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27 7:0:2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近年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创作,我国影视业迎来主旋律创作的新高潮,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引领时代审美风尚,做出积极重要的贡献。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相对突出的矛盾。艺术来源于生活,优秀的文艺作品以社会现实为基础。主旋律影视创作,首先要认识好和把握好中国社会当前发展的主要矛盾,将其作为开掘题材、塑造角色、传递价值的依据,提升作品的厚度,深度与温度。
          历史题材电影《林则徐》深刻把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根本矛盾。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展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故事,依据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从电影《老井》、电视剧《乔厂长上任记》再到电视剧《大江大河》,都能看到剧情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是相契合的。不同社会形态有不同的主要矛盾,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主要矛盾也是变化的。我们在影视创作中一直强调“思想精深”,要求主旋律创作准确把握,生动再现社会主要矛盾,并随着社会变化发展而不断创新。主旋律创作不是“经验化”的课题,而是实践化的课题,只有不断谱写新乐章,才能与时代同步伐。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主旋律影视创作应该坚持以人民群众这个历史主体为主角。从作品接受的角度看,观众对影视剧中角色身世和身份的认同感,是影响作品接受效果的重要因素。从影视作品产生的社会效果来看,角色与观众的身份交集越大,人物对观众的“示范”作用越强,作品的传播力也就越大,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怀,是新时代主旋律影视创作突出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创作观。近年取得双赢效益的电视剧,如《马向阳下乡记》《绝命后卫师》《鸡毛飞上天》《大江大河》《父母爱情》等,都是从塑造普通人角色开始,讲述普通人成长与成熟的故事。《绝命后卫师》中红34师师长陈树湘在战壕的时间比在指挥部多,更像个战士;《鸡毛飞上天》里的陈江河,骆玉珠;《大江大河》里的宋运辉、雷东宝和杨巡,也都是乡下人出身。主旋律影视创作由“高大上”转变为“小正大”,转变的是风格,而不是内涵,宏大叙事并没有退场,而是转场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注重“微”“小”的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仅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还要塑造好人民群众形象,呈现好老百姓的时代新生活。
          新时代如何创作出中华民族的新史诗,从影视大国到影视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创作者理应树立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追求主旋律创作,把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精彩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
    (摘编自赵彤《在守正创新中再上新台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认识,把握好中国社会当前发展的主要矛盾,就能够创作出优秀、精彩的影视作品。
    B.拍摄《老井》《乔厂长上任记》和《父母爱情》等影视作品,是为了表现社会主要矛盾。
    C.影视作品中主要角色身份地位越低,与观众的身份交集越大,产生的社会效果越好。
    D.中国传统哲学注重“小”的力量,影视创作由“高大上”转为“小正大”非常有必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证既有对影视业发展成就的肯定,也有对当下创作存在问题的建议与指导。
    B.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如第四段列举了《马向阳下乡记》等作品的例子。
    C.文章引用《老子》的语句,论证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注重“微”“小”的力量。
    D.文章末段总结全文,强调新时代创作者的使命与责任,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旋律影视作品,能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引领时代审美风尚,做出积极的贡献。
    B.影视作品创作不仅要准确把握主旋律,而且要随着社会变化发展不断进行创新,绝不能简单地复制,经验化地照搬。
    C.新时代主旋律影视创作只要突出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不断迎合、满足人民群众的欣赏口味,就能取得双赢效益。
    D.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塑造好人民群众形象,呈现好老百姓的时代新生活,利于影视创作在守正创新中再上新台阶。

    组卷:3引用:3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国民平均阅读量正在不断下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实体书店的消失。实体书店作为传播知识的方式之一,其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满足公众获取知识的书籍与场景,还在于营造一个生活状态和体验过程,引导读者通过阅读学习知识能力和提升生活品质,最终让读书成为一种个体自觉和群体习惯,成为“文化铸魂”的重要载体和实现路径。
          但是,随着图书行业的市场化发展,实体书店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高额的运行成本,加上对互联网的适应度不够,一大批书店难以坚持,只能选择倒闭。实体书店的大量倒闭,并不是市场需求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而是因为供给侧没有根据需求侧的升级顺势进行相应的调整。书店具有市场主体与文化载体两种属性。让实体书店好起来,先要让其活下去。疫情防控加剧了实体书店的生存压力,利用输血机制让其摆脱暂时困难,才会有接下来的自我造血。这需要政府部门利用好资金扶持、税费减免和租金折扣等综合政策,让实体书店尽快走上良性发展之路。实体书店本身也要借力用力,利用优惠政策起步后,找到利益平衡机制,尽快实现自我造血,如此才能实现整个行业的繁荣。
    (摘编自《让实体书店成为习惯养成的平台》,“光明网”2020年4月2日)
          材料二:
          为缓解疫情对实体书店的影响,北京市快速启动实体书店扶持项目,首批扶持资金已于近期发放。共有161家书店获得项目资金扶持,其中有13家书店因被评为“2020年度北京市最美书店”、94家书店因被评为“2020年度北京市特色书店”而受到奖励。
          据了解,北京市今年把扶持实体书店的重点放在房租补贴上,并适当扩大补贴覆盖面,增加补贴书店的数量,着力解决房租这一实体书店在疫情期间面临的最大成本负担。特别是探索性地推出在书店保证承诺的前提下,提前预支4月至6月房租成本补贴的政策。此外,对在文化内容、经营模式和惠民服务方面具有特色,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特色书店予以奖励,鼓励实体书店向“小而精”、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摘编自《北京161家实体书店获资金扶持》,“人民网”2020年4月2日)      材料三:
          外卖不仅可以点汉堡、奶茶,还可以“点书”?读者只需线上下单,工作人员将客户所需要的书籍消毒、打包后交给外卖员。几十分钟后,读者就能收到。此次疫情导致许多书店因新冠肺炎疫情停业。为了支付高额店租和人力成本,多家书店先后在网上发起了储值众筹、直播售书等方式“自救”。北京市已有72家实体书店进驻外卖平台,其中既有北京图书大厦等大型综合书城,还有建投书局、钟书阁这样的体验式阅读空间。
          实体书店的困境一再映入公众视野,也倒逼书店进行自我反思。只有积极调整经营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才能适应日渐变化的消费结构和模式。“外卖点书”这种新的尝试与线下书店相融合,促进了书店经营方式的多元化,也给实体书店发展带来契机。当前,如何熬过疫情闭店期,做好疫情后的经营规划,拓展新的经营模式,仍旧是实体书店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摘选自《光明时评:连书都可以外卖了?》,“光明网”2020年3月3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体书店作为“文化铸魂”的重要载体和实现路径,其消失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的平均阅读量。
    B.以市场为导向,及时根据图书行业需求侧的升级顺势调整供给侧,就会避免实体书店的倒闭。
    C.北京161家实体书店获得资金扶持,这是为缓解疫情给实体书店带来的影响而采取的有效举措。
    D.工作人员将读者线上下单的书籍消毒打包,读者在几十分钟后就能收到,“点书”过程既安全又高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体书店所提供的场景,营造的生活状态和体验过程,可以引导读者通过阅读提升其知识、能力和生活品质。
    B.北京市鼓励实体书店向“小而精”等方向发展,是基于其房租负担大等因素的考虑,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探索。
    C.多家实体书店采取多种“自救”方式,既能摆脱他们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又能改变实体书店发展的大趋势。
    D.“外卖点书”这种新的尝试可以节约实体店租金和人力成本,这种线上线下的融合方式给实体书店发展带来了契机。
    (3)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实体书店如何走出困境?

    组卷:5引用:12难度:0.3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西征记(节选)
    宗璞
          晴朗的日子没有几天,天空又变得阴沉沉的,像随时要撒下雨雪。孟嵋坐在教室里,这正是她陪姐姐孟峨来上英文课的那间教室。如今自己是大学生了,在这里上课了。
          这一节课是江昉先生的《楚辞》,是选修课。这些日子因抗日战事和学生从军,人心波动不安,这间教室现在还是坐满了人。
          江昉抱着一摞书走进教室,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国殇”两个大字。读完全诗,默然片刻以后,他开始讲,讲到“首身离兮心不惩”这一句时,激昂起来:“人死了,可是其心不改,精神不死……最后一句‘魂魄毅兮为鬼雄’,这个‘毅’字很重要。”他起身到黑板前写字,只听“哧”的一声,长衫的下摆被椅上露出的钉子撕破了,现出里面的旧棉袍,有好几个破洞,棉絮从破洞里露出来。江昉毫不觉得,只管讲述,棉絮探着头陪伴他一直到下课。
          江昉放下粉笔,几个同学围上去提问题。一会儿,人散去了。孟嵋早从老校工处拿来了针线,走上来说:“江伯伯,我来缝一下,不然走起路来不方便。”江昉看看嵋,有些惊异地说:“你真长大了。”遂脱下长衫放在教桌上,嵋把撕破处对好,飞针走线,针脚匀净细密,这是碧初特意教的,一时缝毕,将长衫递给江昉。
          江昉走后,嵋收拾书包,这时庄无因走了进来。又下雪了,下得很急,不像昆明的雪。两人转过几间教室,不觉走进了图书馆。他们在最里面的长桌前,对面坐了。无因取出一叠粗纸,开始笔谈。
    “解析几何有问题么?”嵋的下节课是解析几何,无因特来做课前辅导。
    “现在的问题不是解析几何,我有更重要的问题。”无因脸上显出一个大问号。
    “我在想,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最应该做什么?我想去从军,像玮玮哥那样。”嵋在“从军”下面重重画了条横线。
    “你从军能做什么?我很难想象。”
          急雪在窗外飞舞,敲打着薄薄的玻璃窗。窗隙中透进了冷风,有同学过去将窗关紧。这一切他们两人都不觉得。
    “我做我能做的一切。”这是嵋的回答。无因写道:“我可以做些建议么?”
    “我知道你的建议,应该好好读书,可是现在更需要我们的地方是战场。”
          无因看了不语。嵋又推过一张纸来,上写着:“我只是烦了,连教室都老了。我想去加一把力,打胜仗,好结束战争。我想,那也是我们的本分。”
    “当然我也有这样的本分,不过我也有别的本分。你也有别的本分。”
          嵋抬头望了无因一眼。仍低头看那张粗纸,写道:
    “你应该继续读书,你会有大作为的。你没有被征调,也不需要你做志愿者,你不欠什么。”
          两人相视无语。无因收起那些粗纸,两人走出图书馆。急雪已经过去,几点雪花缓缓飘落。无因打伞送嵋到教室,便自走了。
          嵋不知这节课讲些什么。走过另一间教室时,正遇李之薇出来,两人遂一起走。“我正要去找你,刚好碰见了,”之薇说,“你知道吗?我有一个大决定。”
    “我也有一个大决定。”嵋说。两人对望,都笑了。不远处有人大声叫李之薇,李之薇对嵋点点头,跑开去。
          晚饭后孟弗之才回来,嵋与合子端过一个炭盆,让他烤烤手脚。母亲吕碧初也走过来,坐在对面椅上。嵋、合子各自拿了小板凳偎在父母身旁。弗之下午去送过一批出发的学生,他说:“我站在那里,看着眼前那些年轻的脸,一个个都显得那样聪明活泼。我们不得不将他们送上战场,我们不得不如此。我难过的是,自己不能去。”
          灯光昏暗,弗之长叹一声。这时嵋忽然大声说:“爹爹,娘,我要去从军。”
          碧初猛然站起来,一手扶住嵋的肩。
    “你?”弗之说,“可你是女孩子!”
          正上高二的弟弟合子委屈地说:“我已经去报过名了,可是说我们年纪太小了。”
          嵋说:“我认真考虑过了,我要为胜利加一把力。”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弗之喃喃自语。
    “我不必‘市鞍马’,也不是‘替爷征’--不过,也算是代爹爹完成一个心愿吧。”嵋说着,望了母亲一眼,不觉流下泪来。碧初也已泪光莹然,一大滴眼泪落在嵋的额上。弗之伸手拭去了这滴泪,又抚着嵋的头,手在微微颤抖,默然不语。燃烧的木炭由红转白,发出轻微的声响。
          这一晚,弗之夫妇很久不能入睡。就嵋的性格来讲,她做出什么事,他们都不会惊异。他们能给嵋什么?只能是一副小小的行囊,装着她打胜仗的信心。
          次日,嵋清早到李之薇家,“我已经准备好了。”嵋说,“很顺利。”“我这里可不顺利。”之薇向房门扫了一眼,低声说,“妈妈和我吵,她不准我去。
          近中午时分,李涟回来了,“薇儿,”李涟定了定神,唤了一声,和女儿之薇一起走到院中,“我可以明白地说,我支持你从军,国难当头,谁都有责任。若是说不通,就只管去好了。”
          又一天上午,之薇特地到父母的卧房仔细擦拭了摆在墙角的小供桌。回头见母亲面容憔悴、神情黯然,心上一酸,走过来想抱住母亲。但是她没有这个习惯,几次张口,只说:“如果家里真需要我,我就不去。”母亲金士珍摇头,并不看她,说:“小处需要你比不上大处,你去吧!”这是之薇没有想到的,她一歪身坐在母亲身边。母女依偎着,许久没有话。
          三日后,嵋戴着母亲缝制的温暖的手套,告别了父母,和之薇一起到曲靖医士训练班报到去了。
    (节选自宗璞《西征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8月版)(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有多处关于雨雪的环境描写,一方面以气候现象点明时令特征,另一方面也暗示人物所面临的现实的残酷性,为人物出征渲染悲壮的气氛。
    B.长衫被撕破却“毫不觉得,只管讲述”,这体现了江昉先生教学的专注投入和洒脱不羁的性格,而孟嵋为先生缝补则是学子敬爱师长的真情流露。
    C.从庄无因与孟嵋的对话可以看出庄无因是一个自私自利、只为自己前途着想的人,认为战事和自己无关,这一形象的塑造衬托了孟嵋从军之心的坚决。
    D.对于女儿放下学业选择从军,孟嵋和李之薇的父母起初虽态度不一,但最终都表示了支持,让读者感受在战争面前,人们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决心。
    (2)有评论家说,《西征记》是“为代青春学子立言”。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3)请简要分析小说节选部分的叙事特点?

    组卷:25引用:4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

  • 9.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评述性的礼仪文稿。颁奖词应该对人物事迹进行评价,触及人物的精神内核,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人物的神韵与风采。
    请依据下面材料,使用整散句结合的方式为李兰娟院士写一则颁奖词,符合文体要求,不超过75个字。
          李兰娟,女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感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感染微生态学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承担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甲型H1N1等传染病诊治研究任务,尤其在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救治研究中取得众多原创性成果,获国内外高度评价,为中国传染病诊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她奔向战“疫”前线,率先提出“武汉封城”,提出“四抗二平衡”治疗方案。她说“战役不成功,我们不撤兵!”
    颁奖词:
     

    组卷:2引用:5难度:0.7

四、写作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平台是撬动人生价值的最佳杠杆,平台不同,人生不同。
          (2)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盛时不遇,诗人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
          (3)《尚书》有云:“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甘霖。”
          (4)20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张桂梅于2008年自主创办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建校12年来,已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施展才华。
          (5)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也给青年一代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某报社开设了“青年论坛”栏目,讨论的主题是“平台与人才”,你读了以上材料,有何感触与思考?请你联系实际发表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1引用:9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