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第四版)《木兰诗》2022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6/3 8:0:1

一、解答题

  • 1.解释下列词语。
    (1)木兰当户织。当:
     

    (2)惟闻女叹息。惟:
     

    (3)愿为市鞍马。为:
     
     市:
     

    (4)旦辞爷娘去。旦:
     
    去:
     

    (5)万里赴戎机。赴:
     
    戎机:
     

    (6)关山度若飞。度:
     

    (7)朔气传金柝。朔:
     
     传:
     
    金柝:
     

    (8)策勋十二转。策勋:
     
    转:
     

    (9)赏赐百千强。强:
     

    (10)愿驰千里足。驰:
     

    (11)著我旧时裳。著:
     

    (12)对镜帖花黄。帖:
     
     花黄:
     

    (13)火伴皆惊忙。火:
     
    皆:
     

    (1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
     
    迷离:
     

    组卷:4引用:1难度:0.5

一、解答题

  • 3.简答题。
    (1)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2)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
     

    (3)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
     

    (4)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5)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6)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
     

    (7)诗句所用修辞: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
     

    (8)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9)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
     

    (10)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11)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12)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13)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14)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15)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组卷:2引用:1难度:0.7

四、课内语段阅读

  • 4.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③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⑤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为加点字注音。
    ①溅
     

    ②胡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
     

    朔气传金柝
     

    (3)对句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按东西南北的顺序逐一去买
    B.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
    C.家人和木兰分头去买
    D.出征前的急切心情和紧张操办
    (4)①句照应前面的“
     
    ”;②~③句可用后面的“
     
    ”来概括。
    (5)对句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描写木兰想早日到达战场的急切心情。
    B.描写征途遥远,表现不畏艰难的决心。
    C.描写征途遥远,表现出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
    D.像飞一样渡过千山万水,表现了木兰欢快的心情。
    (6)对句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写北方苦寒,用战场的艰苦环境来衬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B.以写景来表现北方战场的环境气氛。
    C.描写边塞阴森、凄凉的战场环境。
    D.运用对偶写环境,衬托出战地生活的艰辛。
    (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的含义是什么?
    (8)写木兰的征途和战地生活时,诗中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这跟表现木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
    (9)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
     

    A.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B.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
    D.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组卷:3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