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巨子学校高中部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11 8:0:9
一、现代文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某些特点是由语言文字决定的。
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单音节文字,一般地说,每一符号都单独包含音、形、义三要素。在汉语的文句中,单词不因词性、时态而发生变化,作为词而存在的带有象形意味的字并不被完整的句子“吞没”,仍然具有直接指示意象的功能;汉语文句的语法也并不是十分严密的,一个句子所表达的意义不仅需要通过语法惯例和规则来理解,同时也需要通过对若干单词所形成的意象集合来体会。这种语言用于表达复杂的逻辑思维时会有较多的困难,但用于表现诗化的印象、联想,用于包容歧义和暗示却十分合适。
而汉字的单音节特征又使得汉语作品很容易写得音节整齐而匀称,并便于对偶的形成,再加以适当的押韵,文句更富于美感。所以,不仅仅是诗歌,在先秦各类著作中,如《易经》《老子》《庄子》《荀子》等等,都有广泛运用韵文的情况,那种不怎么严格、看上去似乎是自然形成的对偶句也颇为多见。这种现象的形成,最初当是缘于易于记诵的需要——这在书写不便的上古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但不能说这里没有追求语言形式美感的心理因素存在。
中国诗歌几乎从一开始就在寻求明显的形式特征。《诗经》所收作品,时间和地域跨度都很大,但几乎全都是使用整齐的四言句式,这无疑是人为修伤的结果。这一现象或许与当时使用的音乐的特点有关,但考察后世入乐之作的一般情况,可以发现句式不齐也并不一定妨碍文字与乐曲的配合,所以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在写作或者改定那些作品的人看来,诗歌需要有某种不同于口语也不同于一般文章的特殊形式。而追求形式的精致,后来成为古典诗歌十分突出的特点。对于语言形式美感的追求,更有一种泛化的倾向,这不仅显示在介乎诗文之间的特殊文体赋中,表现在骈体文中,许多散文在韵律、节奏方面也有精致的讲究。
综上所述,可以说汉语总体上是一种诗性特征十分强烈的语言。而语言并不只是思维的工具。人所知道的、人所能理解的世界就是人能够用语言描述出的世界;一种语言的特点直接显示了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的思维与心理结构。所以,尽管中国文化很早就脱离了神话的笼罩,但汉语的上述特点却证明,在日常的生活里,人们仍然保留着很多偏向于诗性的思维习惯。具象性的感受、暗示的诱导、活跃而无定则的联想等等精神现象,对人们理解世界与人生的活动一直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而文学尤其是诗歌在中国古人的精神生活中显得特别重要,显然有着非常深层的原因。
(摘编自骆玉明《简明中国文学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带有象形意味的字具有直接指示意象的功能,虽作为词而存在,但不会被完整句子“吞没”。
B.汉语作品容易写得音节整齐匀称,便于使用对偶句式,这些都与汉字的单音节特征相关。
C.上古时代书写不便,记诵变得非常重要,因而先秦不少典籍中都广泛用韵,对偶句也多见。
D.不仅赋和骈体文追求语言形式的美感,许多散文也如此,体现在韵律、节奏方面的精致讲究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首先概括文章主旨,分述部分以并列结构从不同侧面论证中心论点。
B.文章运用“单词”“词性”“时态”等原属西方语言学的概念,不无中、西语言对比之意。
C.文章举《诗经》几乎全是四言句的例子,证明了中国诗歌很早就开始寻求明显的形式特征。
D.文章多处出现“当是”“或许”“恐怕”等词语,体现了论述文注重语言的严密性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文字决定了文学的某些特点,由此可知,语言学家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会特别强。
B.汉语不大适合表达复杂的逻辑思维,因此,有必要对汉语的字、词乃至语法进行改造。
C.人们在日常生活里仍保留着很多偏向于诗性的思维习惯,这对于诗歌的复兴大有裨益。
D.了解了汉语的主要特点,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国人思维习惯以及本国文学的认识和理解。组卷:10引用:6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程 白 药
程韬光
按辈分来说,我该叫他“八爷”。在我的印象里,他会喊祈雨和祭神的号子,会耍魔术和甩鞭子。他还会算卦看相,会使银针驱鬼,甚至村民的命运他无所不知。在被冠以“程白药”的绰号后,他就和一批“神汉巫婆”一起,被革命群众押着,游遍了邓州城北十里八乡。从此他无颜回村,置身山后一座破败的茅舍里。
小时候,祖母总给我们讲他的故事。说是邓州城东有一座土丘“太子冈”,四围杂草丛生,顶部寸草不生。一个春夏之交的早晨,有人看见冈上白光突起,竟是一条白蛇笔直而立,向东而祷,吸纳晨露,那人吓得魂不附体--这是白蛇成精的征兆!人们冷汗如雨,惶惶然无计可施,只好去后山请来程白药。程白药饮了两碗雄黄酒,摇摇晃晃走上太子冈,对着天地指手画脚、念念有词,顷刻间乌云翻滚,一道闪电劈空而至,将白蛇击成粉末。
这件事儿许多人不信,但村民若有头疼发烧或劳损之疾,必会翻过一道土岭一片麦田,悄悄去程白药居住的后山诊治。因为,他有神通!
我考上大学离开村庄时,挨家给邻人告别。最后,祖母让我随她去后山向八爷辞行。路上,祖母说起我小时候八爷为我喊魂儿的事儿。
我六岁时的夏天,一个晚上,天气闷热,我跟着哥哥们一起在河堤上铺着凉席睡觉。忽然大雨来临,哥哥们被喊去收拾晾晒在麦场上的新麦,而把我遗在了雨中的河堤上。电闪雷鸣中,我独立河边,看着黑色的河流哑然失声。之后接连数天,我昏睡不醒。程白药被父亲夜里请来,他摸了摸我的脉搏,说:“文曲星被吓掉魂儿了。”他给我喂药后,让家人随他一起为我叫魂儿。于是,父亲跟着他于深夜提一盏灯笼,沿乡间小路边走边喊:“光娃儿,回来了吗?”母亲和祖母就站在村边的十字路口,随声应道:“回来了!”声音凄惶,连绵起伏,如是者三。
祖母感叹:“要好好感谢你八爷!要不是他为你喊魂儿,你早成失魂鬼了!”听着这话,我对八爷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感。
说话间已到八爷房前。他的草舍为竹林所簇拥,像一颗麦粒嵌在山腰。八爷正手搭凉棚看远处山下的流水和庄稼。见我们前来,他激动地向祖母拱了拱手:“嫂子有功,咱程家又出学问人了!”又笑着上下看我。“果然,我没看错。”祖母也笑:“是啊,好眼力!”
当八爷折身去厨房烧茶时,我瞥见院里青石桌上放着的几本古书:《本草纲目》《针灸学》《南华经》《周易》等,不由一怔。八爷看见,说:“这些书是‘文革'时舍命留下的。当年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我偷偷把这些书藏在了这里。”话一出口,八爷已是满目含泪:“光娃儿,八爷不是神汉,早晚你主事儿,要为我平反!”八爷一声轻叹,仿佛忆起旧事。
八爷自小随父学医。小日本打进邓州城后,八爷就在村口大榆树下辞别双亲和乡邻。背着一箱药,投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救死扶伤,屡立战功。1948年冬,八爷实在看不下去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于邓州多日苦战的惨象,就换上百姓的服装,于月黑风高之夜悄然返回乡里。此时,八爷的双亲已经辞世,埋在后山。八爷痛哭数日,就于后山双亲墓前搭下草舍,开垦荒地,种地为生。村人皆知八爷中医世家,每有小病小灾皆往后山寻八爷出诊。八爷很受乡邻敬重。日子水一样流着,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就因为当过国民党军的军医,八爷风雨里被游斗五年。最令八爷痛苦的是,他再也不能为乡邻看病!八爷出于对村里赤脚医生医术的怀疑,气郁不畅,一病不起。死里逃生之后,他有些疯傻,被人污以神汉。只是当乡邻们暗地里找他看病时,他才又清醒。祖母说:“你走遍九乡十里去打听,程白药救过多少人!他为人看病收过谁家的钱!你八爷的医术说了你也不信,高着呢。那年你七爷在地里忙活,你八爷走过来时看见几只乌鸦围着你七爷叫着,你八爷就伤心地说:七哥,去吧。七爷很惶惑,就问八爷去哪儿,你八爷就哭了:回家去,回到黄土里去,咱们早晚都得去。七爷不高兴,就骂八爷神汉鬼话。当夜,哀哀的风声传着你七爷去世的消息……”
是传说还是事实,没有人去求证。就像八爷念着咒语请来雷电击死白蛇的故事一样,无非是村人们在努力证明一个深受爱戴的医生的高明医术和眼力!
想想那么多年八爷戴着沉重的镣铐,压着人格,为了乡邻的健康和生命无私地奉献,我顿觉没有必要去证实那些传说的真伪。
八爷却不依不饶地说:“别人的话你别信,没有白蛇和乌鸦。”
没想到八爷就在我离开村庄不久的一个雪天辞世。那一天,方圆数十里的乡人为他送葬,众人抬着一具漆黑棺木缓缓移向落山的太阳……像所有的农人一样,八爷的墓前没有碑文,也许,他的碑文就是老家人仍在传颂的故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程白药到太子冈灭白蛇精的情节,暗示他确实有凡人所不具的神通,增强了主人公的传奇色彩,使后文凸显其本领的情节显得真实自然。
B.“革命群众”“赤脚医生”“文革”等词语,“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说法,以及程白药被游街示众的情节,都能反映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C.小说写程白药家的石桌上摆着《本草纲目》《针灸学》等书,暗示了程白药对中国传统医学进行过研究,这为程白药身怀高超医术提供了依据。
D.小说以“也许,他的碑文就是老家人仍在传颂的故事”结尾,意味深长,既含蓄地点明八爷的价值与影响,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重、爱戴与怀念。
(2)祖母这一人物在小说中起到了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在叙事上有哪些特点?这样叙事有什么好处?请具体分析。组卷:13引用:7难度:0.6
二、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一部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欧亚大陆的政治经济史,它的每一次变迁,都不乏波谲云诡的政治涌动。就陆上丝绸之路而言,其兴起之初便充斥着政治的功利性。胡人入华以后的活动领域远不止于商业,像改写唐朝历史的胡人安禄山和史思明,最初均起于边镇互市,借此逐渐进入唐朝军事系统。此外,出土墓志也印证了唐朝曾多次前往骨利干、回纥等地市易马匹以充军用。杜甫《黄河二首》诗云:“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可以说,中古千年间,政治始终是驱使无数驼队穿行大漠的重要因素。宋代后,陆上丝绸之路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寻找契丹,而这次的动因则源于西方。1246年,新即住的教皇英诺森四世遣往东方的使者柏朗嘉宾来到上都和林,在那里谒见了蒙古帝国的贵由汗,并于次年返回后呈上一份完整的行纪。这份以刺探军情为目的的行纪对中国的方位气候、风俗信仰、政治区制度等做了详细记载,其对于被称为“契丹”的东方的探索成为此后鲁布鲁克、鄂多立克诸人东行的先声。而在这些后继者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无疑是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让欧洲见识了诸多东方风物人情,这些记录连同鄂多立克等人的记载一起,构成了著名的《加泰罗尼亚地图》东亚部分的知识来源,更在随后激起了达•伽马、哥伦布等众多探险家的兴趣,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时代随之启幕。
如果说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离不开政治因素的话,新航路的开辟则无疑为政治在东西方交往中的作用作出绝妙注释。一个长期困我们的问题是,既然成吉思汗的铁骑已远至欧陆,而郑和的船队也曾到达非洲,那么为何中国终究未能在大航海时代开启后占得先机?从地缘政治来讲,在于蒙古汗国营造了一个更为宽松的海陆贸易通道,而中亚、西亚地缘政治又随着帖木儿与奥斯曼两帝国的崛起发生变化,遂使得马可•波罗的东行成为可能,也客观促使欧洲人探寻新的航道。就内在动因而言,这与欧洲信奉的“保教权”密切相关。长期以来,葡萄牙人认为沿海岸南行绕过非洲再往东行驶,便可到达印度,获得黄金与香料。而西班牙王室则受哥伦布影响,希望向西航行到达印度。随着好望角和美洲大陆的相继发现,葡西两国在教皇见证下签订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在经济利益驱动的同时,以“保教权”为借口开展殖民活动。这群被明朝称为“佛郎机”的殖民者于16世纪中叶在澳门建立定居点,并与明朝政府达成一致。在明朝官员看来,这是“互市”的一种形式,并可通过“抽分”使朝廷和当地官民获益。就这样,在葡人对东亚贸易的向往、对海外保教的信奉以及明朝官员因时因地制宜的政策混杂作用下,澳门逐渐发展成葡萄牙远东贸易的转运中心。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传教士的西来打开了缺口。
在丝绸之路三千年的历史中,经济与政治两大要素从来就无法划清界限,它们综合在一起,体现为东方与西方之间持续的文明冲撞与交融。近年来,以加州学派为代表的历史学界强调15世纪经济全球化。事实上,如果以丝绸之路为线索加以追溯,会发现以欧亚大陆为中心的人类文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交流。“全球化”只是一种表现,它的背后是人类历史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的推动。
(摘编自王炳文《千年丝绸香瓷路一部文明交汇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胡人,借边镇互市的商业活动侵入到唐朝军事系统。
B.“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反映出唐朝军队常去西域城市买马。
C.蒙古汗国营造的宽松海陆贸易通道是中国没能在大航海时代领先的原因之一。
D.“全球化”是人类历史持续的发展与不竭的动力在商业交流活动中的表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总论,然后按陆上丝绸之路和新航线之路进行分说,最后总结全文。
B.第一段主要从时间的角度,论证陆上丝绸之路每一次变迁都有复杂政治因素的观点。
C.文章论证重点是历史,侧重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文末的“全球化”也指向了现实。
D.文章阐述葡西两国开拓新航线的事例,论证新航线的开辟对当时明朝政府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上丝绸之路兴起后,唐代时就有商业活动,宋代后,陆上丝绸之路的作用主要是中国人受西方影响,去寻找契丹。
B.《马可•波罗游记》对欧洲影响很大,不仅使欧洲人从多方面认识了东方,而且引发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C.不管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这两条道路上的变迁或发展都充满了变幻莫测的政治因素。
D.澳门由于葡萄牙殖民者的需要和明朝适宜的政策的作用,慢慢成为葡萄牙远东贸易的转运重地。组卷:13引用:4难度:0.7
六、语言表达
-
8.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中国联通发布公告称,与中国电信签署《5G网络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协议书》,在全国范围内合作共建一张5G接入网络。根据合作协议,联通运营公司将与中国电信在全国范围内合作共建一张5G接入网络,双方划定区域,分区建设,各自负责在划定区域内的5G网络建设相关工作,谁建设、谁投资、谁维护、谁承担网络运营成本。另外,双方各自与第三方的网络共建共享合作不能损害另一方的利益。双方用户归属不变,品牌和业务运营保持独立。组卷:8引用:6难度:0.6
七、材料作文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尼康退出中国并不是被同行打败,居然是毫不相关的行业:智能手机。
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销量直线下滑,并不是因为其它品牌方便面崛起,而是因为美团、饿了么等外卖。
打败卖单车店铺或修自行车铺的也不是同行,而是共享单车。
有人曾开玩笑说:“打败小偷的是移动支付。”
这一切都很像科幻小说《三体》中所说的:“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敌人”在哪里?你想过吗?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组卷:4引用:26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