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2023年单元测试卷(2)
发布:2024/7/28 8:0:9
一、选择题
-
1.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73引用:2难度:0.5 -
2.下列光路图以及对光路图的解释均正确的是( )
组卷:1072引用:13难度:0.5 -
3.下列有关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405引用:5难度:0.5 -
4.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530引用:19难度:0.5 -
5.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 )
组卷:393引用:48难度:0.5 -
6.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
组卷:86引用:11难度:0.8
四、实验探究题
-
19.玲玲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玲玲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
(2)玲玲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线处,将蜡烛和光屏移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成像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3)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此时只要向 移动凸透镜即可继续做实验。
(4)玲玲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移至 cm刻度线处,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5)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呈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左/右)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并保持近视眼镜的位置不变,玲玲更换另一个凸透镜,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那么此凸透镜的焦距应 (大于/小于)10cm。组卷:109引用:2难度:0.5 -
20.小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与老师一起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睛,光屏模拟视网膜,通过对水透镜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的厚薄。蜡烛、光屏和水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2)三者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的实像。此时水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
(3)用水透镜模拟正常眼睛,将图甲中的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0cm处,光屏不动,此时应对水透镜(选填“注水”或“抽水”),使其焦距变(选填“长”或“短”),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4)用水透镜模拟爷爷的老花眼,如图乙所示,若爷爷不戴老花镜时恰好能够看到图中位置上的蜡烛,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安装上适当度数的老花镜的镜片,则爷爷将能看清蜡烛位置(选填“左侧”或“右侧”)的物体。组卷:491引用:9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