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7课 包身工》2020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11/3 16:30:7

一、选择题

  • 1.下列词语中加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16引用:10难度:0.9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组卷:13引用:4难度:0.8
  • 3.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_____。

    组卷:8引用:6难度:0.7

四、语言表达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衍的报告文学,数量不多,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它对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却令其他作家       。《包身工》是夏衍于1936年发表在左联机关刊物《光明》创刊号上的一篇报告文学,该刊的社评曾指出:“《包身工》为中国报告文学开创了新的记录。”(①)。《包身工》完美体现了报告文学的属性特色,既缩短了报告文学与小说的距离,又在报告文学与小说之间划出了严格的        
          首先,夏衍的报告文学精于艺术营构,善于对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做逼真的描绘。“文学是人学”,特别是叙事性文学,是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和刻画的。夏衍的报告文学就扩展了人物描写和刻画的范围,而且着意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来揭示某些事物的本质,使报告文学开始由以事为中心向以人物为中心转变。
          再者,夏衍的报告文学是比较讲究艺术结构的,他改变了过去通讯、速写等多作线性叙述的单纯的结构方式,而使作品的结构富于变化,多姿多彩。如《包身工》巧妙地采用纵横交错的结构方法,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劳动为纵线,收放自如地       横向事件,使全篇宛如一条斑斓的彩带缀上了一串闪光的珍珠,显得玲珑剔透、严谨精美。在人物刻画和场景的描写上,他善于选择富有特色的典型的生活片段和细节,作特写镜头式的具体描绘,增强了作品的可视性和可感性。比如包身工早晨吃粥的情景就描绘得相当细腻,逼真。文中对粥的描写,能让你立即联想到猪食;女工们用舌舔着淋漓在碗边外的粥汁,蹲伏或站立在路上和门口就食的情景,使你仿佛听到了她们的饥肠辘辘;至于老板娘将籼米、锅焦、豆腐渣等搅拌之后给女工充饥的镜头,更是把包身工悲惨的生活揭示得        ,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满腔悲愤。
          最后,报告文学,无论是记事,还是写人,都是作者带着自己的观点、感情来写的。任何一个作者都不会对故事和人物进行纯客观的叙述,而总是把自己的见解和感情诉诸笔端,用以说服、感染读者。夏衍的报告文学在主客观结合方面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界。他的作品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融于一体,交错运用,并且天衣无缝,恰到好处。(②);《包身工》是抒情的,在关键处常常直抒胸臆,将作者自身的深切感受,爱憎情感和着包身工的血泪一起喷出。有时,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望尘莫及 界线 勾通 一针见血
    B.望其项背 界限 勾通 入木三分
    C.望尘莫及 界限 勾连 入木三分
    D.望其项背 界线 勾连 一针见血
    (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反复 比拟 比喻
    B.引用 比喻 通感
    C.排比 夸张 比喻
    D.引用 对偶 通感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文学是人学”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这个“文明”的城管,一脚踢翻了老人的水果摊。
    B.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C.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后人对韩愈评价甚高,将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4)下列在文中两个括号内分别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
    ②《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B.①这“新的记录”不仅是数字的突破,而且是质的变化
    ②《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C.①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
    ②《包身工》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它是叙事的
    D.①这“新的记录”不仅是数字的突破,而且是质的变化
    ②《包身工》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它是叙事的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事实,以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B.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C.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包身工制度,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D.夏行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以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组卷:9引用:2难度:0.9
  • 11.筛选下面文字中的关键信息,给“包身工”下定义。(不超过40字)
          这样说着,咬着草根树皮的女孩子可不必说,就是她们的父母,也会怨恨自己没有跟去享福的福分了。于是,在预备好了的“包身契”上画一个十字,包身费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三年之内,由带工的供给住食,介绍工作,赚钱归带工者收用,生死疾病一听天命,先付包洋十元,人银两交,“恐后无凭,立此包身契据是实!”

    组卷:19引用:10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