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一中高二(上)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5 9:0: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高度注重文化认同、文德教化的国家。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传统,其中一以贯之的是仁德思想,以仁德思想观念教化大众向着人人都可以成为君子的社会无限趋近,诗教礼仪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形成了中国以德治国的传统。儒家追求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家国同构的理想追求中安身立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仅关乎个人、家庭,更与国家运行有着切实的关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追求的仁政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德教化百姓,以礼形成一种规范,百姓就会在心悦诚服中有了羞耻心,文艺惩恶扬善、劝世讽喻功能的发挥重在以道德拯救世道人心。可以说,在中华文明的赓续中一直有着文化理想主义的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始终注重以文化人和文德教化。在中国艺术史上,文以载道的传统源远流长,而且始终是一种主流文艺观。即使进入现代,凸显文艺的政治向度与追求艺术审美的自律性也不矛盾,往往在政治与审美的张力结构中磨练着艺术的质地,甚至内化为艺术经典的内核。唯此,当代艺术创作和审美追求既需要扎根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以文化创意创新和艺术想象力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更需要自觉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文艺成为满足当代中国人美好生活的主流精神食粮,以文艺强大的共情性引领社会风尚。
一百多年来,中国新文艺的发展始终紧扣“新民、立人、新人”,为着人的觉醒和人的现代化矢志不渝地书写、雕刻、描绘和放歌,在人性解放和思想启蒙中做到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那面覆盖鲁迅灵柩的“民族魂”大旗早已凝结于中国新文艺的基本品格,激励着艺术家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意愿交织起来,以无数文艺精品的涌现为时代画像。百年来,文艺发展始终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在对艺术卓越性的追求中做到胸中有大义,把民族的生死存亡、人民的家国情怀融注于笔端,把文艺价值的生成与审美意蕴的积淀与个人发自内心的情感宣泄相交融,以美的作品温润大众的心灵,使之生发出与时代主流价值观相互激荡的共情能力,在以美抵达人心中展现出艺术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对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践履于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中。
新时代新方位,需要在高扬文艺的人民性中强化文艺以美育人、教化人心的使命担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的文明型崛起离不开新时代文艺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文艺的独特性在于悄无声息地成风化人、引领社会风尚,在随风潜入夜中形塑着人的价值观。“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弘,志远则旨永”艺术家被视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美育人、使美成为人格健全的重要向度。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培根铸魂的人,必先铸己。高扬文艺的人民性,新时代文艺要胸怀“国之大者”,在当代文艺的经典化中蕴蓄阔大的境界和高远的精神追求,可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鼓起14亿人精神的风帆,托举中华民族英勇地屹立在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潮头!
(摘编自范玉刚《以美的作品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中国艺术报》2022年2月11日,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教礼仪在以仁德思想观念教化大众的传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传统未曾中断。
B.当代艺术家只要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意愿交织起来,就能创作出文艺精品。
C.艺术家要抓住文艺这种悄无声息地成风化人、引领社会风尚的特性,在随风潜入夜中形塑着人的价值观。
D.新时代文艺目前的形势正可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鼓起国人精神的风帆,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引用孔子“为政以德……”的话有力地说明了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注重文德教化的观点。
B.第二段在论述时先提出论点,具体论证时既有理论论证,又有事实论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文章具有思辨性,既肯定文艺发展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又指出其与当代主流价值观不全相符。
D.文章把与当代文艺相关的问题置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来论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论证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一个高度注重文化认同、文德教化的国家,在中国艺术史上,文以载道是一种主流文艺观,它有助于以文艺强大的共情性引领社会风尚。
B.当代艺术创作和审美追求唯有扎根优秀传统文化,并自觉弘扬、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政治与审美的张力结构中磨练艺术质地。
C.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的文明型崛起需要新时代文艺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不能背离文艺以美育人、教化人心的使命担当。
D.被视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艺术家,要在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方面充分发挥自身表率作用,真正做到以美育人,使美成为人格健全的重要向度。组卷:5引用:7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乡村振兴,本质上就是乡村发展,就是乡村现代化。正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将其置身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去考察。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四化同步”,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乡村振兴作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总抓手”,直接影响到“四化同步”发展的协调度和发展水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年多来,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通过践行“两山”理论、推进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加快发展生态农业;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为乡村振兴插上信息化翅膀;通过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持续改善社会民生;通过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些实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本质上就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实现,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
(摘编自《乡村人才振兴的战略地位与实现路径》,“光明网”2021年5月25日) 材料二:
安溪县城厢镇经兜村无任何污染企业进驻,且保留了原始水田800亩,森林覆盖率达76%,防护功能良好,目前正在规划建设湿地公园。近年来,经兜村对全村部分未进行外立面装修的房屋,按照“一屋一策”进行施工并对房前屋后进行绿化,使建筑与田园、自然生态融为一体,和谐统一。
据悉,安溪紧扣“三清一改”“一革命四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获推荐参评福建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截至2020年年底,完成4.97万座废旧旱厕整治、新建改造217座城乡公厕、3668户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2400栋裸房整治、365个行政村农村污水治理、425个行政村房前屋后整治等任务。
为了实现产业富民的目标,近几年,安溪县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构建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形成淮山、湖头米粉两个产值超2亿元,芦柑、山茶油、麻竹三个产值超五千万元的特色产业。探索数字农业新模式,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获评“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
(摘编自《安溪:激发乡村振兴澎湃动能,奏响乡村振兴“大合唱”》“新华网”2021年3月12日) 材料三:
衢江区立足区域实际,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衢江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家庭农场为载体、美丽乡村为节点、产村融合为抓手,深入实施新时代浙江“三农”工作“369行动”,着力打造点上精致,线上出彩、面上美丽的乡村大花园,将一个个“点上美”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线上美”“面上美”,走出了一条具有衢江特色的“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美好生活”的乡村振兴之路。
(摘编自《乡村振兴看“浙”里,全景式看浙江美丽乡村》,“腾讯网”2020年9月22日) 材料四:
“潇洒桐庐郡、中国最美县”。一直以来,生态是桐庐最大的优势,美丽是桐庐最靓的金名片。特别是近年来,桐庐提升美丽指数的步伐不但从未停下,而是拉高标杆,以“美丽中国桐庐先行”为引领,全力打造精致精美的城乡面貌、美美与共的县域特质,推动美丽建设从面子到里子、从形态到实质、从见物到见人的递进跃升,努力实现人人美、处处美、时时美、全域美。
桐庐天生丽质,要做好“美丽+”的文章,“只提升,不折腾”很关键。为此,桐庐把规划作为美丽建设的蓝图和先导,以景区的理念规划全县、以景点的标准建设镇村,切实做到“有项目必规划,无设计不开工”。在县域规划体系的演进、融合、完善过程中,不断落实现代化争先要求;在乡村地区,率先开展全国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试点;在城市重要片区和郊野单元,率先推动“战略规划的高度、多规融合的深度、城市设计的精度、全域整治的效度”有效融合,实现“四度合一”。
(摘编自《桐庐交出美丽浙江建设“优秀”答卷》,《今日桐庐》2021年5月19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振兴,本质上就是乡村发展,就是乡村现代化,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的“四化同步”。
B.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实施,在农业转型升级、生态农业发展、电子商各进村等方面显示了成效。
C.安溪县注重村庄清洁,完成了大量废旧旱厕整治、城乡公厕改造和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等任务。
D.桐庐县的美丽建设严格按照项目规划进行,没有设计的不会开工,坚决做到只提升,不乱折腾。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振兴战略,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个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B.安溪县探索数字农业新模式,其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乡村振兴就能插上翅膀。
C.安溪县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衢江区以家庭农场为载体,注重产村融合,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D.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衢江区注重由点到线再到面,桐庐县注重从外到内、从形态到实质、从见物到见人的递进跃升。
(3)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安溪县、衢江区与桐庐县有哪些相同的经验?请简要分析。组卷:5引用:7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马
冯子豪 ①陈旧的马棚里,圈着匹老马。那马已不像马,像一堆支起的骨头,只有那双浊眼一轮间,我们才能确定它是个活物。马棚外,站着个年过半百的中年男子,他叫老王,是马的主人。他两眼瞅着老马,木呆着,手里的烟袋快要熄灭,半死不活地冒着细烟,但仍含在嘴里。过了良久,他把马从棚里放出,解去了笼头,还了它自由。
②老马出生在20世纪七十年代,接生人就是老王,当时老王是队里的饲养员。老马刚出生,生它的母马就死了,没奶的小马驹是很难成活的,老王见小马可怜,便主动地接受了养活它的责任。那个年代,生活相当困难,老王买了只奶羊,挤羊奶喂小马。人人都说小马不能成活,就连老王自己也不相信小马能活,然而,它居然活了。七八个月后,居然出落成了一匹像样的公马:浑身枣红,白鼻梁、白眉、白蹄、白尾巴梢。村里人有说它是桃花马,是樊梨花的坐骑,也有说它是赤兔马,是关云长的坐骑。唯独老王叫它老马。老王说:“人喊我老王,我喊它老马,怪有趣的。”
③老马性子刚烈,人们很难接近它。刚学拉车时,它十二分不愿意,凭借着力气,它独自拉着大车跑了几里地,最后挣脱了缰绳,把老王从车上掀了下来。跑了一里地,它回头见老王掉倒,又跑了回来,嘴衔着老王的衣领,把老王拉了起来。最后乖乖地跟老王回家,把老王感动得直擦眼泪。老王说:“这马生错了时,要搁三国时代,它必是关云长的坐骑,一定能建功立业,留下美名。”
④在老王的调教下,老马的活样样出色,是万里挑一的好马,就是性子烈,难使唤,一点不好,它就发脾气,把车踢得咣咣响。生产队把它交给了老王,老王是个老光棍,一生没有啥爱好,就喜欢马,尤其喜欢烈马,所以老马正合他的口味。在老王的呵护下,老马越发漂亮,枣红色的毛油光可鉴,白鼻梁、白眉、白蹄、白尾巴梢,鲜亮耀眼,笼头上配上铃铛,装饰着红缨,鞍、瞻、镯、环样样讲究,跑起来就像一团火,架在一朵白云上。
⑤一个黄昏,老王家里有急事,从外地赶着回家,因为天黑,路还很远,老王心里特别着急。车催得紧,老马很理解主人的心情,跑得特别快。跑着跑着,老马突然停了下来,任凭老王吆喝,它屁股往后撒,四腿撑开,紧紧地把拉梢的两匹马往后拽,急得两个伙伴“咴咴”长啸。老王急了,心想:“老马呀老马,你今天是怎么了,存心跟我捣蛋!别怪我不客气了。”老王真的气了,他双手攥鞭,用力甩去,只听“啪”一声,正打在老马的耳根处,老马仍不动,拉梢的两马前蹄跃起,但车丝毫不能前进。老王觉得奇怪,平常老马不是这样的,今天怎么啦?莫非前面有问题?想到这儿,老王跳下车,往前看去,噢,他明白了,路中间躺着个熟睡的孩子,距车不到两米了。老王赶快叫醒孩子,跳上车,老马飞快地跑了。卸车后,老王像往常一样,让老马打个滚,用扫帚给它打扫卫生,发现老马耳根下面,有一道血印。老王心里酸酸的,把老马的头紧紧地贴在脸上,双手紧接,眼泪夺眶而出。当晚,老王没有吃饭。
⑥由于机构的变动,生产队决定卖掉老马。老王说啥也不愿意,甚至于要同队长拼命。但生产队还是在老王外出的时候,把老马卖了。老马被牵走的时候,不时地发脾气,前踢后扒,无人靠近。最后,买马的人把老马骗进马厩,捆了,放在车上拉走了。
⑦老王回来后,听说老马被卖了,忧郁起来,他常常一个人面对天花板,一天不说一句话,有时跑到马厩里转悠。队长说老马被卖到了涡阳,他赶了过去,可是不巧,涡阳人说老马不听使唤,又把它卖到了徐州,他又赶到了徐州,可是没找到。
⑧时间一天天过去,老王也一天老似一天,他到处打听,可就是没有老马的消息。渐渐地老王从寂寞与思念中解脱出来。八年后,生产队施行了责任田,老王有了钱。有一天,他到徐州卖粮,那天人很多,队排得很长,老王来得晚,只好在最后头。他看着漫长的队伍,心里有些急。这时,他觉得背后有人扯他,他本能地用手向后挠了一下,觉得毛茸茸的。他吓了一跳,急忙回头,蓦然间,一个熟悉的名字在他心里腾起:“老马!”他急忙退出队伍,仔细打量着这匹憔悴的马:虽然浑身脏兮兮的,但枣红毛,白鼻梁、白眉、白蹄、白尾巴梢,仍依稀可见。“不错,是老马。”老王有些激动,双眼湿润润的,他急忙找到马的主人,把它买了回来。但老马确实老了,它骨瘦如柴,浑浊的双眼,泪迹斑斑,就像一个病危的老人。
⑨夕阳在天边勾画着,映在老马的身上。老王跟在老马的身后,烟袋锅彻底熄灭了,老王没有再次点燃。老马走走停停,不时地回头看它的主人,浊眼里似乎流出了泪水,终于老马倒下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老马的外貌描写、对老王的神态描写,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自然引出下文老王与老马的故事。
B.小说多处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如“跑起来就像一团火架在一朵白云上”“泪迹斑斑,就像一个病危的老人”。
C.“老马被牵走的时候,不时地发脾气,前踢后扒”,这说明老王调教有方,老马很通人性,奋力反抗不想被卖。
D.小说情节生活化,虽不是在讲述波澜壮阔的故事,但也写得跌宕起伏情节节奏相合,浑然天成,引人入胜。
(2)小说第⑤段老王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作用。组卷:2引用:3难度:0.6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冬不穿白,夏不穿黑”,这是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你知道它包含的科学道理吗?
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五光十色,美丽动人,有红色的花,绿色的草,蓝色的天空……各种物体都具有各自的色彩。可是,这些艳丽的颜色,①
因此,夏天人们都喜欢穿浅色衣服,像白色、灰色、浅蓝、淡黄等,这些颜色能把大量的光线和热辐射发射掉,使人感到凉爽;冬季穿黑色和深蓝色的衣服最好,它们能够大量地吸收光和辐射热,人自然就感到暖和了。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为“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五光十色,各种物体都具有各自的色彩”,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要说明。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组卷:17引用:5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前,在前所未有的矛盾风险挑战面前,我们一次次化危为机、浴火重生,定格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勇毅身影。回首来时路,是“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团结之力,是“风雨无阻向前进”的不懈奋斗,让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人心齐,泰山移”的人间奇迹。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0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