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菩萨蛮》2021年同步练习卷(2)(安徽省安庆市916学校)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言文字运用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3月26日晚,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这是中国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尽责担当的重要一页。面对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及其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提出中国经验,介绍中国主张,阐述中国倡议,作出中国贡献。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_______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来自中国的“四点倡议”,(  ),赢得国际社会积极_______。
          国际社会公认,中国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为世界各国合力战胜疫情注入了正能量,带来了新希望。疫情在全球多国多点暴发,中国基于本国业已取得的抗疫经验积极_______他国,推动国际合作。中国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巴基斯坦派遣医疗专家组,实施对8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抗疫援助,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近20场经验分享视频会议,让世界同感中国_______的情谊、天下为公的胸怀。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狙击 回应 支援 同甘共苦
    B.阻击 回应 支持 同甘共苦
    C.狙击 响应 支持 患难与共
    D.阻击 响应 支援 患难与共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以团结合作为基调,既强调加强疫情防控又兼顾世界经济发展
    B.既强调加强疫情防控又兼顾世界经济发展,以团结合作为基调,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
    C.以团结合作为基调,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既强调加强疫情防控又兼顾世界经济发展
    D.以团结合作为基调,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既兼顾世界经济发展又强调加强疫情防控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及其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介绍中国经验,提出中国主张,阐述中国倡议,作出中国贡献。
    B.针对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及其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介绍中国经验,阐述中国主张,提出中国倡议,作出中国贡献。
    C.面对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及其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提出中国经验,作出中国主张,阐述中国倡议,介绍中国贡献。
    D.针对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及其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阐述中国经验,介绍中国主张,作出中国倡议,提出中国贡献。

    组卷:8引用:29难度:0.5

一、语言文字运用

  • 3.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字。
          劳动教育成为今年教育领域的高频词: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等。劳动教育不仅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要求。劳动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最厚实、最质朴、最关键的部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这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亦能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劳动却长期缺位,种种因素也导致劳动教育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该如何让青少年发现劳动之美、体验劳动乐趣、创造劳动价值、享受劳动成果,依然是一个待解难题,考验着教育者、家庭以及社会的智慧。

    组卷:9引用:9难度:0.8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各题。
    闻 筝
    康 海
    宝靥西邻女,鸣筝傍玉台。
    秋风孤鹤唳,落日百泉洄。
    座客皆惊引,行云欲下来。
    不知弦上曲,清切为谁哀。
    【注】康海(1475年-1540年)明弘治年间状元,他本抱负宏大,不幸因刘瑾案获罪,坐党落职,还乡后遂狂荡不羁,郁愤终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宝靥”写女子,用“玉台”写弹筝环境,起笔非凡,为全诗展开进行铺垫。
    B.颈联简洁明快地将人和物的反应结合起来,衬托出平常的邻家女子弹奏技艺的高妙。
    C.尾联正面写出了西邻女的凄切哀伤,其中隐含着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伤感和对国事的担忧。
    D.全诗语言明白如话,但诗人并非一味“率直”,在语言、意境上也不乏精雕细琢之处。
    (2)本诗的颔联与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四弦一声如裂帛”同为摹写音乐的文字,试结合诗句分析其摹写方法及音乐效果的异同之处。

    组卷:9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