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沈阳一中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八)
发布:2024/7/13 8:0:9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名称 分布或来源 功能 A 通道蛋白 分布于生物膜上 运输物质(如某些离子、水分子等) B RNA聚合酶 分布于细胞内 催化RNA的合成 C 抗体 由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合成 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D 细胞因子 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合成 参与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组卷:57引用:6难度:0.7 -
2.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76引用:10难度:0.5 -
3.在动物细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着丝粒位置存有一种SGO蛋白,主要保护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粘连在一起的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该水解酶在间期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存在,分裂中期开始大量起作用)破坏,从而保证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与分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2引用:3难度:0.5 -
4.疲劳是机体复杂的生理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其可能与神经元的凋亡、ROS(活性氧)的积累有关;脑组织缺氧是引起中枢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辣椒素是辣椒的主要成分,科研人员以正常鼠、缺氧处理模拟疲劳小鼠为实验材料,对辣椒素抗疲劳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1,辣椒素作用机制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4引用:3难度:0.6 -
5.如图为二倍体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显微图像,关于此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6.松墨天牛是取食黑松的钻蛀性害虫。黑松被松墨天牛机械破坏或取食时,会产生对松墨天牛有毒的单宁进行防御,而松墨天牛的单宁解毒系统会被激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8引用:5难度:0.7 -
7.如图表示基因表达过程中决定异亮氨酸的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情况。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从5'到3'方向阅读)与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配对。反密码子与密码子配对时,密码子的第一位、第二位是严格按照碱基配对原则进行,而第三个碱基配对不严格,特别是tRNA反密码子中除A、G、C、U外,往往在第一位出现次黄嘌呤Ⅰ,Ⅰ可以与U、A、C形成碱基配对,这种现象称为密码子的摆动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9引用:6难度:0.6 -
8.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植物生长调节剂也需要通过受体才能发挥作用。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1引用:7难度:0.7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
24.四尾栅藻是一种淡水藻类,繁殖快、适应性强,可作为制备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之一。为提高四尾栅藻油脂含量,研究人员将从含油量高的紫苏中获得的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DGAT1)与pBI121质粒构建表达载体,经转化成功获得高产油脂四尾栅藻,主要研究过程如图,其中DGAT1-F(5'-GCATCTAGAATGGCGATCTTGGACTC-3')和DGAT1-R(5'-CGGATCCCTACCTTGCACTAGCTTTTC-3')是以DGAT1基因为依据设计的一对引物,1acZ基因编码产物在X-ga1和IPTG存在下,可以产生蓝色沉淀,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呈现白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BamHⅠ 5′G↓GATCC3′ SacⅠ 5′GAGCT↓C3′ XbaⅠ 5′T↓CTAGA3′ EcoRⅠ 5′G↓AATTC3′
(2)研究中,在保存DGAT1基因时,将克隆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的优点有
①稳定保存
②准确复制
③快速表达
④方便取用
(3)过程③经转化的大肠杆菌通过
(4)为检测表达载体转化四尾栅藻的情况及确定目的基因是否表达,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表。实验步骤 简要操作过程 初筛培养 经转化后的四尾栅藻接种于含① ② 在BG11固体培养基上分别挑取数个单藻落接种至BG11液体培养基中光照摇床培养,编号备用 PCR验证 收集四尾栅藻藻体,提取基因组DNA,以DGAT1-F和DGAT1-R为引物,进行PCR验证,未转化的四尾栅藻作对照 油脂含量测定 利用索氏抽提法分别测定③ 结果处理 统计并比较PCR验证结果及藻体中油脂的含量 组卷:22引用:1难度:0.6 -
25.水稻(二倍体,2n=24)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现全球气温升高使水稻减产,研究人员预通过诱变育种获得耐高温水稻。
(1)将基因型为aa的耐高温隐性突变体水稻甲与染色体缺失一个A基因的不耐高温的野生型(WT)水稻杂交得F1,已知不含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的受精卵不能发育,若将上述F1进行随机杂交,F2中耐高温水稻的出现概率是
(2)为确定突变体乙突变基因的突变位点,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如下图所示。图1中F1产生配子时,3号染色体会由于染色体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进而产生多种花粉,经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获得F2纯合重组植株R1~R,对WT、突变体乙和R1~R5进行分子标记及耐高温性检测,结果如图2、图3所示。经过分析可知,耐高温突变基因位于
(3)当该植物体细胞同源染色体中缺失一条染色体时,称为单体(染色体数为2n-1),可用于基因定位。现有一耐高温单基因隐性突变体丙,为定位其耐高温基因的位置,以纯合野生型水稻为材料,需人工构建的
①实验思路:
②预期实验结果:组卷:39引用:6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