13分,共70分)
-
21.投影仪是一种可以放大画面的投影式光学仪器,产生大而明亮的效果,因此被广泛使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如电影院、教室等场所。而其中起到放大效果的元件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凸透镜,小光使用了家里面一面未知焦距的放大镜想要用其来放大手机上的照片,并成像在光屏上,三者摆放位置如下。
(1)小光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测出焦距?
(2)小光通过上述方法测出放大镜的焦距是10cm,那么手机和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该在 cm之间。
(3)小光想选择一种材料作为自制投影仪的光屏,他在家里找到了形状相同的白色陶瓷盘子和白色泡沫塑料盒子,你认为更适合的是哪一种材料?为什么?
(4)如果他想要继续放大光屏上所成的像,那么在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像放大后,他发现光屏上的像不完整,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5)小光在放大镜前放了一片红色的玻璃,那么投在光屏上的照片会是什么颜色的 。组卷:45引用:1难度:0.5 -
22.科学课上同学开展了“制作简易乐器”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体验声音、探究声音、制作乐器三个环节。
(1)体验:老师用尺子以不同的速度划过梳子,让同学们体验声音区别,并描述声音的区别。小可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他感觉声音的传播速度变快了,你是否赞同小可的观点,你能结合声音传播速度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吗?
(2)探究:老师要求设计实验探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实验,提供了钢尺、塑料尺。甲组利用钢尺设计了下表的实验,请将表中空缺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方案设计要求补充完整。步骤 步骤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 步骤一 将钢尺伸出桌面一截,按住钢尺位置①(看图填写字母),拨动钢尺位置D。 获取事实和证据。 步骤二 改变钢尺②。 设置改变的量。 步骤三 按住与步骤一同样的位置,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步骤一同样的位置。 划线部分的目的是③。 步骤四 重复步骤二、步骤三。 多次实验,获取证据。 步骤五 比较几次声音音调的变化,分析得出结论。 获取事实和证据,得出实验结论。 评价指标 合格 待改进 判断(改进理由和改进方法) 音的高低 能实现音的高低变化 不能实现音的高低变化 音的区分度 每个音区分度明显 不能很好区分每个音 材料 环保且成本低 不环保或成本高 组卷:48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