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琴江中学九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

发布:2024/11/19 5:0: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 1.如图是2020年3月23日~25日济南和青岛两地的气象信息。由图可知:沿海城市青岛的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城市济南的昼夜温差却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砂石具有不同的(  )

    组卷:545引用:5难度:0.6
  • 2.已知水银的熔点为-39℃,当水银温度计的示数由10℃降低到0℃时,下列关于温度计内水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298引用:5难度:0.8
  •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当开关闭合时,接在a、b间标有“6V2W”的小灯泡L1恰好正常发光;若保持R不变,将L1换成另一只标有“6V3W”的小灯泡L2,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2工作时消耗的实际功率(  )

    组卷:900引用:6难度:0.7
  • 4.“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的抢答比赛,以下选项应抢答“对”的是(  )

    组卷:390引用:11难度:0.6
  • 5.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5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中,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滑片位于a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44引用:5难度:0.4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263引用:3难度:0.5
  • 7.物理课上,王老师给同学们出示了一个有盖的木盒,如图所示,盒盖上可看到两只灯泡和一个开关(导线的连接情况隐藏在盒内)。当老师闭合开关时,两只灯泡都亮了;断开开关,两灯泡又同时熄灭。关于两只灯泡的连接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41引用:3难度:0.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 8.如图,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
    (选填“电”或“磁”)的仪器。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就会张开,是因为两个金属箔片带有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组卷:701引用:15难度:0.7

六、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3小题7分,第24,25小题6分,共19分。

  • 24.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准备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活动特征。然而,他发现水中悬浮的花粉颗粒似乎在不停地运动。起初布朗还以为花粉是有生命的个体,所以在水中游动。当他把水换成酒精,又把花粉晒干,折腾数次后,希望能够彻底地杀死花粉,却发现液体中的花粉颗粒还是在不停地运动。换做其他无机小颗粒,也是运动不止。他把颗粒运动的轨迹给记录了下来,这些轨迹简直是一团乱糟糟的线,毫无规律可言。而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显然这并不是生命体的运动方式。作为科学家,他把花粉颗粒的运动写入了论文。后来人们把这种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作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发现后的50余年里,科学家一直没有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奥秘。直到原子和分子的概念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之后,才有人指出,布朗运动其实是花粉颗粒受水分子的不均匀撞击所致。因为液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会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不断撞击悬浮颗粒。当悬浮颗粒足够小时,它受到的液体分子撞击难以达到平衡,于是朝某个方向运动。由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反映到颗粒的运动也是无规则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颗粒运动也越剧烈。颗粒越大受到的撞击更容易达到平衡,故小颗粒的布朗运动更明显。
    (1)布朗运动是指
    的运动。
    A.水分子的运动
    B.花粉颗粒的运动
    (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
    的运动。
    (3)分子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运动特征不容易研究,但科学家可以通过布朗运动认识它,这种方法叫做
    法。
    (4)花粉颗粒的质量越大,则其
    越大,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5)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其直径很小,约为
    m。
    (6)根据上文,写一条使布朗运动更明显的措施:

    组卷:136引用:2难度:0.6
  • 2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答题。
    轰动国际学界石墨烯“魔角”让石墨烯变超导体
    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Nature)在北京时间2018年12月19日零时发布了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的“神童”曹原出现在榜单的第一位。
    2018年3月5日,《自然》背靠背发表了两篇以曹原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论文。这名中科大少年班的毕业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这一发现轰动国际学界,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一块新领域。
    2014年,当曹原加入实验室的时候,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PabloJarillo-Herrero课题组就已经在用不同的角度堆叠、旋转碳原子层了。曹原的工作是研究垒在一起的两层石墨烯彼此间轻微偏转会发生什么,按照理论预测,轻微的偏转就会让材料行为产生剧变。许多物理学家对此心存怀疑。但曹原着手搭成微妙偏转的石墨烯层后,他发现了奇怪的东西。置于一个小型电场,温度降至绝对零度以上1.7℃,通常会导电的石墨烯成为了绝缘体。这就够令人吃惊了。“我们知道它会在学界引起轰动。”曹原说道。不过,更好的还在后面:稍微调整一下电场,偏转的石墨烯层就变成了超导体,电流可无阻流动。
    要使平行的两层石墨烯旋转成约1.1°的“魔角”,需要一些试误,但曹原很快就能可靠地完成。“他的实验技巧至关重要。”Jarillo-Herrero说道。曹原开创了一种撕出单层石墨烯的方法,以制出具有相同角度的双层堆叠。接着微调校准,他还调整了低温系统的温度,使超导性得以更清晰地显现。
    在超导方面的应用,目前大部分还只是处于研究实验中,并不能广泛的运用于现实。
    当然,也并不是说就没有超导的应用,超导应用目前最成功的是超导磁体和超导微波器件等,也是极为有限。医院里的核磁共振成像大都采用超导磁体,其磁场一直存在线圈中,所以进入检测室需要摘除所有金属物件。
    基础科学研究采用的稳恒强磁场、大型加速器磁体、高能粒子探测器以及工业中采用的磁力选矿和污水处理等,也利用了场强高的超导磁体。发展更高分辨率的核磁共振、磁约束的人工可控核聚变、超级粒子对撞机等,都必须依赖强度更高的超导磁体,也是未来技术的可能突破口。超导微波器件在一些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已经走向成熟甚至是商业化了,为信息爆炸的今天提供了非常有效的通讯保障。
    当然,超导的应用也不仅仅只有这些,超导在磁悬浮列车、量子应用、可控核聚变等重要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1)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
    效应。
    (2)置于一个小型电场,温度降至绝对零度以上1.7℃,通常会导电的石墨烯成为了
    。稍微调整一下电场,偏转的石墨烯层就变成了

    (3)去医院做核磁共振需要摘除所有金属物件的原因是

    组卷:81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