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屏东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30 18:0:3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 1.名句名篇默写。
          我国传统的古诗文就像一个开掘不尽的宝藏,从中可以发掘丰富的风物、生活、情感、思想……通过古诗文,我们沉醉于小石潭“青树翠蔓,①
     
    ,参差披拂”(《小石潭记》)的幽静美丽,驰目于洞庭湖“②
     
    ,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汹涌澎湃,感慨于桃花源“阡陌交通,③
     
    ”(《桃花源记》)的安宁祥和。通过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们读出了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悲悯与赤忱……浸润于古诗文的福泽,我们渐渐学会了观物、观人、观世界。
    有同学梳理了古代诗文中的“书信传情”板块,请你参与交流。
    主题 古诗文名句 出处
    来日聚首,再叙离情 何当共剪西窗烛,⑤
     
    李商隐《夜雨寄北》
    坚定信念,视死如归 人生自古谁无死,⑥
     
    文天祥《过零丁洋》
    思念满怀,鸿鸟捎信
     
    ?⑧
     
    王湾《次北固山下》
    战火连绵,盼得家讯
     
    ,⑩
     
    杜甫《春望》
    晨昏变化,与友分享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⑫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组卷:2引用:1难度:0.9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千百年来,虎形象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国人的民俗文化中,又从多方面(A.zhī B.zī)养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品格,逐渐形成一种虎文化,(A.焕发 B.萌发)出一股英雄气。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活力。长期以来,虎一直象征着一种力量和气gài(A.概 B.慨)也一直为(A.花团锦簇B.浩如烟海)的民俗文化故事与传说所咏叹,受到芸芸众生的敬畏。
    (1)根据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
     

    【乙】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
    ②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
    ③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识,广识见,养性灵。”
    ④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性灵。
    ⑤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
    A.③⑤②①④
    B.③①④⑤②
    C.⑤②①③④
    D.⑤②③①④

    组卷:6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68分)

  •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ㅤㅤ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ㅤㅤ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叙事诗,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第一节写卖炭翁劳苦悲惨的生活。“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两句对卖炭翁的神态做了精炼传神的描绘。
    C.第二节写“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半匹红纱一丈绫”与“一车炭,千余斤”构成强烈反差。
    D.诗人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都蕴含在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中。
    (2)这首叙事诗先讲述了卖炭老人“
     
    ”和“晓驾炭车”的经历,接着写了老人“卖炭得钱”的期望破灭之时
     
    的心情,揭露了当时
     
    的社会现实。

    组卷:8引用:1难度:0.7

二、名著阅读,完成问题。(12分)

  • 10.语文老师布置同学们以“离”和“返”为关键词,探究《简•爱》中的四次逃离和两次重返的意义,开启寻找自我之旅。完成下面表格。
    地点 “离”的原因 “返”的意义
    盖茨海德府 逃离生命成长中的恶意和压制 见①
     
    (人物):学会自我审视,放下仇恨
    洛伍德学校
     
    /
    桑菲尔德庄园
     
    拒绝④
     
    (事件):返回生命的本真与初心
    沼泽山庄 逃离宗教的蛊惑与神学的催眠 /

    组卷:13引用:5难度:0.7

三、写作(60分)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ㅤㅤ桃之夭夭是春天在发光,橙黄橘绿是秋天在发光,无私无畏是英雄的魅力在发光,宽容善良是人格的魅力在发光……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自然也会闪闪发光。
    ㅤㅤ请以“我也会发光”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ㅤㅤ要求:(1)写一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2)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4)文章字数不少于600字。

    组卷:3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