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矿区一中高三(下)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4 10:30:2

一、积累应用(l0分)

  • 1.按要求填空。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3)
     
    ,任重而道远。(《<论语>七则》)
    (4)朱自清《松堂游记》: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
     
     
    ”,真有点儿!(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2.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一项(  )

    组卷:52引用:3难度:0.6
  •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鲁迅先生在《我之节烈观》中说:“中国从来不许忏悔”,一语道破传统道德中缺乏忏悔精神的事实。__________. 此种作派流毒深远,以至于今天的人们纷纷走向伪圣或伪人,你也就不必感到莫名惊诧。
    ①隐晦事实真相,掩盖世人耳目,回避现实与人性问题与矛盾
    ②但是整个思想传统并没有把“自省”当成令人敬佩的品格,多数人将其看作是“自污”
    ③历史上,更多的时候是讲“讳”的,为长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
    ④虽然儒者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

    组卷:38引用:3难度:0.6

二.阅读(70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太平州新学记 王安石      ①太平新学在子城东南,治平三年,司农少卿建安李侯定仲求所作。侯之为州也,宽以有制,静以有谋,故不大罚戮而州既治。于是大姓相劝出钱,造侯之庭,愿兴学以称侯意。侯为相地迁之,为屋百间,为防环之,以待水患。而为田二十顷,以食学者。自门徂堂,闳壮丽密,而所以祭养之器具。盖往来之人,皆莫知其经始,而特见其成。既成矣,而侯罢去,州人善侯无穷也,乃来求文以识其时功。
          ②嗟乎!学之不可以已也久矣。世之为吏者,或不足以知此,而李侯知以为先,又能不费财伤民,而使其自劝以成之,岂不贤哉!然世之为士者,知学矣,而或不知所以学,故余于其求文,而因以告□。
          ③盖继道莫如善,守善莫如仁。仁之施,自父子始。积善而充之,以至于圣而不可知之谓神。推仁而上之,以至于圣人之于天道,此学者之所当以为事也。昔之造书者实告之矣。有闻于上,无闻于下,有见于初,无见于终,此道之所以散,百家之所以盛,学者之所以讼也。学乎学,将以一天下之学者至于无讼而止。游于斯,餔于斯,而余说之不知,则是美食逸居而已者也。李侯之为是也,岂为士之美食逸居而已者哉?
    治平四年九月四日,临川王某记。
    注:①太平州:宋代设置,州治设今安徽当涂姑孰城。②子城:姑孰城的内城,在姑孰城北面。③餔:吃饭。
    (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也
    B.者
    C.焉
    D.耳
    (2)第②段从“为吏者”写到“为士者”,分析其用意。
    (3)下列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就这是圣人之道流传、百家之说形成、读书人彼此称颂的原因。
    B.就这是用来流传圣人之道、兴盛百家之说、让读书人争辩的方法。
    C.就这是圣人之道离散、百家之说兴盛、读书人争辩不止的原因。
    D.就这是散播圣人之道、形成百家之说、使读书人互相颂扬的方法。
    (4)对第③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立州学目的在于统一士人思想,最终目标是没有思想争辩分歧。
    B.作者认为学者要通过积累善才能继承圣人之道,进而才能行仁义于天下。
    C.作者认为读书人不能只听君主意见不了解百姓民情,否则会曲解圣人之道。
    D.李侯建立州学为读书人提供了可口之食、安逸之居,因而值得为世人称道。
    (5)请结合全文,分析本文的写作目的。

    组卷:15引用:7难度:0.4

三、写作(70分)

  • 9.世上的人来来去去,日复一日:一类人总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活出“样儿”来,一类人则平心静气只愿活出“味儿”来。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组卷:8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