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 能量》2018年单元测试卷(10)
发布:2024/11/4 6:0:2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
组卷:19引用:4难度:0.8 -
2.电磁铁是由
组卷:51引用:21难度:0.7 -
3.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它的南北极跟
组卷:46引用:11难度:0.8 -
4.小电动机的外壳上有两块
组卷:22引用:4难度:0.7 -
5.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
组卷:7引用:4难度:0.7 -
6.电动机是一种用
组卷:7引用:2难度:0.7 -
7.燃料和食物中储存的能量叫
组卷:12引用:8难度:0.7 -
8.煤是几亿年前的
组卷:3引用:3难度:0.7 -
9.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
组卷:5引用:3难度:0.7
二、判断题(20分,每空2分)
-
10.最早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
组卷:33引用:8难度:0.8 -
11.用小磁针和线圈组成的电流检测器,不能检测小电动机有没有发出电来。
组卷:7引用:4难度:0.7
五、实践与探究(32分,每空2分)
-
32.下列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图,是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请仔细阅读题目并结合你学过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说明:甲、乙、丙三个实验中所用的电池、导线、铁芯都相同)
(1)他们先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圈数的关系,你认为他们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2)小明同学拿着一枚小磁针靠近甲装置铁芯下端,结果发现小磁针的S极被排斥,则可推测甲装置中铁芯的上端是
(3)他们在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中电流强度的关系,得到下面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改变因素 测试结果 第一次 用1节新的干电池 平均每次吸住7枚大头针 第二次 用2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 平均每次吸住17枚大头针 第三次 用3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 平均每次吸住26枚大头针
不改变的因素是:
分析实验中记录在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组卷:25引用:5难度:0.8 -
33.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学习了磁铁,现在又接触了电磁铁。你觉得电磁铁和磁铁相比,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请把下面的内容填在维恩图中。
①有磁性,可以吸引铁一类的物品
②可以控制磁性的有无
③不能控制磁性的有无
④有两个磁极(南极、北极)
⑤南、北极可以改变
⑥南、北极不能改变
⑦能磁化铁钉,让铁钉具有磁性
⑧能隔着物体吸引铁一类的物品
⑨两个磁极会相互作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⑩两极的磁性最强。组卷:18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