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中英文学校六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4月份)
发布:2024/12/7 6:0:2
一、基础知识。(40分)
-
1.看拼音,写词语。
zhǎ yǎn组卷:11引用:2难度:0.8
二、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7分)
-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音节,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7
三、阅读感悟。(20分)
-
9.课外阅读。
背影(节选)
朱自清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1)短文主要写“父子车站离别,父子之情”,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
(2)读文中画“ ”的句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父亲这样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B.虽然儿子已长大,但在父亲的眼里,却永远是孩子,永远不会长大,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3)第3自然段中“说定”改为“说好”或“说过”好不好?为什么?
(4)第3自然段画“ ”的句子中“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
(5)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句中的“他们”指的是
A.约朱自清出去游逛的朋友
B.父亲在旅馆里熟识的茶房
(6)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氛围是由课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打去之期不远”等事情营造的。
B.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这种氛围是父亲晚年的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D.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组卷:61引用:10难度:0.4
四、习作平台。(30分)
-
10.习作。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第一次,而且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比如,第一次学做饭,第一次外出旅游,第一次受到表扬,第一次遭遇失败……请以“第一次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组卷:16引用:7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