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北京二中教育集团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21 8:0:10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 1.初一年级开展“致敬经典,青春飞扬”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准备在校园公众号上发布活动宣传稿,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塔高水长      巍巍宝塔山,滔滔延河水,是 中国人心中永远的圣地符号。延安塔高,是革命之塔【甲】精神之塔【乙】延河水长,革命文艺源远流长。①延安精神是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指引着中国人民不奋斗的方向,为文艺之舟照亮前方的道路。
          ②在这里,光未然谱写了《黄河大合唱》,发出气冲斗牛的怒吼: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名篇《沁园春•雪》,抒发了慷慨激昂的壮志……前辈们用热的爱国心、坚韧的报国志,为祖国山河竖起一道抵御外侮的屏,将红的热血洒在深爱的土地之上。③延安孕育了革命,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④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
    (1)请你用正楷字书写标题“塔高水长”四个字。
    (2)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的字音和画波浪线字的字形有疑惑,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邂”应写作“泄”。
    B.“炽”应读作“zhì”。
    C.“嶂”应写作“障”。
    D.“殷”应读作“yīn”。
    (3)下列有关画线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①处“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将延安精神比作灯塔,写出了其指引作用。
    B.②句使用成语“气冲斗牛”展现了诗人对黄河的盛赞和磅礴的爱国激情。
    C.③处“延安孕育了革命”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延安是革命的发源地。
    D.④句使用成语“可歌可泣”热情赞颂了革命英雄们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4)小语对【甲】【乙】两处应使用哪种标点不确定,请你选出恰当的一项
     

    A.【甲】顿号 【乙】分号
    B.【甲】顿号 【乙】逗号
    C.【甲】逗号 【乙】句号
    D.【甲】逗号 【乙】逗号

    组卷:32引用:1难度:0.8
  • 2.阅读回答问题。
          宝塔光辉,映照未来,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是薪火相传的。延安精神不仅属于历史,而且属于现在,也属于将来。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不竭的动力,以史为镜、以史明志,必将激励青年笃行不怠、砥砺奋进,以坚强意志迎难而上,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踏上新征程,向着光辉未来勇毅前行。
    (1)同学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砥砺”的义项有:①磨刀石;②磨炼;③勉励。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你认为“砥砺奋进”在这里的意思是:
     

    (2)小明找到了《七律•长征》书法作品作为文稿配图,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注]书法作品的内容为: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A.笔法遒劲有力,气势磅礴,显示出作者不畏艰难的昂扬斗志。
    B.字体大小参差,方正端庄,体现了红军战士乐观的革命精神。
    C.运笔自然流畅,线条奔放,表现了革命队伍破除万难的决心。
    D.用笔收放自如,一气呵成,展现了革命领袖豪迈洒脱的气概。
    (3)同学们用对联形式写出活动感受,横线处填入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忆①                   ,风雨兼程磨炼②                   
    下联:看今朝,③                   铸就辉煌
    A.①过往 ②精神 ③苦乐同享
    B.①过往 ②意志 ③寒窗苦读
    C.①往昔 ②精神 ③寒窗苦读
    D.①往昔 ②意志 ③苦乐同享

    组卷:30引用:1难度:0.8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 3.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2)
     
    ,一山放出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蕴含哲思,表明经过努力就会有新天地的名句是①
     
    ,②
     

    (4)《陋室铭》中暗示陋室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①
     
    ,②
     

    (5)请你写出两句抒发个人志向的古诗词:①
     
    ,②
     

    组卷:18引用:1难度:0.7

五、写作(共40分)

  • 9.作文。
          由“读”至“懂”是一段心灵成长的旅行。读莲花,周敦颐读懂了何为君子之风;读历史,茨威格读懂了何为勇者无畏;读母爱,史铁生读懂母亲叮嘱背后的深情……在你的成长经历中,哪个人、哪件事、哪个道理是你慢慢读懂的?请以“我读懂了                 ”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不少于 500字。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组卷:31引用:1难度:0.5
  • 10.一本好书往往会让我们沉醉其中,无法自拔。请以“我看完这本书的最后一行,一抬眼,忽然发现……”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组卷:59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