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新桥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作业物理试卷
发布:2024/8/20 1:0: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
1.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组卷:22引用:1难度:0.7 -
2.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
组卷:331引用:16难度:0.9 -
3.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下列属于噪声的是( )
组卷:298引用:5难度:0.8 -
4.如图为学校附近常见的控制噪声标志.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图示方法相同的是( )
组卷:174引用:19难度:0.8 -
5.吹笛子发声主要是( )
组卷:287引用:5难度:0.7 -
6.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列描述的物态变化中需放热的是( )
组卷:19引用:1难度:0.5 -
7.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的声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565引用:5难度:0.7 -
8.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试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在旁边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组卷:349引用:9难度:0.9 -
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510引用:8难度:0.8
三、解答题(共45分)
-
28.下列是有关声现象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如图所示,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往外抽气,听到闹钟声会越来越 (选填“强”或“弱”),于是得出结论: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其实抽气设备无法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我们是怎样得出上述结论的 。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实验二: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2)请你根据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25℃时声速为 m/s。
(3)若某人站在两边平行的峭壁间的山谷中放了一枪,在0.3s和0.7s后听到前后两次回声,若当时的空气温度为0℃,则此峡谷之间的宽度为 m。
(4)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在 (高温下/低温下)试验更容易成功。组卷:177引用:2难度:0.8 -
2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声消声科学研究发现,音叉的叉股向外侧振动时(如图甲),会压缩外侧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叉股向内侧振动时,这部分空气又变疏。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的声波由近处向远处传播。当两列频率相近的声波相遇时,如果其中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在这些位置几乎听不到声音。
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消声器。图乙是这种消声器的结构原理图。某声源发出的一列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入射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声波,它们分别向上、向下沿着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传播,通过不同的路径在B处再次相遇,恰好发生消声现象。
消声器能有效控制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经消声处理后,其排气噪声可以降低70%以上。
(1)图甲中,音叉叉股左右振动产生声音时,音叉两侧的空气 (左右/上下)振动。
(2)图甲中,音叉叉股振动时,在音叉的左边、右边都会传播声波,则声波
A.向左和向右传播时,两边空气都是疏密相间的
B.向左和向右传播时,两边空气都是均匀的
C.向左传播时使空气变密,向右传播时使空气变疏
D.向左传播时使空气变疏,向右传播时使空气变密
(3)用疏密相间的竖线表示两列频率相同的声波(如图丙),P、Q表示密部,M、N表示疏部,则两列声波相遇时,消声效果最明显的情况是 。
A.P与Q相遇
B.P与N相遇
C.M与N相遇
D.P与M相遇
(4)图乙中,B处声音的响度 A处声音的响度。(“大于”、“等于”或“小于”)
(5)消声器的使用效果与噪声的频率和响度有关,如图丁是某型号消声器在控制不同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时的性能图象,阴影部分为消声达标。以下情况中,消声达标的是 。
A.响度为20dB,频率为100Hz
B.响度为40dB,频率为210Hz
C.响度为70dB,频率为250Hz
D.响度为90dB,频率为350Hz组卷:7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