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巍巍中山陵》2018年同步练习卷(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深(suì)
     
         
    灵(jiù)
     
          
    变(huàn)
     
    无穷     
     断壁残(yuán)
     

    组卷:2引用:1难度:0.9
  •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由中山门开始的宽阔陵圆大道,至陵前长六公里,两旁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这些行道树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茵大道。
    ②中央偏北处,置有这位伟大革命家的白大理石像一樽,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祥,栩栩如生。
    错别字
     
     
     
     
    改  正
     
     
     
     

    组卷:1引用:1难度:0.9

二、阅读理解

  • 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在浩荡的大江之滨,坐落着我国著名的古都--南京。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园就位于南京东郊的钟山南麓。
          钟山源自江苏南部的茅山山脉。茅山山脉北延至南京、镇江之间,称为宁镇山脉。钟山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海拔460米,东西走向,长7千米,南北宽度3千米。由于附近大多是积平原和小丘陵,所以山形就显得分外雄伟高大。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莽绵连。蓝色的天幕下,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页岩相互衬映,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的图画。相传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3月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以后,曾到钟山来打猎,看到周围的风景优美,地势也很开阔,就表示了身后要埋葬在这里的愿望。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肝癌医治无效,病逝于北京。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将其陵园建筑在南京的钟山南麓。
    (1)“之滨”“之间”能否调换?为什么?
    (2)“坐落着我国著名的古都”后面,原作有“之一”二字,编者把它删了,你认为删得好不好?
    (3)写钟山的高度、长度都用“约”,介绍宽度时用“仅”,能否也换成“约”?
    (4)中山陵为何要建在钟山?(分点回答)
    (5)节选文由两个自然段组成。请用扼要的语言,概括这两自然段的段意。
    第1自然段,
     

    第2自然段,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三峡博物馆      ①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建筑主体长157.3米,宽98.085米,高32米,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这座建筑物外型本身,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
          ②三峡博物馆依山而建,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站在人民广场仰望,博物馆就像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博物馆外形最显眼的是大面积的弧形蓝色玻璃幕墙和古朴方正的砂岩外墙。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它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泄而下,与人民广场相连,体现了三峡博物馆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③三峡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3225平方米,有4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反映三峡历史、三峡文化和三峡精神的“壮丽三峡”;反映重庆地方历史文化源流的“远古巴渝”;反映20世纪重庆城市变迁的“重庆“城市之路”;反映重庆抗战文化的“抗战岁月”。这里重点介绍前两个展厅。
          ④“壮丽三峡”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是博物馆的招牌展厅。走进展厅,参观者就仿佛来到了壮美的瞿塘峡。迎面是一幅长9米、高6米的三峡壁画,它与摆放有致的各种三峡石一起,构成了雄伟的夔门、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参观者的脚下,正踩在一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声音,川江号子的声音,以及长江三峡特有的猿啼声,构成了一个真实壮丽的三峡。
          ⑤“壮丽三峡”展厅摆放了大量天然三峡石。瞿塘峡口切割来的瀑石,瞿塘峡中段的黑石,巫峡切割来的纤夫石、纤夫路,以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题刻,也被部分切割搬进展厅。目前在全国的博物馆中,还没有放如此大规模大型天然石头的先例。
          ⑥与“壮丽三峡”展厅相比,“远古巴渝”展厅则显得古朴而厚重。“远古巴渝”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二楼左侧,展厅面积1160多平方米,展品逾1000件。这是三峡博物馆文物最丰富的一个展厅,里面的文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来重庆三峡考古的新发现,这次是首度公之于众,比如巫山龙骨坡出土的巫山人牙齿和下颌骨化石、兴隆洞遗址发现的剑齿象牙石刻、奉节鱼腹浦发现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鸟形尊等。这个展厅主要靠文物来说话,它要展示远古巴渝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无穷魅力。
    (1)从全文看,作者主要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三峡博物馆的?
    (2)选文说三峡博物馆的外型“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仔细阅读文中有关内容,选出下列不属于这种寓意的一项
     

    A.三峡博物馆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象征着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
    B.三峡博物馆的外墙设计集中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
    C.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具有极好的采光效果。
    D.三峡博物馆的外形具有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内涵。
    (3)从文中筛选出相关词语,概括“壮丽三峡”和“远古巴渝”两个展厅各自的主要艺术风格。
    “壮丽三峡”:
     

    “远古巴渝”:
     

    (4)请从选文第①、⑤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分析它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说明方法:
     

    表达效果:
     

    (5)有关部门准备打一则广告,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来介绍三峡博物馆。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三峡博物馆的这则广告撰写广告词。要求:内容与选文相符;语言具有吸引力。

    组卷:2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