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7 12:0:2

一、知识与运用。(23分)

  •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小题。
          我们赞美土地,不仅是因为她对众生灵的无私给予,更体现在当肆意的践踏让她形销骨立,当贪婪的掠夺让她不堪重负,当暴戾恣(suī)亵渎着她的神圣时,她总是以宽广的襟怀宽宥着无知。在土地面前,渺小的我们不禁自惭形秽,她是包容与伟岸的代名词!
          中国人对土地的敬仰与眷恋之情始终在血液中汹恿澎湃。一代又一代人在广袤(mào)而粗犷(guǎng)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经历困厄,交织血泪,始终(gè)守着对土地的誓言。这种对土地的深情是不由分说的,它不仅渗透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里,更体现在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中。洛阳秋风,巴山夜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总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
    (1)小语同学在试读时,给文中四个字标注了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恣(suī)
    B.广(mào)
    C.粗(guǎng)
    D.守(gè)
    (2)文中四个画线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形销骨立
    B.亵渎
    C.宽宥
    D.汹恿
    (3)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自惭形秽
    B.不由分说
    C.根深蒂固
    D.魂牵梦萦

    组卷:11引用:2难度:0.6
  • 2.小红整理了一组有关“家国情怀”的写作素材,其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组卷:323引用:9难度:0.8
  • 3.填入横线中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11月,秋色渐浓,大自然的调色盘在黄河口涂抹、泼洒。湿地的喧嚣与热闹,危险与机遇在这里上演开来。            湿地的生灵们就这样经秋历冬,觅食、活下来、忙碌地迎接下一个春天。
    ①这奇观不是一场群鸟的舞会,而是弱者的生存策略。
    ②当危险来临时,弱小的生命汇聚在一起,便会迸发出无限的力量。
    ③感知到危险的庞大的雁鸭群闻声而起,水面上激荡起一波又一波澎湃的鸟浪奇观。
    ④东方白鹳却正在享受夕阳下的惬意,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适应了黄河三角洲的环境,成为了这里的常住居民。
    ⑤而刚刚经历上千公里飞行的天鹅无暇享受这里的美景,它们机警地在栖息地上觅食。竞争仿佛才是此间的主旋律。

    组卷:39引用:2难度:0.9
  • 4.下面选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0引用:3难度:0.7

四、现代文阅读。(23分)

  •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ㅤㅤ①刘家坳的老刘家有一件传家宝,是老刘从部队带回的一杆军号。军号早已没有了耀眼的金黄色,略带沧桑的古铜色里透着厚重与庄严,一眼望去,就知道它承载了太多的故事。
    ㅤㅤ②军号的故事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老刘当时还是不到二十的小伙子,村里人都叫他刘娃子。他本是承了祖业,吹了唢呐——刘家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唢呐世家。他爱吹唢呐,尤其是婚嫁迎娶的时候,他的唢呐吹得格外地热闹,他说他就喜欢日子像唢呐声一样热热闹闹地过着。
    ㅤㅤ③但他的美好愿望很快被入侵的日本鬼子破灭了。日本鬼子闯进了村,烧杀抢掠。刚从邻村吹完唢呐的刘娃子,站在犄角岭,远远地就看见了村里的熊熊大火,听见了乡亲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握紧手中的唢呐,抹干了眼泪,一跺脚,加入了八路军。
    ㅤㅤ④八路军连长知道了他唢呐吹得好,就让他当了吹号兵。连长嘱咐:“刘娃子,人在号在,号在阵地在。冲锋的时候,你要把军号吹得响亮响亮的,吹出咱们的气势,吹出咱们的威风!”
    ㅤㅤ⑤刘娃子郑重地接过军号,记住了连长说的话。第一次战斗刚打响时,他心里还有一丝慌乱,但当吹起冲锋号时,嘹亮的号声一下激发了他内心的情绪,他仿佛看到了村子里燃烧的熊熊大火,仿佛听到了大火中乡亲们的阵阵哭喊。他把满腔的悲情化成了一股力量,把冲锋号吹得格外地响亮,格外地高昂。
    ㅤㅤ⑥后来,最激烈的一场战斗就发生在刘家坳。那次,八路军连长奉命率队在刘家坳阻击敌人,几场恶仗下来,全连只剩下了十几号人。受伤的连长将刘娃子喊到身边,说:“敌人再来,你就吹冲锋号,咱们就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傍晚,敌人又发起了进攻。那时,残阳如血,染红半边天空。刘娃子吹响了冲锋号,战士们在高昂的号声中上好刺刀,跃出战壕,猛扑向敌人,犹如猛虎下山,又仿佛长剑出鞘……冲在最前的连长倒下了,后面的战士马上顶上去,每个人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冲锋,冲锋,永不停息!
    ㅤㅤ⑦增援的部队及时赶到,击退了敌人。他们在死人堆里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刘娃子,他失去了一条腿,但他怀里,仍然死死护着那杆军号……
    ㅤㅤ⑧解放后,刘娃子放弃了到老干所疗养,安着假肢、拄着拐杖回到了故乡刘家坳。从此,他再也没有走出过大山,带回的那一大包军功章被尘封在了床头柜里。在厅房显眼的墙壁上,挂着的是他当初离开部队时特地申请带回的那杆军号。
    ㅤㅤ⑨“把冲锋号吹起来,人在号在,号在阵地在,信心在,胜利就在!当年那不可一世的小鬼子都被我们打回老家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回到家乡担任了大队党支书的刘娃子,在家乡那座座荒山上摆开战场,再次吹响了军号,这号声就像指挥着千军万马的战旗,就像永不言败的勇士曲,透着坚毅,有股拼劲,与开荒机器的轰鸣声、劳作时的吆喝声汇成一曲欢歌。久了,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老刘,也觉得他与那一杆军号融为一体了。
    ㅤㅤ⑩一代代的刘家坳人,就这样听着老刘的故事长大,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参了军,有的外出打拼,但老刘的故事仍时刻滋养着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磨砺意志,战胜困难,一个个成为行业的翘楚。老刘的儿子大柱,是第一批走出山坳的人,在省城里,大柱有了自己的企业,成了刘家坳引以自豪的成功人士。
    ㅤㅤ⑪进入耄耋之年的老刘,再也爬不上村子对面的犄角岭了,也很少再吹军号,只经常长时间地凝望着那杆军号。儿子刘大柱见了,悄悄地处置了省城的企业,带着资金回到了家乡,吹响了新时代脱贫致富的军号。一批走出刘家坳的青年回乡办起了乡村合作企业,大柱说,唤他们回来的是那军号的声音,在他们心里,军号是有灵魂的!
    ㅤㅤ⑫“人在号在,号在阵地在”,这句话在刘家坳口口相传,已经成为了这里的精神名片。
    (根据《经典小说选刊》相关篇目改编)(1)军号承载了它和刘娃子的哪些故事?请简要概括。
    ①冲锋时,刘娃子吹响军号,情绪被激发,号声嘹亮。
    ②在刘家坳阻击战中,刘娃子奄奄一息仍保护军号。
     

     

    (2)请结合语境,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他握紧手中的唢呐,抹干了眼泪,一跺脚,加入了八路军。(“握紧”“抹干了”“一跺脚”体现了什么?)
    ②那时,残阳如血,染红半边天空。(此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文中三次写“人在号在,号在阵地在”,请分别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请写出两次即可)
    (4)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探究标题“号魂”的多重意蕴。(写出三点即可)
    (5)军号是刘家坳的展品之一,听完刘爷爷(刘娃子)给前来参观的初中生讲完军号的故事,请你结合本文采用第二人称,运用以下关键词,写出对军号的看法,为本次参观留言。
    关键词:领航人  见证者  生命  精神名片

    组卷:13引用:1难度:0.5

五、写作。(共50分)

  • 12.请以“我在_______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组卷:3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