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月迹》2018年同步练习卷(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偷觑
倏
粗糙
铁锨组卷:2引用:1难度:0.9 -
2.文学常识填空。
《月迹》的作者是组卷:0引用:3难度:0.8
一、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
5.贝壳
席慕容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海边捡起这一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呢!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1)为什么古人用一枚小小的贝壳来做钱币?(限15字以内回答)
(2)文章第三段的思考是由什么引发的?(20字以内回答)
(3)作者借贝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不超过25字)
(4)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坚硬、精致和小巧,注定了贝壳是艺术品,是不忍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
B.短暂而细小的生命,却有精致、仔细的寓所,贝壳的世界里也充满着辩证法。
C.“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这是贝壳里的生命给作者的启示。
D.“请让我也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表达作者要在有生之年尽自己所能为世人留下更好的作品的愿望。组卷:2引用:1难度:0.7 -
6.近年来,许多昆虫学者怀着浓厚的兴趣对“彩蝶王”的迁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彩蝶王”和候鸟一样,每年冬天都飞往南方,夏天又飞回北方。每天平均飞行45公里以上。更有趣的是,在长途迁徙中雄蝶总是在雌蝶周围组成一道锦障,担负起护卫和前导的责任。“彩蝶王”的队伍通常都是夜晚休息,白天飞行,而且黎明即起,从不偷懒苟息。有时高空强风吹袭,队伍时聚时散,有的彩蝶落伍,有的彩蝶死去,而那些担任护卫和前导的雄蝶,伤亡就更大,每次跋涉途中竟有三分之一不能免于殒命。但整个队伍始终不改其志,还是保持着强大的阵容,向着既定的方向从容地飞去,飞去,高山、大河、沙漠都莫之奈何。
加拿大动物学家厄克特为了进一步揭开“彩蝶王”迁徙之谜,制作了一种特殊的油膏,将编好号码的标记贴在上百只“彩蝶王”的薄翼上。许多带着这种标记的“彩蝶王”几个月后在数千公里之外被人们找到了。厄克特还寻踪觅迹,在墨西哥的马德雷山脉高达3000米的陡峭山峰上发现了“彩蝶王”的真正府邸。每年总有上万只“彩蝶王”在这里繁殖生息。一到夏天,“彩蝶王”就从马德雷山出发飞往美国和加拿大。
这些彩蝶都短命得很,生命不过短暂的一年光景,很多在迁徙途中死掉了。但即使如此,它们还是锲而不舍地追求着光明美好的生活。或许“彩蝶王”真正魅人之处倒并不在其体态如何美妙。而在其纤巧的形体中有着坚强执着的灵魂。这种不畏劳苦牺牲而追求既定目标的特性,使这种小昆虫的生命对人们有一种新鲜的启示和意义。
(1)用文中带有文言色彩的词替换下面的词语。
迁移--
死亡--
(2)文中揭示的“彩蝶王”飞行的特征是什么?
(3)文中能表明“彩蝶王”给人以启示的一句话是什么?
(4)从文中第一段摘出表现“彩蝶王”飞行规律的句子。
①每年飞行的规律:
②每天飞行的规律:
③飞行的行程规律:
④飞行的组织规律:组卷:1引用:1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