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四版六年级上册《第5课 七律·长征》2018年同步练习卷(6)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wēi yí) (páng bó) 云 (yá) (mín) 组卷:7引用:1难度:0.0 -
2.《七律 长征》的韵脚是
组卷:12引用:1难度:0.8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
-
5.阅读理解、分析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
(2)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
(3)本诗哪些句子是直接抒情?哪些句子是情景交融?
(4)五岭的“逶迤”、乌蒙的“磅礴”和“腾细浪”、“走泥丸”矛盾吗?
(5)这首诗围绕“不怕”“只等闲”“喜”“开颜”等词语,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组卷:4引用:1难度:0.3 -
6.拓展练习。阅读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回答问题: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1)给加粗字注音。
下鞍
巨澜
酣
锷
堕
拄
(2)下列诗句意思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快马加鞭的翻山战士回头一看,那高入云霄的山峰,离天只有三尺三寸了。
B、“山,倒海翻江卷巨澜”:骑着马在山中奔驰,感到一座座高峰像倒海翻江般卷起巨大的波浪。
C、“山,刺破青天锷未残”:站在山上,用利剑刺破青天,剑没有半点残损。
D、“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就是天塌下来了,山也能把它顶住。
(3)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三首词都是写山,第一首是写山的崇高,第二首写山的雄伟浩大,第三首写山的坚强。总起来都是写长征的红军。虽是三首,如同一首。
B、把山比喻为狂涛巨浪、奔腾的战马和刺破青天的利剑,极准确生动,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想像余地,最有力地歌颂了伟大的红军战士。
C、毛主席诗词无论是咏雪的、咏梅的,都是通过物来咏人。这三首十六字令通过山来反映一个伟大的主题,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歌颂了红军战士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和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D、第一首中“惊”字,不但表现了红军对山的高险的惊讶,更主要的还是表现红军战士征服了高山险阻的自豪心情。第二首描写的景象只有坐在奔驰的汽车上的人才能看到。第三首中,毛主席用坚强的山来比拟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工农红军。
(4)《十六字令》三首的写作时间题为“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简要说说这一段时间红军的情况。组卷:9引用:2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