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19 1:0:9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文化的重要功能是文以化人,其最深层的积淀和影响是对人格的培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漫长发展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或者说集体人格,就是被历代中华儿女广泛接受并尊崇的君子人格。
          “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流行,主要是贵族和执政者的代称。到了春秋末期,孔子在构思和传布自己的儒家学说时,对“君子”概念的内涵进行改造,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如果说,孔子在构思和传扬儒家学说时,思考的轴心问题是探求如何立身处世,即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苦苦追寻的结果,或者说最终给出的答案,就是做人要做君子。
          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伴随《论语》的流传而走入人们的心灵,可谓登高一呼,山鸣谷应。儒家学派的后继者如孟子、荀子等,对君子人格张扬申说,自不待言。“君子”一词,在《孟子》中出现82次、在《荀子》中出现了304次,其推波助澜,可谓不遗余力。与儒家学派颇多论争的墨家学派和法家学派,对君子人格也欣赏有加,如墨子说“君子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墨子•尚贤》);韩非子说“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韩非子•内储说上》)等等,都是对君子人格的高度肯定。影响深远的道家学派,虽然诸多思想观念与儒家学派判然有别,但在如何看待君子人格这一点上,两者却颇为一致。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道德经•三十一章》);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凡此种种,无不表明道家学派对君子人格的认同和称许。至于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更是对君子人格赞不绝口,推崇备至。其中广为人知的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张岱年等哲学家认为,这是对君子形象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最佳概括。
          由孔子孕育培养、诸子百家呵护成长的君子人格,在此后中华文化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受到上至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普通百姓的广泛认同和景从。
          从先秦至清末,有关君子和君子文化的描述不仅在汪洋浩瀚的历代典籍中星罗棋布,数不胜数,而且在传统戏剧、民间说唱、民俗礼仪及家教家训中,俯拾即是。君子文化及君子形象还渗透和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及器物之中,如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玉的传统,实缘于“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礼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诗经》)的观念。
          君子概念历久而弥新,至今仍保存着旺盛的生命力。当今社会尽管发展迅速,观念多变、文化多样,但只要是中国人,不论居庙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哪怕是目不识丁的山村老农,也乐于被人看作君子,而决不愿意被人视为小人。君子人格在不同阶层人群,包括社会底层老百姓中都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君子风范今天仍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奉为做人的圭臬。做人做君子,这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祖训,像血液一样涌动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内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成人之美”“君子不夺人所好”“君子动口不动手”等等,这些至今活在人们口头的君子格言,已不同程度地成为中华儿女做人做事的人生信条。
          君子作为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是凸显中华文化“精气神”的典范人格模式,彰显着中华民族深沉精神追求和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聚焦之点和闪光之源,是烛照中华儿女历经坎坷而跋涉向前的人格力量和心理支撑。
    (摘编自钱念孙《君子: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材料二:
          如果说圣徒、绅士、骑士、牛仔是西方文化人格的表征,那么中华文化人格则体现为“君子”。君子文化,无疑是联系中国人的血脉之根,渗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子权力式微。君子不再纯粹作为政治上的统治者,而以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被儒家所推崇,并赋予新的人文内涵,一举成为济世的高标。由此,君子集智慧与美德于一身,“新君子群体”产生。新君子群体通过推广“六经”,强调仁爱精神,播下了人文思想的种子。君子形象成为文学家们最为迷恋的书写对象。从《诗经》起,中国文学塑造了一系列卓尔不群的君子形象。有岳飞、关羽等忠烈君子,有赵云等勇毅君子,等等。
          当然,君子毕竟是楷模、典范和高标,做个君子自然不可能没有门槛。因此,君子文化对于君子的外在和内在都有质的规定。就外在而言,君子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有标配。如“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当然,对于君子的内在要求更为恢弘、深远。修身养性是低配,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终极目标。欲实现这样的高标,主要依凭才学。不仅需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且还得富有文人雅趣。当君子内外兼修,自然就剔除了权势阶层的倨傲,增加了温良恭俭让等人文内涵,从而成为一种美好的文化精神流淌在中华大地上。哪里有君子的身影,哪里就播撒了君子文化的种子。
          君子文化是中华文化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文化基因。一些人因为与世俗生活完全同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过是“半人”。完成了君子人格塑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审美内涵的“人”。或者说,不少人不过是一次性活着,只有具有君子人格的人才可能让精神传承,才可能不朽。做个君子,不但预示了人生的方向,而且确立了最具终极意义的人生价值追求。既是中华文化的普世价值,又是中华文化人格的品牌标识。
          弘扬君子人格的正能量,是传播中华优秀君子文化的必由之路。培养新一代有操守、有担当、有襟怀、有胆识、有雅趣的新君子,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悲悯情怀、生命意识和人文素养。传承君子文化的优良基因,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同时,应该正视君子文化的瑕疵,君子一度被矮化为“文弱书生”。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显然是对君子的误解。君子不等于文弱,君子文化不等于腐儒文化,不等于失去了血性和勇武。当下,君子文化的式微,源于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大行其道,以及现代性焦虑和人文精神信仰的断裂。事实上,当下是推行君子文化最好的时代,因为大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
    (摘编自张国龙、凌丽君《中华民族的精魂: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在构思和传布儒家学说的时候,改造了“君子”概念的内涵,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
    B.“君子”概念的内涵经孔子的改造不断丰富,很多学派虽然与孔子的主张不同,但对君子人格也表示认同赞许。
    C.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使“君子”从政治上的统治者变为被儒家推崇的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而成为济世的高标。
    D.君子并不是文弱书生,君子文化也不是腐儒文化,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显然是对君子的误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往今来,君子人格对人们影响深远,它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认同和尊崇,形成了生生不息的君子文化。
    B.君子一词历久弥新,生命力旺盛,做人做君子已成为我们的祖训,至今人们都把君子人格奉为自己做人行事的信条。
    C.君子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剔除权势阶层的倨傲,增加温良恭俭让等人文内涵,成为中华文化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文化基因。
    D.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大行其道才使得当下的君子文化日趋衰落,所以传播中华优秀君子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3)结合材料,下列说法中属于“君子文化对于君子的内在有质的规定”的一项是
     

    A.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B.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C.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上的异同。
    (5)材料二作者认为“当下是推行君子文化最好的时代”,请结合两则材料阐述理由。

    组卷:5引用:3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烧火工
    刘慈欣
          萨沙站在极东岛上看着帆船在海天连线处消失,知道自己被扔在世界尽头了一个细高的老头,干瘦黝黑,像一段从煤层中挖出来的枯树根,精疲力尽地坐在地上,靠着小矿车车轮,喘息着“我来找你,我来求你”萨沙说,他不用问这人是谁,肯定是他要找的,极东岛上只住着这一个人“我有什么好求的,一个烧火的,一辈子吃苦受累的命。”老人摆摆手说。
    “人们说你能让得绝症的人活下去。”
    “我自己都活不了多久了,老了。”烧火工长叹一声。
    “你有一本大书,能从里面查出每个人的星星在什么地方,你还能登上天,把出毛病的星星修好。”
    “你病了?”“我爱的女孩病了,绝症。如果你修好她的星星,我为你做什么都行,我为你去死都行!如果你不答应我,我就死在这岛上,没有她我活不下去。”
    “这就是爱了?”老烧火工抬头看看萨沙,老眼发散的目光费力地聚焦在他脸上,略带嘲讽地笑着,但似乎对他有了些兴趣。萨沙没再说话,默默地跪在烧火工旁边。“你不用去死,接我的班吧。”
    “好的,我接您的班,在这岛上当一辈子烧火工!”
          老烧火工不动声色地看了萨沙一会儿,突然摇着头笑了起来:“呵呵呵,以前来的那些人也都这么说,等我把他们让我修的那些星星修好,他们都走了。”
    “我不会走的,我会接您的班,我发誓!”
          烧火工吃力地站起身,捶着腰说:“那就试试吧,我只能每次都试试,我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
          首先要造火药,用硝、硫磺和炭配制。硝和硫磺都能从矿井中采到,岛上却没有烧木炭的树木,烧火工用鲸骨代替。烧火工干得磨磨蹭蹭漫不经心,萨沙心急如焚,他催烧火工快些,因为在大洋那边遥远的大陆上,在家乡的小镇中,冰儿的病正在一天天加重。
    “快有什么用,”烧火工指指天空不耐烦地说,“离上弦月出来还有好几天呢,没有上弦月,怎么登天?”这些天烧火工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自己的工作上,他的活儿包括采煤、猎鲸和炼鲸油。萨沙帮着干,发现烧火工的工作极其繁重,像他这样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每天都累得精疲力尽。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烧火,每天的烧火时间是凌晨,这时萨沙都睡得很死,烧火工没带他去过。只是有一两次,在后半夜最黑暗的时刻,萨沙在睡意朦胧中隐约知道烧火工驾着小帆船出海了,他回来时太阳已高高升出海面。
          上弦月终于出现了,细弯的月牙与上方的两颗星星组成了一个银色的笑脸。烧火工说他们必须尽快登天,等月牙盈起来后就不好用了。
          ……
          终于,萨沙伸手可以触到月面了,他以前以为月亮是坚硬光滑的,像一大块发出银光的玉石,这时惊奇地发现月面很柔软,他想,月亮不断地盈亏,当然不可能很坚硬。月面摸上去细腻光滑,像冰儿的肌肤,这让萨沙心里一动。
    “你那个女孩的全名叫什么来着?”烧火工问道,同时翻开了那本大书,大书除目录外的每一页都是星图,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星座,萨沙完全看不懂,但烧火工只扫了两眼,就确定了他们要去的方位。星星不时碰到航行中的月亮上,发出悠扬清脆的叮铃声。月牙行驶了两个多小时,烧火工停止了划桨,拿起大书,把那一页的星座模样与周围的对照,然后宣布他们到了。
    “我们来的不晚,她还活着,星星上落了灰尘,擦擦就行了。”
          烧火工拿出一块柔软的海绵,老人很细心,还带来一小瓶清水,撒了一些到海绵上,然后递给萨沙。萨沙仔细地擦拭着冰儿的星星,随着灰尘的拭去,星星迅速亮了起来并开始闪烁,萨沙沐浴在她的银光中。“你放心,那女孩的病明天就会好的。”烧火工说着操起了帆桨,“该回去了,还有活儿要干,误了烧火可是大事。”以后的日子里,萨沙只有等待,等待从大洋那边传来冰儿的消息。他每天都帮烧火工干活,他们一起猎鲸、采煤和炼鲸油,但烧火工仍然一次也没有带萨沙去烧火。
          四十天后,终于有一艘帆船经过极东岛,舰长给萨沙捎来了一封信,那信像小太阳一样使萨沙的世界由阴转晴,那是冰儿的信,说她的病在一夜间突然就好了,以后虚弱了一段时间就完全恢复健康,她盼着他回去。烧火工疲惫地坐在旁边铁锈色的岛岩上,他已经猜到了信的内容,无力地对萨沙挥挥手:“走吧,回去吧,我知道会这样的,以前都这样。”
    “不,我发过誓,我要接你的班。”萨沙说,小心地把信叠好装起来,“我是个守信的人。”
    “不不,这和信用没关系,”老烧火工脸上现出神秘的庄重,“你懂得爱。”
    “孩子,今天后半夜里我带你去烧火。”
          这天夜里没有月亮,在后半夜微弱的星光下,烧火工和萨沙把两大木桶鲸油搬到小船上,然后扬帆出海。海面上一片黑暗,只能看到浪沫的白色。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烧火的时间是不同的。每天一定要准时烧火,不要早也不要晚,否则会乱了时令的。”烧火工说。
          海面上出现了一座黑色的小岛,借着海空的背景,萨沙看出岛的形状是一个弧形,那弧形十分完美,像一口倒扣的大锅,萨沙当然知道这只是一个巨球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不用问了,他知道这就是太阳。他们把两桶油均匀地撒在太阳表面,沉默地站在这熄灭的太阳上,海风中充满了鲸油的味道,远处的海面上,小船上的火炬仍在燃烧,脚下的太阳漆黑一片,像夜的精华。
    “烧火的时间到了。”烧火工说,带着萨沙走下太阳,登上小船。烧火工从船上取下燃烧的火炬,犹豫了一下,把火炬递给萨沙,萨沙把火炬扔向太阳,火炬在空中翻滚着,火焰在海风中呜呜作响,然后落在那漆黑的表面上,点燃了鲸油,黑色球面上腾起一片蓝色的火焰。
          天空由漆黑变成瓦蓝,白云变成金色的朝霞,周围的一切在朝阳中清晰起来:大海,还有远处的极东岛。小船划到了安全的距离,烧火工指着初升太阳说:“它升到高空,被那里的强风向西吹,到西边后风小了,太阳就降到海里,被水浸灭了,然后被海下的暗流带向东方,凌晨时到达这里并浮起来,我们再点燃它。这就是烧火工的工作,要有责任心,不能出差错,每天凌晨如果我们不烧火,黑夜就不会结束。”
          太阳越升越高,世界从黑夜中复苏,海面上有飞鱼腾起,一群雪白的海鸥向日出的地方飞去……
          萨沙,年轻的烧火工,伸出双手抚弄着阳光。让他最感欣慰的是,这阳光也有冰儿一份。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老烧火工登上星空,修好冰儿的星星,以此来治好冰儿的绝症。这些饱含幻想的设定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不由对作者笔下的世界产生好奇。
    B.星空的景象在作者描绘下呈现出瑰丽又奇幻的特征,同时也让小说展现出极强的画面感,能够让读者阅读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C.登天需要使用火药,火药需要硫磺、硝及碳来配制,这些细节把现实世界的元素融合到科幻想象中,展现出严谨的叙事风格,彰显了作者非凡的创作能力。
    D.在《烧火工》中,作者以温和的笔调,构建了一个充满人性美与温情的世界,小说在充满温情的基调中,以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不由令人展开遐想。
    (2)小说中多次写到太阳,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烧火工》中的太阳并没有像其它幻想小说里写的带来世界性的灾难,而是呈现出一种平静温和的特征,这与《烧火工》整体的叙事风格保持一致。
    B.小说快结束时,交待了烧火工的工作是点燃熄灭的太阳,为世界带来光明。其实关于烧火工的工作内容,之前有多处伏笔。
    C.“太阳”有深刻的意味,是全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日复一日地按时升起的太阳,象征了烧火工代代相传的坚韧意志与精神。
    D.小说结尾有关朝阳的描写,极具色彩感,画面壮丽,富于震撼效果,有力地烘托了烧火工工作的伟大不平凡。
    (3)通过作者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人性美。试结合老烧火工的形象加以分析。
    (4)作家所处的大环境下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观,是幻想文学社会文化价值发挥的主要依据:幻想文学中,家国关怀、人类关怀等价值观往往是特别强调的内容。《烧火工》这部幻想小说重点讴歌了少年萨沙爱的升华,强调了关怀精神 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分析。

    组卷:9引用:3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摄影,能够把植物植株的形状、色彩等非常真实地呈现出来。但也恰恰这种真实的还原,导致画面中的信息非常多,而过多的信息会影响我们对植物特征的把握。手绘就不同了,①_____,尤其是植物叶片的形状、纹路等。众所周知,叶片的形状和纹路,往往是辨认植物的重要依据。摄影要突出叶片的形状和纹路,主要靠光线明暗等来勾勒,②_____,有比线条表现纹路更直接、更有优势的吗?摄影时,一个画面只能拍一个视角,并且遵循客观透视的规律,任何角度都会有某些位置的变形。而人在手绘时,③_____,并且可以以人的“主观透视”,让任何位置都不变形。手绘可以把植物的叶、花、茎等不同部位画在一个画面上,也可以把植物不同季节的状态画在一个画面上,如把春天的叶与秋天的果画在一起。而摄影在这方面难以做到,只能拍多张不同的照片。
    (1)下列句子中的“是”和文中加点的“是”,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衣服旧是旧了点,但还能穿。
    B.“人要讲良心。”父亲如是说。
    C.你说的极是,大家都听你的。
    D.院子里是冬天,屋子里是春天。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组卷:4引用:5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生会记者站邀请获省中学生中国象棋赛团体冠军的四位选手讨论下棋的体会。主持人问他们对棋子有无偏好。
          甲选手说:“我擅用卒子和炮,偏爱卒子。炮威力大,但要借助另一个棋子做炮架才能吃掉对方;卒子不起眼,一步一步往前拱,只前进不后退,正因为这样,卒子往往能发挥更大作用。”
          乙选手说:“能越过楚河汉界与对手较量的棋子我都喜欢;不喜欢士、象,只能守在自己阵营,做一些服务性、保护性工作,没有过河进攻的能力。”
          丙选手说:“车、马的能力强。不过,车虽然厉害,但它横冲直撞,必然成为对方防范的重点,其作用反而被限制。这时擅用马的棋手就有优势,马不走寻常直道,它走斜线,总能够出其不意。”
          丁选手说:“我不偏好哪类棋子,我可能是那种没有特点的选手。”
          上述材料中的四位选手,哪位选手的回答最能触发你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3引用:5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