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 回延安》2020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5/1/1 2:30:2

一、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71引用:3难度:0.8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看到了!看到了!远处并不太高的一座山上,有一座并不太高的塔。恰逢正午时分,一灿烂阳光照在塔身上。在我的眼里,那塔可以与太阳光美:在时空的长河里,发出耀眼的光
          看到了!看到了!这里就是延河,里面的水已难以盖住黄土色的河床。河岸上的老梨树身上,为数不多的枝丫好像刚与凋落的叶子告,几个熟透的梨在向我招手。
          看到了!看到了!这就是毛主席和周总理走过的桥。过去这座桥很小也很窄,听说那年周总理从北京陪同外国贵宾来延安,他老人家乘坐的轿车陷在桥上,是乡亲们喊着号子帮忙推过来的,总理当即指示要把桥修好。新桥修好后命名为“总理桥”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抹(mǒ) 别(biè)
    B.抹(mò) 别(bié)
    C.抹(mò) 别(biè)
    D.抹(mǒ) 别(bié)
    (2)依次填入这段文字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媲 ②亮
    B.①比 ②芒
    C.①比 ②亮
    D.①媲 ②芒
    (3)文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组卷:51引用:1难度:0.5

三、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 3.给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________在心窝上。
    (2)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
    (3)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

    组卷:397引用:6难度:0.7
  • 4.对下面各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③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组卷:73引用:1难度:0.8

四、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0分)

  • 12.《回延安》中,谈谈你对诗句“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的理解。

    组卷:15引用:1难度:0.1
  •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信天游,不断头
    高宝军
          ①走进沟壑纵横的陕北黄土高原,就像走进了民歌的世界、信天游的海洋。
          ②你听,山梁梁、沟洼洼、垴畔上、场院里、锅台前,处处有歌声;你看,放羊的、打场的、耕地的、送粪的、烧砖的、绣花的,个个是歌手。歌手不分老小: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歌唱不论时日:年初唱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又开口。
          ③这个圣人布道遗漏的偏僻山区,这个畜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的独特地域,由于地广人稀的居住环境、多旱少雨的自然气候、荒凉瘠薄的土地条件,穷苦人为了养家糊口只能是:吆驴赶马搞驮运,背井离乡走口外,长年累月当长工……那单调艰苦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们养成了一种以歌抒发情感的习性。那苦中带乐的腔,唱中带哭的调,酸中带甜的词,豪中带野的味,把陕北人的豁达、直率、质朴、粗犷和热情全都表露了出来,真乃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文化!
          ④年龄不同,歌声也不同。中年男人的歌中多豪迈,开口有英气,行腔走流云:“一亩高粱打八斗,碾碎高粱酿好酒。酒坏君子水坏路,神仙也逃不脱酒的手。”中年妇女的歌中有柔情,歌从口中出,情在心上流:“腊月里冻冰正月里消,二月里鱼儿水上漂。水上漂呀水上漂,想起我的丈夫好心焦。”老婆以歌教男人,宽容里有规劝,贤惠中多虑忧:“雪花打墙冰盖房,露水夫妻不久长。”
          ⑤但这些都不是唱民歌的主力,主力是年轻人。年轻人多情,主打歌自然是情歌。情歌的内容大多表现真实,但也有诙谐夸张的,这些情歌通俗而不粗俗,大胆而不出格,形象逼真,神韵无穷。男的看上女的,眼里看,心里想,嘴里就会自然地吟唱:“二妹子好来实在是好,走起路好像水上漂。”“你穿个红袄袄硷畔上站,把我们年轻人心扰乱。”女的看上男的,口里不说,歌声从心底油然而起:“马里头挑马一扳手高,人里头挑人数上哥哥好。”“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
          ⑥陕北民歌像陕北人的性格一样明快、直爽,柔如春江水,劲似梁上风,乐时冲天笑,悲来动地哀。“打碗碗花儿就地开,有什么心思咱慢慢讲来”,多么细腻的感情;“揽工人儿难,揽工人儿难,正月里上工十一月里满,受的是牛马苦啊吃的是猪狗饭”,多么有力的质问;“当官的胆小有钱的愁,穷光蛋不唱怕个球”,多么豁达的胸襟!
          ⑦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这个山连着山、沟套着沟的黄土高原,民歌究竟有多少种唱法,谁也说不清。除了情歌、小调之外,还有很多歌和劳动紧密相连,扭秧歌老汉唱的秧歌腔、犁地时农人唱的回牛曲、工地上民工唱的号子音,一样样情似深秋高山淌流水,一首首韵如阳春田野飘白雪,听得不会唱歌的人也不由得跟着哼几声。
          ⑧陕北民歌是世界上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民歌,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她曾和人民军队胜利的号角一起,从陕北高原出发,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她已和五星红旗一起,漂洋过海,传遍七大洲、四大洋;随着中华文明的振兴,她将和五千年的灿烂历史一道,从现在走向未来!
          ⑨唱不完、听不厌的信天游呀,永远回荡在家乡陕北的山沟沟、峁梁梁,回荡在我的脑海里、心田上。
    (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信天游“唱不完、听不厌”的?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来引用具体的民歌?试阐述理由。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信天游,不断头》的含义。
    (5)【写作实践】请你也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一个不少于100字的片段。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