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苏教版必修3高考题单元试卷:第2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0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 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组卷:353引用:163难度:0.9
  • 2.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②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
    ③促进肝糖原分解     ④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

    组卷:431引用:54难度:0.9
  • 3.当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时,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散热方式是(  )

    组卷:281引用:36难度:0.9
  • 4.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

    组卷:67引用:80难度:0.9
  • 5.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

    组卷:696引用:87难度:0.9
  • 6.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组卷:553引用:172难度:0.9
  • 7.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

    组卷:282引用:114难度:0.9
  • 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83引用:139难度:0.7
  • 9.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组卷:490引用:155难度:0.9
  • 10.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83引用:93难度:0.7

三、解答题(共8小题)

  • 29.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
    (1)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却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原因是
     

    (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岛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
     
    ,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过程中应将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
     
    (填“稍高”或“稍低”)的水平.
    (3)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后,每隔30min检测其血糖浓度,结果如表,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坐标图上绘制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并根据血糖浓度变化在同一坐标图上画出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图.
    时间/min 0 30 60 90 120 150
    血糖浓度/mg•mL-1 0.75 1.25 1.10 0.90 0.75 0.75
    (4)胰岛B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
     
    ,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在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B细胞,引起I型糖尿病,该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胰岛素的主要步骤:获取胰岛素A、B链基因,构建
     
    ,将其导入
     
    的大肠杆菌,筛选可稳定表达的菌株.

    组卷:231引用:33难度:0.5
  • 30.回答有关动物体内稳态调节的问题。

    (1)G基因可能与肥胖的产生有关,某研究用高脂肪食物喂养G基因缺失小鼠和正常小鼠8周后,发现基因缺失小鼠的体重明显大于正常小鼠,测量两种小鼠的能量消耗,结果如图1。
    ①据图分析,G基因缺失导致小鼠肥胖的原因之一是
     

    ②G基因在下丘脑中表达。G基因缺失会使下丘脑“摄食中枢”的兴奋性增加,进而减少下丘脑细胞分泌
     
    激素,此变化通过垂体,将减弱
     
     
    两种靶腺的活动,从而影响动物体内的能量消耗。
    (2)肥胖可能导致糖尿病,为了研究新药T对糖尿病的疗效,需要创建糖尿病动物模型。科学研究中常用药物S创建糖尿病动物模型。给甲、乙、丙、丁4组大鼠注射药物S,如图显示各组大鼠进食后血糖浓度的变化,虚线表示基础血糖值。
    ①图中
     
    组能用于研究新药T疗效。
    分别让糖尿病大鼠服用新药T或另外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P后,测定空腹血糖浓度、肝糖原含量、血液总胆固醇浓度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存在于组织细胞表面,可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参与血脂调节),数据如图2。图中N表示正常大鼠、M表示无药物处理的糖尿病大鼠、T表示新药T处理的糖尿病大鼠、P表示药物P处理的糖尿病大鼠。*表示与正常大鼠相比有显著差异,#表示与糖尿病大鼠相比有显著差异.
    ②利用如图3中的数据,针对新药T调节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机制分别做出分析
     

    组卷:411引用:25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