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树人中学九年级(下)期初化学试卷

发布:2025/1/5 4:0:2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 1.配制下列溶液时,所用的溶剂不是水的是(  )

    组卷:229引用:3难度:0.7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84引用:2难度:0.6
  • 3.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组卷:107引用:11难度:0.9
  • 4.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7
  • 5.某同学家中种植的植物比正常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有的叶脉呈淡棕色,而且出现了倒伏现象,你认为该同学家中的植物应施下列哪一种化肥(  )

    组卷:7引用:2难度:0.9
  • 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一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83引用:3难度:0.9
  • 7.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后溶液总量增大的是(  )

    组卷:94引用:1难度:0.5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 20.图中A~I表示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的物质,其中A、B、C含有某种相同的金属元素;F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等工业生产中;E和I的物质类别相同;H为氧化物,且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G是单质,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H
     

    (2)写出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I→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组卷:15引用:1难度:0.4

五、(本题包括1小愿,共15分,最后计算过程4分)

  • 21.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有浓硫酸、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等,后者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③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
    ④Ca(OH)2分解温度为580℃,CaCO3分解温度为825℃,Na2CO3的分解温度为1744℃。
    【提出问题】碱石灰是否变质?其成分可能有哪些?
    【进行猜想】
    ①若没有变质,碱石灰吸水性良好,成分只有CaO和NaOH;
    ②若变质,该碱石灰中可能含有CaO、NaOH、Ca(OH)2、Na2CO3、CaCO3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实验过程】
    (1)验证碱石灰是否变质:图中的B为干燥装置,常用于固体干燥剂干燥气体。现用A、B装置检验碱石灰是否变质,取适量的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样品分别装入A、B中,连接好A、B装置,从
     
    (填“c”或“d”)端向B中缓缓通入水蒸气,观察A装置中的现象为
     
    ,证明碱石灰已变质。
    (2)验证碱石灰是否完全变质:取适量碱石灰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溶液变浑浊,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温度无明显变化,证明碱石灰已完全变质。则样品成分最多有
     
    种可能性(填数字)。
    (3)为进一步确定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该小组继续实验并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现象或数据 实验结论
    实验一 ①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
    ②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
    ③向滤液B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静置;
     

    操作③的主要目的是:
     

    操作④的现象:
     

    样品中一定有Ca(OH)2
    实验二 ①取干燥样品50g,控制在600℃内,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称量;
    ②将①中剩余固体控制在850℃内反复加热,冷却后称量。
    操作①中称得固体质量为45.5g;操作②固体质量无变化。
    样品中一定没有
     
    (填化学式)
    【探究结论】通过整个探究活动分析得知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其中盐的质量分数为
     

    【拓展探究】为测定实验室的氢氧化钠的样品是否变质,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称取10克样品放入烧杯,加入40克水完全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50克稀盐酸,均分成6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实验数据与图象记录如图表所示。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克) 25 25 25 25 25 25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克) 75 100 125 149.7 M 198.9
    (1)表中M的值为
     

    (2)小敏进一步思考:取适量样品,滴加少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根据这一现象确定氢氧化钠没有变质的结论是不合理的,你认为小敏的理由是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组卷:233引用:1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