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2.1 性质活泼的氧气》2023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9/5 14:0:8
一、选择题
-
1.“天宫课堂”中,航天员在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不可能含有的成分是( )
组卷:141引用:4难度:0.7 -
2.在实验室里采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组卷:52引用:2难度:0.5 -
3.氧气可以用排水法进行收集的原因是( )
组卷:566引用:5难度:0.8 -
4.如图,将带火星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组卷:17引用:3难度:0.8 -
5.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
组卷:1308引用:26难度:0.6 -
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
组卷:26引用:2难度:0.6 -
7.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
组卷:42引用:9难度:0.9 -
8.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组卷:84引用:20难度:0.9 -
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固定装置.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组卷:85引用:13难度:0.7 -
1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2引用:4难度:0.5 -
12.下列变化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组卷:532引用:4难度:0.6 -
13.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既可以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有( )
①都需要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②反应都需要加热
③都是分解反应
④实验所需仪器都相同组卷:13引用:2难度:0.6
六、科普阅读题
-
39.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能转化为臭氧。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约25km处有一个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臭氧发生器发生的反应属于
(2)应采取
(3)二氧化硫遇到臭氧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二氧化硫的理想方法。这两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都属于组卷:5引用:2难度:0.7
七、科学探究题
-
40.小应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将2g氯酸钾加热至熔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是反应速率慢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加热0.5g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① 二氧化锰受热不能分解产生氧气 实验三 ② 木条迅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2)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钱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他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实验来完善对“命题”的实验证明,其中之一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组卷: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