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河北省五校联盟(保定一中等)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7
  • 2.如图表示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上午10时某植物枝条上不同位置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组卷:23引用:1难度:0.7
  • 3.科研人员向离体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适量NaHCO3溶液和必要物质,在适宜条件下进行闪光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31引用:2难度:0.7
  • 4.脑脊液主要是血浆超滤液,蛋白质含量较低,具有一定的渗透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8
  • 5.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7
  • 6.生物胁迫(如病原微生物侵染和动物取食等)会诱导一种植物激素水杨酸合成,从而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的抗性。拟南芥被昆虫取食后会释放一种气体成分——罗勒烯,有研究表明,用罗勒烯分别处理拟南芥野生型植株和水杨酸受体缺失突变体后,进行病菌接种实验,一段时间后检测植株中病菌数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8
  • 7.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图所示,据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3难度:0.6
  • 8.地上枯落物是指由植物地上部分产生并归还到地表的所有有机物质的总称,细枯落物主要由凋落的叶片和草本植物组成,粗糙木质枯落物主要是死亡的木本植物的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两类枯落物产量随纬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7

[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

  • 23.纳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大豆发酵食品,起源于我国的秦汉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发酵后的纳豆不但含有大豆的全部营养,还产生如纳豆激酶、异黄酮、大豆磷脂、核黄素等多种活性物质,其中纳豆激酶具有很好的溶栓作用,在预防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如图是纳豆发酵的工艺流程:
    精选大豆→洗净→浸泡→蒸煮→摊凉→接种发酵→放置后熟→成熟纳豆
    回答以下问题:
    (1)生产纳豆时,接种发酵前要进行蒸煮,为保证工业化发酵品质,可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影响这种灭菌效果的因素有
     
    (至少答出两点)。
    (2)纳豆芽孢杆菌是纳豆生产中最重要的菌株。从图中可看出科研人员采用
     
    法从豆豉中分离出纳豆芽孢杆菌,图中哪个区域最容易出现单个菌落?
     
    。该方法不能用于纳豆芽孢杆菌的计数的原因是
     


    (3)某同学对发酵后的纳豆产品进行了菌落总数的测定,将25g纳豆放入225mL生理盐水中混匀制成101倍稀释液,之后依次进行10倍系列稀释。每个稀释度样品0.1mL分别涂布到三个培养基中。在37±1℃下培养48h后对平板的菌落总数(CFU)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稀释倍数 103 104 105
    平板 1 2 3 1 2 3 1 2 3
    平均菌落数(个) 421 380 404 72 76 77 28 25 27
    根据统计结果,计算出每毫升样品培养出来的菌落总数约为
     
    个。
    (4)纳豆激酶本质为蛋白质,但食用纳豆后仍有一定的溶栓效果,请解释原因:
     

    组卷:21引用:1难度:0.7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 24.如图1表示某生物DNA结构的一部分及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请回答以下问题。

    限制酶 EcoRⅠ BamHⅠ HindlⅢ SacⅠ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GAATTC GGATCC AAGCTT GAGCTC
    (1)若目的基因为抗虫基因,需要在连接Ti质粒前进行PCR扩增,需要在样本中再加入
     
    ,一般要经历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以分为
     
    三步。扩增后切割目的基因,应使用表中的限制酶是
     
    ,这样做的原因是
     

    (2)若目的基因为胰岛素基因,科研人员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重组载体,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构建重组载体需要的酶有
     
    。在重组质粒上插入大肠杆菌复制原点的目的是
     
    。图2中的启动子上有
     
    的识别和结合位点,从而驱动基因的转录。将重组载体导入大肠杆菌体内后,将其涂布于含
     
    的选择培养基上。

    组卷:36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