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西省六校联考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5/1/3 9:30:3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日,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届大会以“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旨在打造一个网络文明理念宣介、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和国际网络文明互鉴的平台。
网络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网络文明建设成果斐然,实施了一批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出台了一批网络法律法规规章,开展了一批网络专项整治行动,打造了一批网络文明实践品牌,让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生态环境更加清朗、文明风尚更加彰显。
生活中,很多网民称自己为“草根”,那网络就是现在的一个“草野”。要让“草野”繁花似锦而不是荒草丛生,就必须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要求的思想观念、文化风尚、道德追求、行为规范、法治环境、创建机制。举办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真正的文明,来激发广大网民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行动共进,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网络文明环境。
需要看到,截至目前中国网民数量达10.11亿,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网络空间纷繁复杂,文明创建任重道远。一段时间以来,网上历史虚无主义、网上水军、流量造假、黑公关、网上文娱及热点排行乱象广为诟病,用户账号名称信息违法违规、网络大V账号粉丝数量注水造假、恶意营销等问题影响恶劣。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对这些网络生态乱象,必须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文化培育、道德建设、行为规范、文明创建,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作风一抓到底、坚持不懈,涤荡网上的歪风邪气,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实现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以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为契机,通过理念宣介、经验交流、成果展示、文明互鉴等方式,大力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引导广大网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引导全社会提升网络文明素养,满足亿万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一定能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摘编自《让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人民网2021年11月19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可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B.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还需继续出台网络法律法规规章,开展网络专项整治行动。
C.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广大网民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行动共进。
D.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能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明确指明了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举办地,主题以及目的,言简意赅。
B.文章第三段运用一些具体事例详细阐述了举办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重要目的。
C.文章第四段阐述我国网络的发展规模、生态乱象及建设方法,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D.文章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从而使观点的阐释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只有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才能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
B.要想提升网民的综合素质,提高网民的地位,就要做到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
C.为了让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需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坚决打击网络生态乱象丛生的现象。
D.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可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组卷:1引用:6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阿里联网工程于2019年9月开工建设,跨越西藏日喀则市和阿里地区2个地市,新建变电站6座、输电线路1689千米,总投资74亿元,预计今年年底通电。
作为世界上最具建设挑战性的电网工程,这条电力天路修得着实不易。一位参与阿里联网工程建设的电力工人这样描述他们的工作状态: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由于高寒缺氧,工作人员常常要背着氧气瓶,一边吸氧一边作业。此外,由于天气变化多端,工人们一天之内就要经历四季的变幻,还要见缝插针地抢抓时机,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阿里地区作为我国最后一个接入大电网的地级行政区,过去仅仅依靠小水电、小型光伏电站供电,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还影响着当地民生保障。随着阿里联网工程的开动,乡里的产业项目也跟了上来,还规划了奶牛养殖场以及拥有宾馆和生态园的商业综合体,推动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阿里联网工程投运后,不仅将彻底结束阿里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解决和改善工程沿线16个县38万农牧民的安全可靠用电问题,还将促进西藏清洁能源开发外送,助力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说,阿里电力联网工程不仅是一条高压线,也是党中央关心西藏人民、造福当地百姓的一条光明线和惠民线,更是对“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庄严承诺的兑现。
(摘编自《电力天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0年7月28日)
材料二:
2021年4月,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物资供应链运营中心(物资供应部)(以下简称:国网西藏物资供应部)荣获“2021年西藏工人先锋号”,一直以来,国网西藏物资供应部在青藏联网、藏中联网、川藏联网、阿里联网等多项高海拔电网建设和“三区三州”、抵边村寨等农网改造过程中,遵循“电网建设,物资先行”原则,以现场管理为载体,以物资保障为手段,不断强化过程管控,全力支撑工程建设,实现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使西藏各族人民实现从“用上电”向“用好电”的转变作出了积极贡献。
继青藏联网、川藏联网、藏中联网三条电力天路建成之后,第四条电力天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高压输变电工程——阿里联网工程建设拉开了序幕,该工程平均海拔4572米,最高达到5357米,线路全长1689公里,新建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6座,工程铁塔总数3352基,物资总量40万吨,最远运距5400公里。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招标公司)专责人扎西顿珠说:“在运输沿途中为确保工程物资供应保障,物资员工克服疫情困难,我们采取不见面招标投标及履约保证金保险、及时支付货款等措施,优质服务广大供应商。同时,经多方努力,积极协调,将阿里联网工程急需的全部铁塔物资以及60%以上的导地线等近30万吨物资,全部提前供应到了施工现场,为攻坚120基沼泽地铁塔冬季施工,确保工程顺利投产提供了坚强的物资保障。另外,工程剩余10万吨工程物资也提前30天到货,为工程提前7个月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西藏统一电网打通“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和改善了沿线38万农牧民的安全可靠用电问题。”
(摘编自《国网西藏物资供应部荣获”2021年西藏工人先锋号”》,中国西藏新闻网2021年5月12日)材料三:
青藏联网工程是第一条通往西藏的“电力天路”,工程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全长2500多公里,由750千伏交流、±400千伏直流、藏中220千伏环网三部分组成。其中,柴达木至拉萨段±400千伏柴拉线平均海拔4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冻土里程最长的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投运近九年来,经受住了高海拔、大风、严寒等恶劣气候环境的考验,一直平稳运行。
西藏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1亿千瓦,是“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接续基地,但由于西藏电网夏丰冬枯的季节负荷特性,冬季严重缺电、夏季丰水期电力消纳难的矛盾突出。作为连接青藏两省区的能源大动脉,这条“电力天路”的投运从根本上解决了西藏电网长期以来的电力供应矛盾,彻底改变了西藏电网孤立运行的局面,疏通了西藏能源瓶颈,为丰水期“藏电外送”和枯水期“送电进藏”提供了稳定的“绿色通道”。
目前,青藏联网工程双向累计输送电能113.82亿度,其中,青海向西藏输送73.79亿度,西藏水电外送40.03亿度,藏电外送量占比35%,充分发挥了工程的民生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悉,2015年6月,该工程顺利通过功率反转试验,西藏水电实现历史性首次外送。自此,每年夏季,西藏富裕水电都通过这条能源大动脉送至青海,为西藏赢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更大范围内优化了中国西部地区清洁能源资源配置。
(摘编自《“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外送西藏富裕水电突破40亿度》,中国新闻网2020年9月27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里地区把我国最后一个接入大电网的地级行政区,接入大电网实现了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B.阿里联网工程是对阿里电网长期孤网运行历史的终结,惠及工程沿线的广大农牧民,可助其安全稳定用电。
C.国网西藏物资供应部做到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有助于西藏各族人民”用上电”转向”用好电”的实现。
D.截至2020年9月27日,在青藏联网工程双向累计输送的电能中,青海向西藏输送的多于西藏向青海输送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鉴于疫情影响,阿里联网工程所需物资的供应采取了特殊的措施,所有的工程物资都被提前运送到了施工现场。
B.青藏联网工程自投运以来能在恶劣气候环境中平稳运行,是因为其所在海拔最高,且穿越多年冻土的里程最长。
C.虽然西藏水能资源蕴藏量达2.1亿千瓦,但因电网夏丰冬枯的季节负荷特性.冬季严重缺电,夏季丰水期电力过多。
D.西藏夏季富裕水电通过青藏联网工程输送至青海,既解决了西藏夏季电力的浪费问题,又为西藏赢得了经济效益。
(3)“电力天路”阿里联网工程为什么能够成功建成?请联系材料简要概括。组卷:1引用:2难度:0.2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四季歌
铁凝
一 一个青年和一个姑娘在公园里散步。正是春天的黄昏。
小时候她常来公园,那时,她爱看鱼、花、树、猴子、孔雀。今天她第一次想拥有一只长椅,一只安放在僻静角落的空椅子。于是她明白:她开始恋爱了。青年忽然丢下她跑起来,原来不远处正有一只刚空下来的椅子。他比另一对男女抢先一步占住它,冲她招手。她也跑起来,心中赞叹他的敏捷。他们坐下来。青年掏出一袋杏脯递给姑娘。姑娘微微红了脸:“你怎么知道我爱吃杏脯?”“我什么都知道。”“我们才认识十天。”“十天?是的。可时间又能说明什么呢?和有些人,你就是相处半辈子也不明白彼此是怎么回事,而和另一种人,只消互相看上一眼,就全明白了。比如认识你,我甚至觉得上帝所以创造了你,正是因为世上存在着我。尽管人海茫茫,我们彼此终会碰见……”他握住她的手。她想起一个诗句:“她在五月就挥霍了她的夏季。”她没有握他。
二 青年和姑娘在公园里散步。正是夏天的黄昏。
他们在老地方坐下。当天色模糊了他和她的视线时,姑娘握住青年的手:“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我爱过一个人。”她说。“哦。”他尽量不在意地问,“什么时候?”“十二岁的时候。”黑暗中他笑了。“他是我们班长,有一次他病了三天没上学,我还给他写过一封信。”“写了点什么?”他几乎是快活地问。“唔,关于希望他好好养病什么的,还说我们都很想他。其实,是我想他。”“他现在做什么?”“火车司机。和我们语文课代表结婚了。”青年抱住姑娘,他心中充溢着幸福,拥抱着满怀的爱情,又像拥抱着她那个动人的故事。他甚至懊悔自己为什么没能抢先一步告诉她一件事。“我也要告诉你一件事。”他说。“别说。我知道。”她伸手捂住他的嘴,“我什么都知道。”她沉静地说。
三 青年和姑娘在公园里散步。正是初秋的黄昏。
他们走到老地方坐下来。青年向姑娘讲述他过去的女朋友。“那时候插队,因为寂寞才爱。再说,她热情奔放,主动找到我这儿,我怎么能够拒绝呢。我感激她给予我的一切,那时候有她在,我觉得黄土都是光明的。今天我才明白,感激是最靠不住的一种东西。”“是的,靠不住的。”姑娘附和着。“后来她先撇下我,独自回城安排了工作,和‘市革’副主任的儿子结了婚——工作就是他给她安排的。那时候工作比爱情吸引力大得多。”“是大得多。”姑娘附和着。“现在想起来这一切是多么值得庆幸!幸亏她离开了我,不然我怎么会认识你呢!你不知道她是一种、一种那样的人,常常有过多的要求……对于男人。在村里,她总是要我没完没了地吻她,当然,还要求我买吃的给她:花生、柿饼,有时连酱油都喝。女性怎么能这样不自爱呢……”“是的,怎么能呢。”姑娘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和青年拉开距离,坐在长椅的另一端。
四 青年和姑娘在公园里散步。已是冬天的正午。没有太阳,有雪。
他们的老地方空着。青年跑过去,冲姑娘招手。但姑娘继续在雪地上走。青年跟上来。“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他说。“我正在想我哥哥。”姑娘说,“文革”时哥哥被打成反革命,嫂子为了表示和他划清界限,偷出两本哥哥的日记交给工宣队,工宣队为进一步证实她的立场,对她进行了种种考验。比如,让她晚上躺在床上套哥哥的话;他们打他时,还让她掰他的手。“她掰了?”“掰了。她当众掰断了哥哥右手的中指。后来就离了婚。现在我又有了新嫂子。但哥哥从来不许我们当着新嫂子的面议论过去的一切。”“他自己呢?”“他自己从不对任何人诉说以往和嫂子之间的痛苦。我问他为什么。他告诉我,因为,她还有自己的生活和前途。”姑娘停住脚步:“从那儿开始,我才知道什么是男人。”青年木木地望着姑娘。他发现她那副弱小的肩膀不仅仅引人疼爱,还有一种他从未意识到的威慑力量。姑娘继续向前走。青年没有跟上来。姑娘走着,推断着自己会有哪些地方可供他将来向别人描述。姑娘走着,用手背擦着让泪珠和雪花凝结住的睫毛。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用女性作家细腻的文笔娓娓讲述了一对年轻人的恋爱故事;其标题一语双关,以自然四季对应爱之四季。
B.青年抢先一步占住了那只刚空下来的椅子,他的敏捷令姑娘由衷地赞叹,从而也就给姑娘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C.姑娘认为,哥哥对曾经为了自保而银心伤害他的前妻不提起,不评论,不诋爱,展现出了男人应有的胸襟和气度。
D.这篇小说在风格上具有含蓄蕴藉的特点,值得细细咀嚼,小说的结局多少显得有些凄婉,能够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
(2)请简要分析姑娘这一人物形象。
(3)小说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组卷:2引用:2难度:0.7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或者小关节的退变,而导致邻近的脊髓、神经、血管受到刺激或压迫,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颈椎病是属于退变老化的疾病,多数呈慢性病程,反复发作,逐渐进展。
颈椎病与年龄有着较强相关性,① ,主要集中在40~60岁。但近年来,② ,高发年龄段比原来提前了10岁,甚至一些青少年学生也患有颈椎病。
③ ,如颈椎的生理曲度变直、肌肉韧带劳损钙化、颈椎间盘突出等。有流言称,将头吊起,随着绳子摇晃、摆动,这种“吊脖健身”能修复颈椎疾患。这种“吊脖健身”类似临床上的“颈椎牵引”,热衷于“吊脖健身”的人,以为让脖子受到牵引就对颈椎有好处。但答案是否定的。像这种不正当的“吊脖健身”,牵引力量远大于临床治疗所需,可能会损伤神经组织、肌肉、肌腱和韧带等,加重病情,甚至可能会引起截瘫,危及生命。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请分别用一个疑问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2个字。组卷:5引用:6难度:0.8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朱永新 人的本质是永远处在制作之中,它只存在于人不断制造文化的辛勤劳作之中。
——卡西尔
成长是人生的重要课题,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成长”的体验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1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