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2024年单元测试卷(6)

发布:2024/10/17 15:0:1

一、文言文阅读

  • 1.文言文阅读。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选自《论语•季氏》,有删改)【注释】①季氏:季康子,春秋鲁国大夫,把持朝政。②颛臾:小国,是鲁国的属国③冉有、季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家臣。冉有,名求,字子有。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两人都为孔子弟子。④东蒙主:主管祭祀蒙山的人。⑤周任:上古时期的史官。
    (1)根据文章,进行推断。
    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的“有事”,指的就是文中哪个词?
    ②“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中的“费”是动词,还是名词?说说你推断的理由。
    ③哪个成语出自“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2)借助工具书,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④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3)针对冉有的托词“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批评?
    答:①引用周任的话批评冉有他们:
     

    ②用比喻的方法批评冉有他们:
     

    (4)孔子借批驳冉有的辩解“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提出了什么样的治国主张?他认为季氏伐颛臾的实质是什么?

    组卷:3引用:2难度:0.5

二、语言文字应用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语句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孟子在其“仁政”制度思想中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里有可贵的“民贵”“民本”内容,体现了孟子的仁爱精神。“为仁由己”“推己及人”“扩而充之”施之个人的修身养性未尝不可,但是欲“以不忍人之心”“发为不忍人之政”,借此来要求当时的统治者成为“圣君明主”,并“施仁政于民”,“故推恩足以保四海”,显然甲
     
    。况且,他的“民本、民贵、君轻”之说也有乙
     
    。既然“君轻”,何以终其一生,惶惶不可终日,周游列国,游说君王,而不似墨子游走于臣民之间呢?听其言,观其行,庶几近之矣。纵观中国历史,“暴君、昏君”史不绝书,而“圣君明主”却凤毛麟角。孔孟之道丙
     
    ,而对其“兽性”却过于低估;殊不知,没有约束的制度或权利必然导致专制与滥用。这种泛道德化和道德先验主义的价值取向与本体预设,将人性之善的可能性推导为必然性,将使然视为当然;无不令人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即。
    (选自《孤独的孟子》)

    组卷:59引用:7难度:0.6

二、语言文字应用

  • 5.下面是部分影视剧中几个片断的台词,请找出两处人物称谓有误的地方,表明其序号并改为正确的称谓。
    片断一
    孔  子:子路①啊,在谦虚好学这一点上,你要多向颜回看齐啊!
    子  路:夫子②教诲的是,由记住了。
    片断二
    汉武帝:太史令③,你对李陵投降匈奴这件事有何高见哪?
    司马迁:承武帝④垂问,在微臣看来,李陵投降只是权宜之计……
    片断三
    刘  备:诸葛亮先生⑤,久仰大名,见您一面可真不容易呀!
    诸葛亮:刘皇叔⑥驾临草庐,小生荣幸之至!

    组卷:32引用:6难度:0.5
  • 6.下面是某校为举办“孔子诞辰纪念日”大型活动而构思的框架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答:
     

    组卷:14引用:7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