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松弛感,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工作压力、家庭事务、社会问题时,能够作出有效调整和应对,从而达到情绪上的平衡状态。它不仅是个体自我疗愈的方式,也让我们看到个体与家庭、社会、经济、文化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松弛感”一词在网络走红,起因便是“松弛的家庭关系”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在家庭关系中,舒适松弛成了年轻群体羡慕与追求的理想。这是一种互相关爱、尊重与平和的家庭交往模式,而非“典型式传统家庭关系”——注重尊卑等级以及由此而来的控制与压榨。近代知识精英是通过对过去“封建大家庭”的攻击,为自我独立、存在和人际关系建造基础。即使如今的家庭早已不是传统“大家庭”,但因之产生的伤害、冷漠依旧困扰着年轻人,他们仍会出现难以愈合的原生家庭心理创伤。因此,当他们进入社会遇到新问题时,对原生家庭的讨伐或反思就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
为了应对存在于不同关系中的各种紧绷状态,提倡“松弛”的存在姿态和生活模式获得了关注并且引起人们的共鸣。这其中存在着某种传统文人的美学化在世风格:通过调整身体、心灵和精神的状态,使自身进入一种天然、怡然自得的状态;尤其是它还包含着一种“以淡然应对纷争和压力”的精神,使其形成某种“无为而治”的生活美学……
松弛感涉及复杂的“心理时间”,一种以生产和消费为导向而建构起的“快”时间。大卫•格雷伯在其《毫无意义的工作》中指出,“在没有时钟的地方,人们用行为来测量时间,而不是用时间来测量行为”,一种新的时间观念使得我们不仅被裹挟进技术革命,同时还经受着道德变革。浪费时间成为不道德的行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而产生的紧绷感,让我们感受到行为和存在的意义都被现代时间测量。在诸如“浪费时间”“浪费你自己的生命”等戒律背后隐藏的就是一种制式化的生命价值衡量系统,鲜活而自然的生命成为技术与标准的囚徒,因此“慢生活”和“松弛感”才会引人共鸣。
区别于“躺平”“佛系”等流行词汇,松弛感带着某种妥协性,并不具有鲜明的抵抗特质和“破罐子破摔”的情绪。在自我与家庭、社会发生矛盾时,松弛感会要求我们保持一种中和的状态,维护个体最基本的尊严。即使这种保持尊严的方式某些时候具有掩耳盗铃的性质,也能够为茫然的年轻人提供些许心灵安慰。
松弛感引发了网上关于“松弛”与“紧绷”的讨论。“松弛”与“紧绷”不是某种本质性的状态,而是可以流动变化的。当松弛感成为概念开始流行后,它极有可能成为一种僵化的形式,所以我们应当警惕“用力过猛”的松弛感。
(摘编自新京报书评周刊《松弛感,不仅仅是个体自我疗愈的方式》,有删改)
材料二:
记者:您觉得“松弛感”值得追求吗?
李松蔚:没有什么是值得追求的,追求本身就会把自己变得非常拧巴。现代社会善于制造概念,大家拿这些概念跟自己对比,便会产生对自我的审判。松弛的确很好,但一旦将它用来自我审判,就是一种对自己的暴政。人是没有办法要求自己变成任何状态的。我们的确可以训练自己对事情的反应适度,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没有必要因为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就把自己当成是有问题的。把它当成一个特点就好了。如果说要求自己做一点事情的话,就是当你看到别人松弛的时候,对自己温柔一点,告诉自己,你和对方的环境和背景是不同的,不要有那么多的自我攻击,这就是你成长中被赋予的一种底色而已。
记者:怎么能保证不被这些负面情绪压垮?
李松蔚:这些感受是不会真的把人压垮的。痛苦就会压垮自己吗?紧张就要在微博上检讨自己,甚至去讨伐自己的原生家庭吗?它只是我们存在过的一些印记加到现在的真实反应而已,没有那么痛,我们完全承受得起。人只会被附加在这些情绪之上的一些恐吓,一些虚幻的对于灾难、对于后果的想象压垮。就像焦虑,谁能不焦虑?但是现在告诉你,焦虑会让你不成功,会让你找不到工作,我们会被这些东西压垮,但是焦虑本身就是焦虑。简而言之,我认为,首先不要用不切实际的想象弱化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其次不要将自己的真实感受污名化。我们要给自己多一些时间,对自己好一点,允许任何情绪发生在自己身上。
(摘编自看理想编辑部《“松弛感”,是不松弛也可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青年遇到人生问题时,往往归因于原生家庭,这种模式早已突破近代知识精英们遇到问题时的反思模式。
B.“松弛感”与“佛系”的不同,在于面对矛盾时它带有某种妥协性,要求我们保持中和的状态,且能够疗愈自我。
C.材料一与材料二均表明真正的“松弛”是接纳自我的生命状态,不被外在的现代时间标尺或他者标尺所束缚。
D.“松弛感”只关乎个体,当追求松弛感产生对自我的审判时,李松蔚认为这是对自我的暴政,不必追求。
(2)下列关于“材料一中引用大卫•格雷伯的话”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出随着时间观念的发展,衡量人们行为和存在意义的标准发生了变化。
B.从技术革命进而引发道德变革的角度揭示了人们追求“松弛感”的原因。
C.对“松弛感涉及复杂的心理时间”的观点进行具体阐释与进一步的生发。
D.引用学者观点,让读者深入了解现代社会时间观念,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松弛感”的表现一项是
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B.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D.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空云卷云舒。
(4)近日,随着气温渐低,三五好友“围炉煮茶”成为休闲娱乐界的又一“网红”,引得众人追捧。你觉得“围炉煮茶”能否带来真正的“松弛感”?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组卷:2引用:2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皮 影 二
吕志军 韩虎让人讨厌。菲间休息时,他钻进后台摸绕摸钺、动签子,嬉皮笑脸的,撵都撵不走。哪里有半点儿成年人的庄重稳当嘛!
每次演皮影他都来。锣鼓来响,早早坐戏场了;开演,白纱前看得不过瘾,还挤到暮后,看艺人手中的签儿上翻下撩,左杵右杆。激动起来,韩虎也跟着手舞足蹈。戏演结束,他抢着植电线,收音箱,整戏筐,挡手挡脚。
善存师傅墟开他,说:“趁早滚蛋。五十刚出头儿,正是家里好劳力,这不是游手好闲吗?”善存师傅是皮影戏“非遗”传承人,县城唱影戏“一把手”,戏班的台柱子。
皮影戏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近些年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但善存师傅不信这个邪,他要求戏班“没有观众也开戏”。传了多少代了嘛,好东西得留下嘛。
“要是真没人看呢?”有人打趣。
“那就给老天爷演!”善存师傅心想,咋能没人呢?不是有韩虎吗?就是没有讨厌的韩虎,也能雕皮子嘛。将剧中人物在牛皮上铵刻出面目身形,填染颜色,串联切件制作成皮子,本身就是艺术品。家具齐着,技术全着嘛。
时代变化太快啦,眨眼剧团一个榛一个没了。不说演皮影,就是看皮影的也没有几个了,都去创钱了——白天创,晚上回来想着第二天怎么创。
善存师傅观察着呢。说是不景气,皮影戏还是有人看的,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进了城,对新潮的娱乐不感兴趣,除了抱孙子带孩子又没其他去处,便慢慢聚集了些皮影戏的观众来。老人们听腔儿,看影儿,图的是消磨时间,怀念过去的味儿嘛。
这让善存师傅高兴。他领着戏班在文化广场演戏,一周一次,棒打不挪。精彩处,稀稀拉拉的观众热烈鼓掌,戏班演得更来劲儿。
晚上呢,善存师傅领着戏班的人雕皮子——嵌在框子里挂上墙,那是个趣儿嘛。近段更不一样,观众里添了几张陌生面孔,还有个年轻人,多难得啊!善存师傅对戏班说:“一定要把他们牢牢吸引住!”
可是这当口儿,善存师傅在回家的路上摔了一跤,胳膊折了。影戏全靠两只胳膊“挑签子”,折了胳膊怎么挑嘛!戏班艺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让皮影二上。”
皮影二就是令人讨厌的韩虎。他次次都来,时间久了,戏班人都叫他“皮影二”。“皮影二”是谁?当然是善存师傅。
让皮影二上,甚存师傅坚决不同意。为哈?韩虎正值壮年,上有老下有小,是撑家的柱子。现在演影戏可是一分钱挣不着,要赔上大量时间学技术,记唱词,戏班人少,还得兼倾鼓镜似。善存师傅的三个哥哥就是顾着养家,先后放弃了嘛,把韩虎这个撑家的柱子拉来弄这不创钱还要出钱付电费置买“家当”的营生是害人家嘛。
可是又不能不演,善存师傅一咬牙:“他挑签子,我唱。伤好了撵他走。”
这同演《兄妹开荒》。鼓先响了三下。这是提醒,听戏的停下喧嚣,演戏的准备好手脚嘛。善存师傅看看韩虎。韩虎一头的汗,也斜眼瞟他呢。
“你又不是没鼓捣过。”平素戏班小憩,韩虎偷偷拿了签子比画来比画去,善存师傅没少瞪他,有时也装作没看见嘛。
“我怕……怕坏了师傅名声。”
“我不是你师傅。”善存师傅瑞踢韩虎的脚后跟儿,“脚扎稳,胳膊放松嘛。”鼓点儿起来,甚存师傅开了口:“雌鸡雄鸡高呀么高声叫,叫得太阳红又红,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怎么能躺在炕上做呀懒虫!”
韩虎左手的签子挑动“哥哥”的身段。
善存师傅继续唱道:“扛起锄头上呀么上山岗,上呀……”看到韩虎手中晃动“哥哥”的草帽,肩上的锄头却歪了,甚存师傅急忙要去纠正,由不得“呀”一声低叫——胳膊打着石膏,一伸手便钻心地疼嘛。
“上呀么上山岗,岗上好呀么好风光。我站得高来望得远那么依呀嗨。”韩虎吼着嗓子接上了,把善存师傅那“呀”的一声掩盖了。
“咱们的边区到如今,成了一个好呀地方那哈依呀嗨嗨哎嗨。”
哇,这个讨厌的家伙会唱嘛,甚存师傅瞪大了眼睛:唱戏念做一体,只以为他会舞弄个签子,原来还藏着副好嗓子嘛。
“扛起锄头上呀么山岗,山呀么简上好呀么风光。我站得高来看得远来么依呀嗨,咱们的家乡到如今,成了一个好呀地方那哈依呀嗨嗨哎嗨那哈依呀嗨。”
纱幕上,那浮朴的妹子高高举起锄头挖那厚实的地哦;那懒惰的陕北汉子在妹妹的开导功诚下,终于挥舞起锄头,撑起边区艳阳天了哦。韩虎的唱腔粗犷豪放,明明是练过的嘛。
善存师傅悄悄挪步到了观众堆里。
“边区边区地呀么方地方好,劳动英雄真呀么真不少。行行都能把状元出,当一个农业英雄真呀荣耀。”纱幕上,哥哥妹妹卖力地开荒,深情地歌唱。
观众一齐鼓起掌来,看戏的年轻人也热烈地拍起了手。
善存师傅伤好后举办了收徒仪式,赐了韩虎艺名。仪式上,韩虎呈出一个筐子,说:“妻子儿女都很支持我,给我买了牛皮、刻刀、颜料。”善存师傅打开,是韩虎一笔一画抄的几厚本唱词,还有一摞摞雕了半截或者已经雕好了的皮子嘛。
再过一年,省城“非遗”文化调演,名单里有影戏班。善存师傅在回执主演一糕,庄重地写下三个字:皮影二。
这次他没有带“嘛”。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柱子”在文中出现过两次,分别是台柱子、顶梁柱的意思。前者指皮影二在家庭中的地位,后者指善存师傅在戏班子里的地位。
B.“白天创,晚上回来想着第二天怎么刨”中的“创”指赚钱,展现了皮影戏不受重视、不景气的现状,为下文皮影二登台表演的情节创设背景。
C.“一定要把他们牢牢吸引住”,“他们”指陌生观众。善存师傅希望通过精彩的皮影表演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皮影戏,并有人传承皮影戏。
D.“善存师傅悄挪步到了观众堆里”和“这次他没有带嘛?”,间接表达了善存师傅对皮影二的表演能力的认可,突出了皮影二的表演功底扎实。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韩虎让人讨厌”这句话起笔不凡,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给读者留下悬念和遐想,有吸引读者的作用。
B.善存师傅先前骂皮影二“趁早滚蛋”,后来心想“不是有韩虎吗”,这些看似矛盾的表述,其实表现了善存师傅对皮影二的关爱。
C.皮影二表演时,“观众一齐鼓起掌来,看戏的年轻人也热烈地拍起了手”,说明皮影戏必将赢得年轻人的喜欢,未来可期。
D.善存师傅“举办了收徒仪式”与“我不是你师傅”前后呼应,对比鲜明,点明皮影戏后继有人、皮影手艺不会失传的主题。
(3)皮影二后来为什么能参加省城“非遗”文化调演?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皮影二和善存师傅,谁是作品的主人公?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组卷:3引用:6难度:0.7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请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魏有隐士曰侯赢,华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牟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牟。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甜,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赢之为公子亦足矣。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率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居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B.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黎十余年/
C.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D.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子,文中对诸侯儿子的称谓。信陵君魏无忌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B.“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与“吾尝终日而思矣”(《荀子•劝学》)中“而”字用法不同。
C.春秋战国时一般以左为尊位,后以虚左指留着尊位以待贤者。古代官员左迁意味着官职晋升。
D.“愿枉车骑过之”“不宜有所过”两句中“过”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礼贤下士,无论士人有无才能或无论才能大小,他都谦恭地按照礼节同他们交往,从来不敢因为自己富贵而轻慢士人。
B.侯赢为了观察、考验信陵君,故意表现得很没有礼节。他毫不谦让地径直坐上信陵君的车,让信陵君绕道陪自己去看望朱亥。
C.把侯赢接到家后,信陵君向魏国的将相、宗室等宾客一一介绍侯赢,并到侯赢面前祝酒,最后又拜侯赢为上等宾客。
D.在侯赢看来,朱亥其实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但因一般人不了解他,所以朱亥埋没在屠户中间,侯赢再三建议信陵君去请朱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②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组卷:3引用:2难度:0.6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堂成
杜甫①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②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③【注释】①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底来到成都,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此诗便是那时所作。②桤林:桤木林。桤,桤木,一种落叶乔木。③扬雄宅、《解嘲》:扬雄,西汉文学家,学者,蜀郡成都人。扬雄宅又名草玄堂。扬雄埋头撰写《大玄》,有人嘲笑扬雄只知写《大玄》,但没有任何禄位。扬雄写《解嘲》剖白心迹。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草堂的环境背景:背向城郭,邻近江水,坐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
B.乌飞燕语,景语皆情语,诗人以他自己的心情,来体会禽鸟的动态,似乎禽鸟也与诗人同感。
C.作者将自己草堂与扬雄宅比较,认为自己避乱于此,心态与扬雄不同,无意写《解嘲》。
D.全诗从草堂营成说起,最后仍然回到草堂结束。“堂”“宅”呼应,关合之妙,不见痕迹。
(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组卷:0引用:2难度:0.6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9分)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
(2)《归园田居(其一)》中揭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主要原因的句子是“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忧愤之作,其中“
(4)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
(5)曹操《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句子来表现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的句子是“
(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出诗人绝不卑躬屈膝、蔑视权贵的诗句是:“
(7)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
(8)《登高》中“
(9)李清照《声声慢》中“组卷:2引用:2难度:0.9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15.对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8
四、作文(60分)
-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贫少年傅雷,第一次走进同学家的花园洋房,为别人那好过自家睡床百倍的高档木地板震惊不已,回家向寡母哭诉。母亲平静地告诫他:不必羡慕人家漂亮的地板,只要我们不卑不亢有尊严地好好活着,任何漂亮的地板都可以踩在脚下。一句话改变了傅雷自卑的心理,成就了他一生傲视同侪的翻译事业。
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沉沦,即便卑微如尘埃,也决不扭曲似蛆虫,这是做人的基本底线,也是自尊的朴素体现。齐国太史不惜被杀头,也要坚持把“崔杼弑君”写进史书。苏武留胡19年,持节不屈,不辱使命,自尊融入血液,才书写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辉煌篇章。他们的代价虽大,却把尊严深深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处在波谲云诡的社会变革时期,我们该怎样有尊严地工作、生活?上述材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意义?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3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