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南宋是古典文化的高峰,思想上产生了朱熹、陆象山这样的理学大师,诗坛产生了中兴四大诗人,词坛也有李清照、辛弃疾等大词人,唯独古文语焉不详。南宋的古文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本文试从吕祖谦古文选本《古文关键》透露的信息探讨南宋古文的转型与新样古文的形制。
②《古文关键》是南宋著名的教育家吕祖谦编选的古文教材。我们在是书中却很少看到关于唐代儒学复兴和意识形态的内容,对文以载道的过分要求,而这些是韩柳欧非常强调的,这是第一个转型,是由道到文的转型。吕氏《古文关键》不关道德一事,《四库总目提要》也评论:“祖谦此书实为论文而作,不关讲学。”文人们开始非常看重自己文章的独立存在价值。编写与阅读古文选本成为时尚,宋代也出现了100种左右的古文选本。
③南宋古文的第二个转型是对文法的强调。从《古文关键》开始,古文从神圣的复兴儒学的神坛,从形而上的高大上下沉到形而下的作文法。《古文关键》卷首叫《看古文要法》,第一部分《总论看文字法》,“第一看大概、主张,第二看文势、规模,第三看纲目、关键……第四看警策、句法”。案例部分又是“看韩文法”“看柳文法”“看欧文法”“看苏文法”……
④第三个转型是厚今薄古。《古文关键》一改唐人只取秦汉古文的传统,变为只取唐宋八大家古文。欧阳修疑经疑古,王安石制《三经新义》,苏东坡提倡自由的思想与自由的书写,全都是推崇当代文化。南宋人对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从学习的角度继承,特别推崇欧苏又能自成面目,特别强调事功之学、制度之学。秦汉派古文艰涩难懂,唐宋八大家古文则明白晓畅,便于实用。南宋事功派继承了八大家的明白晓畅,这是一种近代化、实用化的语言趋势,也是平民化、世俗化的时代要求,结合事功的主题,成为南宋散文的时代面貌。
⑤第四个转型是古文的主战场从意识形态下沉到科举。说起科举辅导,吕祖谦比同时期的老乡陈傅良还要稍逊。陈傅良以科举文辅导名震一时,他编著的服务于科举的古文选本《八面锋》也红极一时,《四库提要》评此书曰:“相传此为傅良所撰……皆预拟程试答策之用,非欲著书,故不署名耳。宋人好持议论,亦一代之风尚,而要其大旨,不失醇正……是编虽科举之书,专言时务。”科举文与古文互相借重,互相煽动,是典型的新样古文。新样古文对南宋古文运动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古文关键》中提出了“有用文字,议论文字是也”这样违背纯文学的观点,恰恰体现了科举文的特点。议论文对科考最有用。
⑥第五个转型体现了商业文明的时代特点。从《古文关键》的多处矛盾来看,可能由书商最终出版定稿,他们从吕祖谦谈文的语录、授课的讲义、课堂评点的古文组合剪辑成《古文关键》一书。当时该书比较畅销,可能有二卷本,还有二十卷版本。实际上不管书商有多少“神操作”,不管其多么粗制滥造,但它价格便宜,且大量印刷,推动了古文的普及,促进了文化的普及。评点者将文本阅读感现场表达,随机标注在文本,可以是即兴的、感性的,也可以是理性的。读者借助这些标抹符号以现场体会评点者的感受,所以选本格外真切。到清代,古文选本600种,而成熟的选本大部分有评点,古文也找到了它最佳的存在方式,最终延续为今天中小学教材中的文言文。
(选编自马茂军《<古文关键>与南宋古文转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复兴儒学、文以载道”的古文在整个宋代转型为“为论文而作,不关讲学”的古文。
B.“形而上的”指复兴儒学神圣使命的传统古文主张,“形而下的”指新样古文的主张。
C.科举辅导上陈傅良比吕祖谦名望略高,故《八面锋》比《古文关键》的水平也要略高。
D.从《古文关键》可能有多个卷本等的矛盾现象看,说明其书是由书商最终出版定稿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南宋“古文”与同时期的文化高峰“理学、诗学、词学”作比较,提出问题。
B.文章分析《古文关键》转型信息时,各段均用了比较分析,体现了作者的研究深度。
C.文章紧扣《古文关键》透露的信息,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证,阐述思路清晰有力。
D.第④段第⑥段在阐述南宋古文发展变化的各种转型特点时,均提到了选本的时代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文关键》的选文标准不再以“文以载道”为宗旨,而比较看重文章自身的价值。
B.“秦汉派古文艰涩难懂”,故《古文关键》选八大家的文章而没有选秦汉人的文章。
C.“有用文字,议论文是也”的观点,也是新样古文的选文特征,推动了古文的发展。
D.读者借助评点者在书中留下的各种标抹符号,感受评点者的阅读感,因而格外真切。组卷:16引用:6难度:0.6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3年数字经济产值将占到全球GDP的62%,全球将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已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成为转型升级驱动力,同时也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数字经济作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正逐步渗透蔓延至各行各业,目前数字经济在其他产业领域的应用带来的效率增长和产出增加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摘编自《云计算--推动数字经济深入发展的重要引擎》,光明网,2021年3月16日)材料二:
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工业互联网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培育新动能、把握新机遇、开辟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集关键基础设施、全新产业生态和新型应用模式于一身,体现了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的变革力量,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着力点。
平台是工业互联网生态的关键,我国工业互联网已经形成了“平台+”生态体系,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获得各方高度认可,特色型行业和区域性平台快速发展,专业型平台不断涌现。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在石化、钢铁、高端装备等30多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实现深度应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据测算,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约为3.1万亿元。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
(摘编自《工业互联网助力数字中国建设》,《人民日报》2021年2月18日)材料三:
数字技术让不少大企业享受到“数字红利”。富士康打造的灯塔工厂因数字技术的使用,生产效率提升30%,库存周期降低15%……然而,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进度和程度明显落后于大型企业,绝大部分都还没能享受到“数字红利”。
周桐宇建议,降低数字服务门槛和成本,加快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对前沿数字技术进行有效整合,提供一整套包括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智能金融服务在内的解决方案,将可以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门槛和成本。
陈增敬呼吁,数字经济时代来临,数据关乎国家安全。要防范数据外流,加快制定数据法律,明确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存储权、交易权、定价权、监管权等内容。同时,也要防范数据垄断,尤其是大型平台公司拥有更多的数据资源,从而形成事实上的垄断优势,在平台公司搜集数据时应遵循授权和最小必要原则;要建立数据安全体系,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计算、可视化等各环节的权限和加解密,应加强我国密码算法基础研究,建立中国算法库,形成中国数字理论体系。
(摘编自《统筹发展与安全,数字经济才能走得更远》,《科技日报》2021年3月10日)材料四: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显示,2019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出口)规模达到31925.9亿美元,逆势增长3.75%,占全球贸易比重上升至12.9%。2020年疫情暴发后,数字贸易发展进程进一步加速,预计2021年数字贸易仍将在世界经济复苏中发挥重要作用,围绕其展开的博弈也将影响未来各国经济复苏和增长前景。
目前,世界主要大国围绕人工智能、云计算、5G、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已经展开了激烈竞争。只有率先掌握了先进数字技术的国家,才能在数字贸易领域的激烈竞争中掌握先发优势。
数字贸易竞争及其规则博弈走向,对未来世界经贸产业格局将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贸易是我国赢得未来数字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更是制度型开放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突破口。我国应服务于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相关制度建设和顶层设计,明确数字贸易政策及对外谈判立场,积极参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与经贸谈判,努力突破美欧可能形成的“规则合围”压力,强化规则主导权。
(摘编自《数字贸易:经济复苏新动力,大国博弈新前沿》,《经济参考报》,2021年3月16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逐步渗透蔓延至各行各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B.我国网民规模庞大,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程度高,这是数字中国建设必不可少的前提。
C.数据安全关系重大,政府要加快制定数据法律,防止数据外流;也要防范各大平台公司数据垄断。
D.数字贸易是我国赢得数字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我国提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也与此相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预测,2023年数字经济产值将占到全球GDP的62%,这标志全球进入数字化经济时代。
B.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实现深度应用,将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C.因数字服务门槛和成本较高,绝大部分中小微企业无法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红利。
D.前沿技术竞争激烈,只有率先掌握了先进数字技术,才能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获得先发优势。
(3)2021年我国要在数字贸易竞争中获得优势,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组卷:5引用:3难度:0.6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长跪大别山(节选)
曾剑 奶奶要死了,我给干爹打电话。千爹叮嘱过我,说一旦奶奶“快不行了”,一定告诉他。
干爹是麻城人,早年闹革命来到红安(时称黄安)七里坪,结识了奶奶。据说革命时期,奶奶曾帮助过他,对他有恩,他认奶奶为干娘,叫她娘,干爹对我和奶奶好,总是给钱给物。关于他与奶奶的交情,我问过奶奶。奶奶说,没啥,没啥,然而,眼睛却潮润了。我知道这里面有秘密,不仅仅是奶奶帮过他那么简单,但奶奶不说,我也就不问。
埋葬奶奶那天,干爹没有回武汉,他留了下来,为奶奶守孝。干爹说,孩子,我跟你讲奶奶的故事吧,你奶奶是个大人物,她了不起……
1927年初冬,七里坪郊外,一股匪军三百余人,追赶着一个年轻人,领头的喊,他是头,抓活的,抓活的!领头的匪军大脑袋,大嘴咧开,活像一只站立起来的蛤蟆精。
枪声在那个年轻人的头顶雨点般响起,那不是要命的枪声,子弹都打在他的头顶或脚下。
同他们的喊话一样,他们要抓活的。
年轻人奔跑在七里坪镇狭窄的街道上,在街角拐弯处,在他的前方巷子,一扇门突然打开,一个娇小的女人的身影探出来。当年轻人跑到她跟前时,那个女人的手,像一只鹰爪,死死地抓住他。
这个女人就是我的奶奶。奶奶极快地将年轻人拽进屋,将他推进夹层墙藏起来。七里坪地处大别山南麓,天台山脚下,这里群山环绕,匪患众多,不少人家有藏身的夹墙。
很快,门外的脚步声洪水般逼近,继而远去,消失在幽长的街道。这时候,夹墙的门被打开,奶奶将年轻人拉出夹墙。她打开后门,门口是繁密的竹林,竹林连着山,山上全是树。奶奶对年轻人说,快,从后门走,他们往北去了,一会儿他们没抓到人,还会回来。你进到林子,往南跑,一直往南。
年轻人一路向南,连夜跑到木兰山,与失散的战友会合。
年轻人率部队打回七里坪时,才知道,那天他能逃脱敌人的追捕,并非仅仅是我奶奶家那堵夹墙。真正救他的,是我的二伯。他被我奶奶推进夹墙时,奶奶顺手摘下他的帽子,把它戴在我二伯的头上,奶奶让我二伯装扮成这个年轻的红军,向黑溪山飞奔,白腿子匪军在七里坪三里外的黑溪山追上了他,他们发现抓错了人,在黑溪沟畔杀害了他。
干爹突然停止他的讲述,望着我,表情凝重。他说,孩子,那个被白军追杀的年轻人就是我。干爹处于极度的悲痛之中,他努力地控制情绪,想自己平缓下来。但他没能够,他懊恼地说,我当时躲在夹墙里,并不知道外在发生的一切。
干爹自己也是为了引开敌人,保护战友,跑上我家门前那长长的巷道的。
那年,干爹带着中国工农红军鄂东军的一支,在七里坪一带秘密行动,发动红军,为上级密谋的黄(安)麻(城)起义做准备。不久,干爹遭叛徒出卖,身份暴露,他和他的部队,被国民党民团和红枪会匪徒数千人围堵追杀。他为了保存实力,下令分散突围。他故意暴露自己的身份,引开敌人,以便更多红军突围,直至来七里坪,被奶奶救下。
干爹从木兰山带着红军杀回七里坪时,是七天后的事。干爹说,那时,我二伯的尸首还挂在黑溪沟边的古松树上示众。几个白腿子大兵在尸首旁巡逻,等待红军“上钩”,干爹一声令下,杀死了他们。干爹抢回了我二伯的尸首--尸首分离,被砍成四截,在树上像悬挂的风干的腊肉,惨不忍睹。干爹把我二伯的尸首运回来,埋在我家后山坡。
那段时间,我大伯为了生计,从七里坪倒水河放排,直下汉口。大伯回来后,听说他二弟的死,拿起砍刀,要去城里同白军拼命,干爹拦住了他。干爹说,兄弟,现在给二子报仇,无异于鸡蛋碰石头,时机不成熟,白送性命。我大伯低头不语,在那儿生闷气。干爹说,要不,你跟我干革命吧。我们的队伍人多,保准能给你兄弟报仇。大伯不敢做主,看一眼奶奶,奶奶说,去吧,跟着你大哥干革命。
这个晚上,我的大伯拥有了一套军装、一杆长枪。这年冬天,黄麻起义的枪声打响,大伯战死黄安城。
战争局势紧,从攻城到外围战斗,牺牲的战友多,可怜我大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干爹说,他的确是牺牲了,他的战友看见他牺牲了,战友当时顾不上他,后来,就分辨不出谁是谁了。
大伯留在这个世上的,只有我家山后他坟里的几件衣物,还有红安烈士陵园烈士墙上,他的名字。
我忍不住哭出声来。奶奶太苦,奶奶太累,奶奶忍受着这么大的痛,却从来不说。她眼瞎了,可她不是哑巴。但多年来,她几乎把自己活成了哑巴。偶尔,我听她自言自语:黑溪山那么大,二子那么熟悉,咋没逃了呢?
每天,太阳落山那一刻,奶奶打开后门,朝着后山坡儿子们的坟地张望,是她必有的举动。她是在唤儿回家。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围绕奶奶与干爹的交情展开情节,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普通百姓对革命的支持与付出,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
B.小说注重语言的锤炼。如文中加点的“探”“拽”“推”三个动词,准确地表现了奶奶救助干爹时的谨慎与果断。
C.小说叙写了二伯被害的惨状和大伯牺牲的情形,分别表现了敌人的残忍和战争的惨烈,也为小说增添了悲壮色彩。
D.失去孩子的奶奶“几乎把自己活成了哑巴”,既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也突出了她强忍痛苦保守革命秘密的伟大。
(2)小说中的“干爹”主要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奶奶”的一生是怎样被完整地叙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组卷:12引用:8难度:0.5
三、语言表达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松柏树在严寒的冬天还能枝繁叶茂呢?这是因为松柏树有能够御寒的特质。松柏树原是寒带和高山生长的树木,因为①_______,最终具备了强大的抗寒能力。松柏树的叶一般都呈针形、线形或鳞片形,由于叶片面积小,能锁住水分,因而水分不容易蒸发散失。同时,松柏树叶片内水分少,又含松脂,当气温降低时,可以很快地使细胞液浓度增大,增加糖分和脂肪以便防冻。所以,即使在冬季,松柏树也不会因缺水而干枯,保证了树木的生机永存。
其实,②_______,每片树叶达到一定的年龄就要脱落,松柏树也不例外。它们的树叶也是要衰落的,只不过松柏树的叶子生命周期长,可生长3-5年,脱换时又是互相交替,③_______,老叶才次第枯落,保持冬夏常青。
由于冬天气温低,叶内叶绿素的生成受到限制,能减弱叶内的光合作用,使树木的生理活动变得缓慢,这对于保证松柏树安全过冬是非常有利的。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概括松柏树在严寒的冬天还能枝繁叶茂的原因,不超过70字。组卷:6引用:4难度:0.5 -
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2年,时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的卢新宁应母校北京大学之邀,以学长的身份于北大中文系的毕业典礼发表演讲《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她说:“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20多年的社会生活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怀疑的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
学者徐贲撰文《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评论卢新宁的观点:“怀疑本身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所有的‘信仰’,都必须建立在一些具有恒久而普遍意义的价值之上。人们只有确信这些基本价值,即使在现实生活中眼见无数糟蹋、破坏这些价值的行为,但仍然对这些价值坚信不疑的时候,他们才可以说是真正具备了信仰。”
请综合分析上述材料,以“在怀疑的时代,我这样信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组卷:11引用:7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