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山西省运城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由于现代工业和科技文明的发展,地球上野生动植物们赖以生存的荒野所剩无几,在我国最著名的一处当属位于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
          3亿年前,可可西里所在的地区还是一片海洋。之后的板块运动将海洋关闭,将众多地体拼贴成陆地。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飞速相撞,青藏高原开始剧烈抬升。熔岩从地底喷涌而出,形成大量火山遗迹。地下水也被加热,在海拔5000米处,造就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温泉群。与此同时,平均海拔为5600~5700米的唐古拉山脉隆升于南侧;拥有多座6000米级山峰的昆仑山脉东段崛起于北侧;可可西里山、风火山、乌兰乌拉山横亘于中央。这些大山自西向东平行延伸,山与山之间是宽阔的沉积盆地,峰岭纵横,盆地相间。一片极为广袤的荒野——可可西里,诞生了。
          可可西里横跨青海、西藏、新疆,总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为5000米,是青藏高原海拔颇高的地区。高海拔造就了一个寒冷的世界,可可西里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和零下4.1摄氏度之间,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6.2摄氏度。寒冷的气候条件让可可西里成了一个天然的冰冻场,永久冻土覆盖了90%以上的土地,冻土层厚为80~120米。海拔超过5500米的高山之上,则形成了巨大的冰川。高山上的冰雪融水不断向可可西里盆地内流淌,盆地内地势平缓、排水不畅,加之永久冻土阻止流水渗入地下,于是积水成湖。可可西里地区湖泊分布极为密集。这些湖泊大小各异,湖岸或笔直或曲折,加之湖水的深度和矿化度各不相同,使得湖泊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浅蓝色、蓝绿色、靛青色等。湖泊之外更多的地方,则是沼泽温地。即便有现代交通工具,进入可可西里也并非易事。从这里发源的河流,多数是以湖泊为中心的内流水系。只有少数水系流出可可西里区域,或是穿越昆仑山,流向北方干旱的柴达木盆地;或是汇入长江、黄河,成为这些超级大河的源头。这些河流往往水量较小、侵蚀力有限,不像青藏高原边缘的河流,可以切割出海拔较低的河谷。可可西里地区没有被河流大规模侵蚀,它地势起伏平缓,相对海拔只有300~600米,是“世界屋脊”上保存最完整的高原平台。现在,舞台已经准备就绪,谁将成为这里真正的主人?
          垫状植物率先登场,它们是高原生命的先锋。其中簇生柔子草的长相最为喜人,一经生根发芽,便会蔓延成一个巨大的圆形,直径可达2米。每年的6月,大地还满是荒芜;7月,几乎是一夜之间,无数花花草草突然从地下冒出,竞相绽放;8月,植物的种子便已成熟脱落,在可可西里的蓝天下随风飘荡。这期间,即便冰雪突降,许多植物依然会顽强地开花结果。
          植物的繁茂使得可可西里生机勃勃,但真正的主角属于动物们。身材娇小、体长只有10多厘米的鼠兔最喜欢可可西里的高原草甸。尤其在草皮开裂呈块状的地方,它们可以轻易挖掘出复杂的洞穴,以躲避天敌,可谓“狡兔三窟”。“富足”的生活则让它们大量繁衍。
          另一种常见的穴居动物——喜马拉雅早獭,尤以肥胖浑圆著称。它们以洞穴周围500米范围内的嫩草为食,机警敏觉,常直立眺望,一有危险即钻入洞中。小型鸣禽角百灵,体长只有15厘米左右,喜欢将巢穴建在地面上。它们几乎不做长距离飞行,而是在地面捡拾草籽、捕捉昆虫。体形与之相当,同样以草籽昆虫为食物的白腰雪雀,喜欢小群聚集于鼠兔群集处,随时准备利用废弃的鼠洞以作巢穴栖息。而大型涉禽黑颈鹤,则从远方迁徙而来,在可可西里的浅水中啄食植物及鱼类。黑颈鹤通体黑白相间,头顶为暗红色,形态极为优雅,是可可西里最为旖旎的一道风景。更大型的动物则是有蹄类。青藏高原上的特有物种白唇鹿,体形巨大而强壮,鹿角长达1米,并在顶部有多处开叉。
          最耀眼的明星当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如今,在可可西里地区生活的藏羚羊的数量已经恢复到6万只。成年雄性藏羚羊有黝黑的面部,角的长度可达60~70厘米,乌黑发亮,从头顶几乎垂直向上,在雪山下、余晖中都极为突出。人们将其称为“雪城精灵”,可谓实至名归。为了“爱情”,雄性藏羚羊间常发生激烈打斗。但是即便击败对手,也不代表可以就此获得雌性的欢心,它仍需要用实力完成追逐,直至成功。收获爱情结晶的雌性,将很快与雄性分离,开启中国最后的有蹄类动物大迁徙。它们穿越山谷,跨越人类的铁路线,最终到达梦幻般的卓乃湖。成千上万的雌性藏羚羊聚集于此诞下小羊之后,再带领小羊返回冬季栖息地。之后,一个新的轮回又将开始。
          捕食者的队伍也壮大起来。猎隼、大鶯等大型猛禽从空中飞临。以大方脸著称的藏狐和形似家猫的兔狲,从地面出击。鼠兔、高原兔、早獭、角百灵等小型动物,纷纷成为它们的盘中美食。体形更大的猞猁,还会瞄准岩羊和藏羚羊的幼崽。狼则是可可西里的“终极猎手”。它们利用强大的群体配合围捕一切猎物,捕获成年的藏野驴也不在话下。棕熊虽然体形更大,却没有狼敏捷,也缺乏群体的配合。从植物根茎到鼠兔、旱獭等小型动物,才是棕熊的主要食物。从鼠兔、高原兔、角百灵等小型动物,到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等有蹄类动物,再到猎隼、猞猁、狼等猎食者,动物显然已经成为这片荒野的主人。这便是可可西里,中国最伟大的荒野。而我们要做的是,让荒野永远归荒野
    ——(摘编自《可可西里:中国最大的荒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拼贴”指板块运动将众多地体组合在一起,使海洋变成陆地。
    B.“内流水系”指没有流出可可西里区域的河流。
    C.“富足”的生活”指鼠兔可以轻易挖掘复杂洞穴以躲避天敌。
    D.“永远归荒野”是希望这里永远不要受到人类文明的破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可可西里所在的地区从海洋变成陆地历经了3亿年的时间,冰川融水和永久冻土使之形成众多湖泊沼泽。
    B.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上自西向东平行延伸的群山之间,是地势起伏平缓、海拔只有300~600米的高原平台。
    C.可可西里的许多植物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它们几乎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就完成发芽、成长、开花、结籽的全过程。
    D.可可西里的禽类动物有鸣禽、涉禽、猛禽等,如角百灵、黑颈鹤、猎隼等,它们主要食用草籽、昆虫和鱼类。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创造了现代工业和科技文明,而野生动植物们赖以生存的大部分荒野却因此遭到破坏。
    B.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存数量达到6万只,表明我国对它的保护成绩斐然。
    C.可可西里猎食者的队伍也很壮大,其中狼利用群体优势成为可可西里的“终极猎手”。
    D.可可西里面积宽广,有繁茂的植被和各种野生的飞禽走兽,堪称中国现存最伟大的荒野。
    (4)可可西里的生物链是如何形成的?请根据材料加以概括。
    (5)可可西里是中国最大的荒野,哪些因素使它得以保存完好?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组卷:22引用:2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II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望远镜
    次仁罗布
    “普次仁的脑子有点问题!”村子里的许多人在背后这样说他。当然,这些风凉话也传到了普次仁的耳朵里,但他全当成耳边风,从不跟他们进行解释。
          初中一毕业,同普次仁一样没有考上高中的几个同学,曾劝导他跟着他们去拉萨打工,挣到的钱会比务农多很多。这个提议被普次仁给拒绝了。
          每天天刚亮时,普次仁就赶着一百多只羊,在民房逼仄的黄色土墙间穿行。他身后的村子里,屋顶一面面红色的国旗在轻轻飘荡。他顺着一条陡峭的盘山路而下,沟底是一个宽敞的谷地,有清澈的河水和油润的草坝。村里的牧人喜欢在这一带放牧,普次仁却要再多走一个多小时,进入山谷里,再走到边界的界碑跟前,在我方的一侧放羊。牧人们对他的这一举动很不理解,一致说他脑袋里缺一根筋。
          普次仁背的双肩包里除了中午的口粮,还放着一本《西藏文化历史通述》和一把小铁锨。他在这里放牧已经有两年多了,这期间他认识了王连长、罗排长、丘班长等许多个解放军士兵。有一次,普次仁看到界碑往我们这边推过来十多米,他用手刨土,指头上划出了好多个口子,费了很大的劲,才把界碑重新竖立在原来的位置上。后来,罗排长给他送了这把草绿色的小铁锨,每次他都装在双肩包里,以备派上用场。
    “你怎么跑这么远的地方来放牧?”罗排长问他。
    “这里是我们祖辈放牧的地方,要是没人在这放牧,别人就会偷偷侵占过去的。”
          罗排长眼眶一阵湿润,干裂的嘴唇抿紧,被暴晒的颧骨上开出了两坨紫黑色的花:“需要我们给你什么帮助?”
          普次仁从没有想过需要有人帮助自己,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但他看到罗排长胸前挂着的望远镜时,突然想到自己要是有个望远镜那该有多好,拿着望远镜追寻羊的踪迹,还能观察边界那一头的动静,于是他开口说:“我想要个望远镜!”
          罗排长和其他士兵都愣住了,他们相互对视,一脸的疑惑。
          普次仁看到他们神情的变化,赶忙解释说:“我用它来找走散的羊。”
          罗排长立马答应给他送个望远镜,但要等到部队里有人去日喀则市时才能给他弄到。
          现在三个月都快过去了,普次仁却没有得到望远镜,这让他心里有些不悦,想着罗排长当时只是对他随口说说而已。
          普次仁环顾四周,这片绿色的山谷里就他和羊群。他把两只手的拇指与其他四个手指并拢成一个圆圈,再把两个圆圈扣在眼睛上,向着界碑方向缓慢移动。
          绿油油的草地、岩石山、木屋、墨绿的树木、雪峰、蓝天,渐次映入他的眼睛。他又从蓝天依次慢慢地回到草地上。突然,普次仁发现对面山脚下有个人向界碑这头走来,他的心头一阵紧张。
          那个人东张西望,停停走走,还不时吹个口哨。
          慢慢看清那人穿了一身暗红氆氇藏装,一只袖子脱下后耷拉在身后,脚上是黑色的高帮靴,右手里攥着一根树枝条,向界碑这头走来,仿佛根本看不见前面写有红色“中国”二字的界碑一样。
          普次仁急速向界碑走去,他要阻止这个人跨过界碑。
          迎面的人也看到了他,脸上立马现出喜悦来。
          普次仁看清这人跟他年龄相仿,稚气还没有从脸上脱尽。
    “你不能越过界线!”普次仁停在界碑前说。
    “我的牛走丢了,是来寻牛的。”对方一脸真诚地解释。
    “你的牛没有到我们的国界里来,太阳没有出来之前,我就在这边放牧着。”普次仁说。
    “我在那边到处都寻遍了,就是找不见。”少年的脸有些苍白,眼神里全是焦急。
          普次仁再次把两手并拢,搭到眼睛上,往山坡上一点一点地仔细搜寻。界碑那边的少年,不解地看着他。
    “我们这边的山上没有你的牛,我刚才用望远镜搜查过了。”普次仁把手放下来说。
    “是个花白相间的奶牛,它真的没有从这儿过吗?”少年的眼睛里含着泪水问。
          普次仁的心一下软了,头脑里闪现少年的父亲训斥他的情景,再说自己闷头看书时,也不知道牛会不会闯到这边来。他说:“我帮你在我们这一头再找找。”
    “我是藏族人。我的曾祖母还是你们村子里的。”少年赶忙这样解释。
    “这样你也不能越过这个界碑!我知道一百多年前,我们是一家人,只是后来你们的地方被那些人给霸占了过去。”普次仁跟少年说。
          普次仁接着又说:“我们是好兄弟,我会帮你找的。”
          少年盘腿坐在了界碑的那一头,他眼神里的那份焦躁化成了期待。
          普次仁撇下他,再次向自己的羊群方向走去,还时不时地回头看一下那个少年。那少年安静地坐在界碑的另一头。
          普次仁继续往前走,他听到了低低的声息,看到河水边的草在晃动,一个牛角从草尖顶了出来……
          少年看到自家的奶牛,兴奋地站了起来,但他不敢越过界碑,站在那头等待。
          普次仁看在眼里,他有点喜欢这个少年。
          牛穿过了界碑,从少年的身旁走过去。少年脸上一片灿烂。
    “你的牛越境了,还吃了我们这边的草!”普次仁说完,自己也无缘由地笑了起来。
    “我们是同胞!”少年轻声对普次仁说。
          两人相视笑了起来,露出一口白花花的牙齿来。
          少年轻声对他说:“我走了!”
          普次仁目送少年离开,望着他渐渐变小的背影,心里莫名地伤感了起来。
          当普次仁赶着羊群爬到黄土坡上时,夕阳已从西边的山头落下去。
          他看到前方的国旗杆下聚了一群人。他在人群里一眼认出了自己的父亲。平时他的父亲组织村里的民兵,到各山口去查巡,看界碑在不在,看有没有可疑的人出现在各山口,特殊时期还要在每个山口日夜啡守,有时一个月都回不了家。普次仁父亲付出的辛劳也得到了回报,他几次到北京和拉萨去领奖,还跟国家领导人合过影,父亲成了村民们羡慕和敬重的对象。普次仁放羊就是要像他的父亲一样。
          只见其他人争相拿只望远镜在看前方。“罗排长巡逻时突然接到任务,没法到你待的山口去,他让我把望远镜转交给你。”父亲对他说。
          普次仁从人群中一把抢过望远镜,举到眼睛前仔细看前方的雪山,一切近在咫尺,清晰可辨,自己仿佛置身在那里面一般。
          突然,面前的雪山消隐了,他看到少年生活的村子,那边的屋顶经幡飘荡,灰白色的炊烟徐徐升腾。进入村庄路口的少年和那只黑白相间的奶牛,缓缓前行,迎面一群穿着藏装的小孩闹哄哄地跑过来……
          有人从普次仁的手中抢走望远镜。他呆呆地伫立在那里,沉浸在刚刚看到的场景里。
    “普次仁脑子真有问题!”有人禁不住说。普次仁父亲狠狠地瞪了那人一眼。
          一行泪水从普次仁的脸颊上滑落,又从他的下巴滴落进这干枯的黄土里,一切悄无声息。
    (选自《雨花》2022年第10期,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出现的国旗、界碑、解放军巡逻队等都具有强烈的隐喻意义,是具象化的国家符号。
    B.罗排长“干裂的嘴唇”“被暴晒的颧骨”等外貌描写,暗示边境气候恶劣,戍边工作艰辛。
    C.普次仁想要望远镜,不仅是因为能观察边界那头的动静,更重要的是可以追寻羊的踪迹。
    D.普次仁把两手拢成望远镜状替少年寻牛,然后告诉少年牛不在这边,是想让少年尽快离开。
    (2)关于“普次仁的脑子有点问题”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普次仁的脑子有点问题!”一句开篇,设置悬念,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普次仁听到村民们说自己“脑子有点问题”的风凉话时,从不做解释,因为他不在乎。
    C.村里的人认为普次仁的脑子有点问题,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普次仁的内心。
    D.“普次仁的脑子有点问题”在文中反复出现,成为小说的叙事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3)请简要分析“望远镜”在小说中的作用。
    (4)小说结尾处“一行泪水从普次仁的脸颊上滑落”,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组卷:5引用:3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们得了感冒后,会出现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发热恶寒等,其中尤以咳嗽最为常见,且相当坚固。即便是普通感冒,一般七到十天,①_____,但咳嗽症状却停不下来。这种情况一般是②_____:首先,感冒后上呼吸道发炎,气道分泌物就会变多,咳嗽能将这些分泌物以痰液形式排出去,防止呼吸道被堵住。所以机体为了促进排痰,③_____。其次,呼吸道损伤。目前普遍认为,呼吸道损伤是由气道炎症引起,炎症因子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最重要的机制之一……
          中药对咳嗽的治疗具有多靶点优势。中药的功效是古人通过实践并且记载传承下来的。每样中药材都有自己的功效,如半夏燥湿化痰,柴胡疏肝解郁、退热补阳,桑白皮止咳平喘、利水消肿,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炙甘草润肺止咳、健脾益气,苦杏仁镇咳平喘,生姜温中止呕、温肺止咳,桔梗宣肺利咽、镇咳排痰,人参大补元气、健脾益肺,让肺部热毒通过排便排出体外。多种中药材合理配伍就可以起到一个治病的效果。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中医是对症用药,辩症施治,千年时间,积累了不少安全、方便、效用显著的名方。小柴胡汤是治感冒的常用药剂,出自《伤寒论》,其主要成分有: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等。请结合材料,简述小柴胡汤主要适用于哪些症状。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组卷:16引用:8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言中谈改革之路时说:“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材料二:
          京张线上的一草一木可以作证,京张之变、铁路之强,如詹天佑所愿。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百年京张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变革与传承,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见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见证着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日报》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内涵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1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