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训练卷五 透镜及其应用》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9/5 10:0:9
一、选择题
-
1.老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组卷:1242引用:48难度:0.9 -
2.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作出的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
组卷:36引用:1难度:0.5 -
3.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4213引用:25难度:0.9 -
4.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30引用:7难度:0.5 -
5.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组卷:2842引用:43难度:0.9 -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40cm处时,在另一侧距离凸透镜40cm处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76引用:21难度:0.7 -
7.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其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组卷:410引用:73难度:0.9
四、实验探究题
-
21.小莉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 (填“A、B、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如图丙中的 (填“1、2、3、4”)。
(3)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 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组卷:632引用:6难度:0.5 -
22.小强同学利用装满水的圆底烧瓶、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
(1)装满水的圆底烧瓶相当于是透镜,小强首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烧瓶前,在墙上看到了如图2所示现象,则在墙上呈现的是烛焰倒立放大的像;
(2)在实验中,小强将装满水的圆底烧瓶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3所示,其中心对着“40cm”刻度,然后分别移动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与烛焰大小相等的像,此时蜡烛位于“23cm”刻度处,光屏位于“57cm”处,由此可知,该装满水的圆底烧瓶的焦距是cm;
(3)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3所示的位置向左移至光具座15cm刻度线处,将光屏向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后会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4)一段时间后,蜡烛被烧短了,发现烛焰的像不在光屏中央,应向调节光屏才能使烛焰的像再次呈现在光屏中央;
(5)小强将烧瓶放在书本前,看到如图4所示的现象,此时烧瓶到书本的距离(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焦距;若要观察到如图5所示的现象,则他要进行的操作是。组卷:63引用:4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