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唐诗五首 黄鹤楼》2021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11/5 1:30:2

一、选择题。

  • 1.下面对《黄鹤楼》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组卷:488引用:2难度:0.5
  • 2.下面对《黄鹤楼》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组卷:747引用:4难度:0.8
  •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62引用:1难度:0.5

二、诗歌鉴赏。

  • 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的景象前后三变,先是明丽如画,接下来神异渺茫,最后归于朦胧凄迷,风貌有别,诗意也生波澜。
    B.诗作以“愁”字收篇,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照应开头,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C.颈联写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鲜明。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
    D.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

    组卷:99引用:2难度:0.5
  • 5.古代诗歌阅读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2)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组卷:380引用:6难度:0.6
  •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请合理想象,描绘颈联所呈现的画面。
    (2)近代学者俞陛云先生在《诗境浅说》一书中评价这首诗,“其佳处在托想之空灵,寄情之高远也”。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7.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本诗前两联连用三个“黄鹤”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是如何抒发作者内心情感的?

    组卷:36引用:4难度:0.7
  • 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以下各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这两个“空”字分别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内心情感?
    (2)相传李白登临黄鹤楼,看见楼上崔颢题的《黄鹤楼》一诗,连称“绝妙,绝妙!”请从景与情关系角度,简析“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表达之妙。

    组卷:37引用:5难度:0.4
  •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偶句押“ou”韵,韵脚是“楼”“悠”“洲”“愁”,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
    B.诗歌前四句三见“黄鹤”,二见“去”“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待而不来的迷惘与惆怅之情。
    C.诗人登高远眺,长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芳草长势喜人,此时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是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

    组卷:107引用:4难度:0.6
  •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叠词的运用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简析“历历”“萋萋”两个叠词的妙处。
    (2)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本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都写到了草木,但作用和情感却各不相同,请比较两首诗中写草木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11.阅读《黄鹤楼》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2)日暮黄昏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也常常成为诗人独特的情感寄托。下列诗句中,借“日暮”表达的情感和本诗一致的一项是
     

    A.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为了增加韵律美,古诗词中有许多运用叠字的诗句,除了《黄鹤楼》这首诗外,你读过的诗句还有“
     
    ”。(填出一句即可)

    组卷:15引用:1难度:0.5
  •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如何理解诗中“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两句诗?

    组卷:13引用:1难度:0.5

二、诗歌鉴赏。

  • 36.诗歌赏析。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小艺要用深沉、惆怅的语气朗读两首诗的结尾,这样是否合适?请结合句意或写作背景说明理由。

    组卷:90引用:3难度:0.2

三、对比阅读。

  • 37.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①芳草萋鹦鹉洲
     
    ②云归而岩穴
     
    (2)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之者谁 鼎鼎
    B.若夫日出而林霏 豁然
    C.野芳而幽香 整装待
    D.而往 思暮想
    (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 黄鹤楼 醉翁亭记(节选)
    关键词选取
     
    内容概括 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的所见所想,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情,表现了思乡的情绪。
     

    组卷:27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