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消息二则》2023年同步练习卷(6)

发布:2024/9/7 14:0:8

一、选择题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83引用:2难度:0.8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459引用:2难度:0.8
  • 3.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低慢小”飞行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飞行速度小于200千米每小时
    ②飞行高度在500米以下
    ③雷达反射面积小于2平方米的飞行目标
    ④主要包括轻型和超轻型飞机、轻型直升机、动力伞热气球、无人机、航空模型、风筝、孔明灯等

    组卷:733引用:3难度:0.7

四、现代文阅读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这则新闻的导语没有交代的一项是
     

    A.何时
    B.何事
    C.何地
    D.何因
          E.何人
    (2)文中用
     
    一词描述了长江的情况,用
     
     
     
    三词描述了国民党防线的崩溃。
    (3)从结构上看,这则新闻包括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A.标题
          B.导语
    C.主体
    D.背景
    E.结语
    (4)“不到24小时”一语的作用是什么?

    组卷:59引用:3难度:0.9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红军师长“断肠铭志”
    王树增
          ①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红五军团是全军的后卫,而红五军团的第三十四师则又奉命作为红五军团的后卫,因此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肩上的责任十分重大。
          ②陈树湘是长沙人,家中以种菜、宰猪、帮厨为生。因为他每天要去一岭之隔的清水塘挑水送菜,因此认识了住在那里的毛泽东及其妻杨开慧等人,并深受其革命思想的影响。20岁时,他终于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生涯,并以善战善守誉满红军。
          ③长征开始后,陈树湘的三十四师常常是兵不卸甲、马不卸鞍,随时同尾追之敌展开激战。
          ④1934年的湘江战役打响后,面对十几倍于己的敌人和即将展开的殊死战斗,陈树湘镇定自若,指挥三十四师与敌军鏖战了四天五夜,硬是用刺刀、手榴弹击退了敌军一次次进攻,终于为中央和军委两个机关纵队及红八军团渡过湘江赢得了时间。
          ⑤在一次次炮火猛攻下,三十四师被切断后路,孤军奋战在湘江东岸的几个小山包上。陈树湘接到的最后指令是:全力突围,于凤凰嘴一带渡江,追赶前行部队,如果不能渡江,就在兴安以南山地开展游击战。
          ⑥陈树湘最后一次集合阵地上的战士,清点人数,仅存的一个连长向他报告:“我们现在还有53人,15名轻伤,7名重伤。枪支有余,然而子弹只有103发……”听到这些,陈树湘半天说不出话。这位连长接着说:“师长,趁现在还有一点兵力,我们掩护您突围吧。”战士们也齐声跟着喊。陈树湘却干脆地回答:“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师长、连长、战士之分了,我也是一个兵,我们要并肩战斗,宁死不做俘虏!”
          ⑦12月12日,在与敌军又一次的激烈交火中,陈树湘不幸腹部中弹受伤。鲜血把衣服都浸透了,他用皮带压住伤口,被战士用担架抬着走。为了不拖累大家,他多次挣扎着要从担架上下来,同时用恳求的语气命令道:“你们抬着我能冲出敌人的封锁线吗?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了,现在重要的是保存革命力量,你们都是革命的火种,要想尽一切办法冲出去!”可战士们怎么会丢下自己的师长不管呢?仍强迫他躺在担架上。不一会儿,抬担架的两个战士也中弹倒地,陈树湘从担架上滚下来……
          ⑧由于失血过多,陈树湘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他渐渐苏醒过来,朦胧中,听见几个人在说话:“抓了几个共军,我们可以领赏了……看,他的肠子都露出来了。”原来,陈树湘已落入敌手,敌人正将他押往道县保安团司令部。
          ⑨陈树湘突然打了个冷战,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成了敌人的俘虏。一阵疼痛后,他又失去了知觉。当再次醒来时,一个信念在他脑海里翻腾:决不能当俘虏!于是,他乘敌不备,伸手到了自己湿热的肠子,一咬牙,一股脑将肠子了出来,然后大一声,绞断了肠子,壮烈牺牲,时年29岁,实践了他“为苏维埃共和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
          ⑩凶残的敌人割下他的头颅,在当地示众,同时杀害了他的警卫员。当地百姓为其壮举所感动,在夜里悄悄地将陈树湘的遗体和他的警卫员一道掩埋在潇水河畔,这便是当地无人不晓的双坟。
    (选自《百家讲坛》)(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2)画线的语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3)赏析第⑨段中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4)陈树湘是一个怎样的人?

    组卷:154引用:4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