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必修2《第2章 遗传分子的基础》2023年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8/27 0:0:9
一、选择题
-
1.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69引用:52难度:0.9 -
2.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2难度:0.7 -
3.如图4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 )
①表示腺苷
②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③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④表示腺嘌呤组卷:62引用:8难度:0.7 -
4.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之一在于( )
组卷:5引用:4难度:0.7 -
5.20世纪50年代初,有人对多种生物DNA做了碱基定量分析,发现 (A+T)/(C+G) 的比值如表.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能得出的结论是( )
DNA来源 大肠杆菌 小麦 鼠 猪肝 猪胸腺 猪脾 (A+T):(C+G) 1.01 1.21 1.21 143 1.43 1.43 组卷:60引用:6难度:0.5 -
6.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黎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如图中亲代T2菌体已用32P标记。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7 -
7.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9引用:23难度:0.9 -
8.一般情况下,下列各项能用2n表示的是( )
组卷:22引用:7难度:0.7 -
9.用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群细菌中培养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7引用:5难度:0.7 -
10.如图四幅图表示了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理)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相关含量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86引用:18难度:0.5
二、解答题
-
29.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改变,而基因的表达发生可遗传的改变。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高等生物某些基因在启动子(通常位于基因的上游,是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能够决定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上存在富含CpG二核苷酸的序列,称为“CpG岛”。其中的胞嘧啶在发生甲基化后转变成5-甲基胞嘧啶,但5-甲基胞嘧啶仍能与鸟嘌呤互补配对。细胞中存在两种DNA甲基转移酶(如图1所示),从头合成型甲基转移酶作用于非甲基化的DNA,使其半甲基化;日常型甲基转移酶作用于半甲基化的DNA,使其全甲基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甲基化
(2)由于图2中过程①的方式是
(3)小鼠的A基因可编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a基因无此功能(A、a位于常染色体上)。IGF-2是小鼠正常发育必需的一种蛋白质,缺乏时小鼠表现为个体矮小。在小鼠胚胎中,来自父本的A基因能够表达,来自母本的则不能表达。检测发现,这对基因的启动子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的,在卵细胞中则是甲基化的。若纯合矮小雌鼠与纯合正常雄鼠杂交,则F1的表型为
(4)临床上5-氮杂胞嘧啶核苷常用于治疗DNA甲基化引起的疾病。推测5-氮杂胞嘧啶核苷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是5-氮杂胞嘧啶核苷在组卷:18引用:3难度:0.7 -
30.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组卷:1128引用:18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